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又到清明雨纷纷

(2007-04-06 11:39:48)
标签:

清明节

寒食节

追思

分类: 生活记录

又到清明雨纷纷

又到清明雨纷纷

    又到了我国传统的节日——清明节。

    “清明时节雨纷纷”——临近清明的几日,绵绵细雨不断,行人或手里或包里总是要雨伞随身,虽说香港的避雨遮搭已经很多,但雨量一大起来也还会被淋湿。

    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重要节气,一般在冬至后的第106天。

    传说清明节源自古老的寒食节。
    据记载,在春秋战国时代,晋国公子重耳为躲避国君宠妃的陷害逃亡在外,受尽屈辱和磨难。跟随其一道出奔的介子推为救重耳,不惜从自己腿上割下一块肉,烤熟后送给重耳充饥。
    流亡十几年后,重耳终于重返晋国并当上国君,即历史上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即位后对跟随他流亡的功臣一一重赏,唯独忘了介子推。许多人为介子推打抱不平,劝他面君讨赏,而介子推则带母离家,躲到深山过起隐居生活。
    晋文公听说后亲自带人到山中寻找,山高林密遍寻不获。有人建议三面烧山,定能逼介子推带着老母出山。可是大火持续了三天三夜仍不见人影。后来发现介子推母子已在一棵柳树下被烧死,并留有一首血诗:“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晋文公见状,伤心不已,懊悔万分。
    为纪念介子推,晋文公把放火烧山这天定为“寒食节”,晓谕国民在这一天禁忌烟火,不许生火做饭,只吃冷食。
    第二年,晋文公素服登山祭奠,行至坟前,只见那棵老柳树死而复活,绿色枝叶随风飘摇。晋文公随即赐名为“清明柳”,又把这天定为“清明节”,正是寒食节的第二天。经过年代的传承,民间的寒食节和清明节习俗逐渐融合,至隋唐年间,两节终归一节,成为扫墓祭祖的日子,也就有了现在的清明节。

    每到清明,纷纷雨丝向大地细细传递着情愫,也送来一个新的时节。

    人们带着满怀敬意和绵绵追思,用各种不同的方式悼念已故的先烈、亲人和朋友,祭拜先祖,敦亲睦族。

    还是少先队员的时候,一到清明节我们就会步向烈士陵园,向为国捐躯的先烈们扫墓致哀,“红领巾是红旗的一角,是用先烈的鲜血染成”——那种崇敬那种庄严,至今记忆犹新。

    这是个缅怀故人抒发情感的日子,每每此时前后,我就会默默地向故去的亲人致敬,默默地送去我的追忆和怀念,只要可能就要同家人一起为他们献上一束花。

    还有那些相关的和不相关的,相识和不相识的长眠于大地的好人们,也请安息。

    在新的时节来到的时候,大地接纳了新的种子,在春雨的滋润下,发芽,长大,就像那生命的轮回。 又到清明雨纷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