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八大胡同之——韩家胡同

(2007-11-20 16:51:33)
标签:

旅行/见闻

老北京

旅游

胡同

摄影

分类: 胡同游
韩家胡同是一条与百顺胡同平行的胡同,原名韩家潭,东西走向,东起陕西巷,西至五道街,其西口与铁树斜街、堂子街、五道街汇合相通。关于韩家潭的由来,有两种说法,一曰:传说明末韩姓家族居于此,宅内花园有一大水潭。故得名韩家潭。二曰:明代此处地势低洼,凉水河一条支流在此积水成潭,故名寒葭潭。清代因内阁学士韩元少(本名韩菼,字元少,生于明崇祯10年即公元1637年,卒于康熙43年即公元1704年,江苏苏州人。康熙十二年状元。)在此居住,改称韩家潭。1965年改为现名。由此可见这条胡同的历史至少有3百余年。
八大胡同之——韩家胡同  八大胡同之——韩家胡同
韩家胡同全貌                            翻建后的李渔故居
韩家胡同是一条有着丰富文化底蕴的胡同。他是国粹京剧的发源地之一,它孕育和催生了京剧的问世。1790年,乾隆80寿辰,由著名演员高朗亭率领的“三庆班”率先进京为乾隆祝寿。这也是历史上第一个进入北京的徽班。当时三庆班就下榻于韩家潭(后迁百顺胡同)。而国粹京剧正是由这个南方的地方戏徽剧演变而来。继“三庆班”之后又有许多剧团和戏剧名家寓居于此。如以谭富英为团长、裘盛戎为副团长的太平京剧团;而梨园界自己的组织梨园公会(公会相当于现在的行业协会)就设在韩家胡同36号;著名的戏剧评论家李渔也曾寓居于此,并建“芥子园”,后改为http://baike.baidu.com/pic/5/11457936615426016_small.jpg广州会馆。时有“人不辞路,虎不辞山,唱戏的不离百顺韩家潭”之说。
李渔(1610—1680)字笠鸿,号笠翁,浙江人氏。著名的戏剧家、戏剧理论家、文学家、艺术家。其代表作有:戏曲理论《闲情偶寄》、剧本《笠翁十种曲》、小说《无声戏》、画册《芥子园画谱》等。其所著剧目《风筝误》、《除三害》等已流传至今,且久演不衰。李渔故居据说在95中院内,但已无踪迹可寻。经多方询问,才在院内一施工队领导处得知,李渔旧居房屋多以夹心墙(碎砖)所筑,且年久失修,并无保留价值,但为了后人能够到此寻遗,施工队还是保留了一所北房,并进行了翻建。借此感谢施工队为北京的传统文化所作的贡献。
八大胡同之——韩家胡同        八大胡同之——韩家胡同
梨园公会旧址                   36号院据街坊讲评剧名家小白玉霜也曾在此院居住过
说到韩家潭就不得不提韩家潭的妓院。韩家潭的妓院以‘南班’妓院为主。所谓‘南班’就是以江南妓女搭班的妓院。江南妓女北上京师为京城风月场带来一丝清新之风。‘南班’姑娘不但有色,更加有才。她们不仅能歌善舞,还擅笙管丝弦,更有能者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无一不精。不似‘北班’姑娘则除床笫外无他技能,除偎抱外无他酬酢。纵观中国历史,除北宋名妓李师师是洛阳人,属北方外,其余名妓均属江南人氏。明末四大名妓李香君、柳如是、陈圆圆、董小宛无一不是江南美女。就连清末民初京城名妓赛金花、小凤仙也都来自江浙。
韩家胡同21号是一座保存尚好的清吟小班(一等妓院)。整座建筑是一幢坐北朝南的二层小楼,小楼东头有清末书法大家李锺豫(李锺豫字毓如,江苏扬州人,因眇一目,自号了然先生。光绪中叶曾官户部郎中、尚书房行走。擅长赵字书法,旧京市廛商号匾额多出其手。善指绘梅兰竹菊,名噪京师。颐和园“佛香阁”是其手笔。)所书“庆元春”石雕匾额。一家妓院居然拥有朝廷大员所提匾额,简直不可思议。不过,由此可见“庆元春”绝非一所普通妓院而已。这座小楼共有四块匾额,除招牌“庆元春”外,西头有两块,上书“又有佳肴”、“以宴嘉宾”。第四块在小楼大门上方,已无字可寻。从西头的两块匾额看,这座小楼又像是一处饭庄。是妓院?是饭庄?我个人认为“庆元春”更像现在的‘洗浴中心’集餐饮、娱乐……于一身。当我穿过门洞,走进小院,不觉眼前一亮,北面楼上一盆盛开的鲜花映入了我的眼帘。那火红的花朵,不由我想起了“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的千古佳句。
八大胡同之——韩家胡同  八大胡同之——韩家胡同
韩家胡同21号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八大胡同之——韩家胡同  八大胡同之——韩家胡同
李锺豫所书匾额                           21号匾额
韩家胡同32号也是一家妓院,不过是一家二等妓院(茶室)。比起21号院,可就逊色多了。
八大胡同之——韩家胡同   八大胡同之——韩家胡同
韩家胡同32号—茶室                          32号院内
精华与糟粕、高雅与风骚、艺术与风月并存,就是韩家潭(韩家胡同)的真实写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鬼楼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