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路走来,有缘遇到淳朴滇民,使我们的“六加一快乐滇西行”充满温馨,留下了美好记忆。
几件小事随笔记下。
1.在盈江的旧城村,路遇一位身穿民族服装的老姐姐,随意攀谈中得知她是傣族人,已经70多岁。我们提出一起照个像,她欣然接受并说家就在附近,让我们稍等片刻,回去换身衣服。不多时,老姐姐返回,果真换掉了刚刚显得有些陈旧的服饰,头上裹的包布、脖子上的围巾、外衣、筒裙,甚至连衬衣都换上了干净半新的,然后同我们照相、交谈。傣族老姐姐的真诚深深打动了我们。
2.人生地不熟,只能凭感觉找饭馆解决就餐问题。有一次在盈江某路边饭馆点菜时问:有没有土鸡,炖个鸡汤?掌柜如实答道:没有土鸡,只有家养的鸡。还有一次在陇川,问老板娘:有土鸡蛋吗?答:没有土鸡蛋。追问:有普通的鸡蛋吗?答:有。那就来一盘普通的炒鸡蛋吧!不欺不瞒不眛良心,实在!对比那些以次充好欺骗消费者的行为,真心为他们点赞!
3.为保证一路饮食质量和避免口味不适,我们一行自带了些小酒和熟食,每到当地饭馆总能得到热情接待,加碗碟、切肉肠、洗水果,甚至帮忙食品加热,不厌其烦,从末提出收取任何额外费用,我们只能连声道谢,以表示感激之情。
4.路上不慎将衣服划破,而入住的酒店偏偏没备针线包,只好随行随寻,路过几家小超市都没买到。没抱多大希望地又进一家百货小店,守店的好像是母子俩。询问有针线吗?他们说,有自己家用的,没有卖的。我们正要失望地离开,他们又说,给你们拿一些吧,要什么颜色的线?女主人回里屋取来针线,让我们挑选。两根针、缠绕好的一段黑棉线、女主人自用的三缕白色丝线和一个装针的小盒子。除了得到的意外欢喜之外还有感动。
5.因自驾的车送去维修,一天的时间只好步行或打车。参观完云南景颇园后,虽离宾馆不算远,但大家都有些累了路又不熟,看到园门处停着几个车,随意上前询问可否帮忙送送。一个当地的小伙子表示愿意送我们到宾馆,可谈到价钱时他却不干了:要谈钱就不送了。回宾馆路上得知景颇族小伙子新婚才两天,带昆明来参加婚礼的朋友周边转转。小伙子和朋友跑了两趟接送我们到宾馆,说什么也不收费。我们由衷地感谢,真诚地祝福!
6.参观九保古镇时不巧李根源旧居没有开门,遗憾中唐突地走进隔壁院落,竟受热情接待。这家主人刚巧是李根源弟弟的外孙,他向我们介绍了九保街的来历和一些历史细节,又让朋友去找李家大门钥匙。最后虽然没能进李家旧居,但也收获满满。
还有甘蔗地里劳作的老农,集市上卖香蕉的妇人,穿着盛装的景颇族伴娘,热情的边寨村民……
一句“不用谢,应该的”,带给人间几多温情。
愿好人一生平安幸福!
愿淳朴民风代代相传!
愿社会多些理解和宽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