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香港的鬼节

(2006-08-09 16:01:00)
分类: 香港印象

香港的“鬼节”

 

这两天总在街头巷尾看到有一些港民在摆供品、烧纸钱,不知其所以然。一打听才晓得现在正值传统“鬼节”。

关于鬼节来历的传说有不同版本。每年的 农历七月十五日(也有说是七月十四)被人们叫作“中元节”或“盂兰盆节”,俗称鬼节,是民间祭祀祖先的节日。

古时候以农历正月第一次月圆称为上元,七月第一个月圆日称为中元,十月第一个月圆日为下元,因此七月十五得中元节名。而盂兰盆是梵语的音译,是“救倒悬”之意,来自佛经中目莲救母的故事,喻指解救在地狱受苦的鬼魂。相传释迦十大第子目莲的母亲死后坠入饿鬼之道,食物入口即化烈焰。在释迦帮助下,目莲于中元之日悉用百味五果,以盆器供奉神佛众僧,并积功聚德解救了老母。后人将中元奉为祭拜先人之日,也借供拜神佛之心来敬父母养育之恩。

还有相传地藏菩萨(阎王爷)的母亲去世后来到阴朝地府,承受着十八层地狱的折磨。地藏菩萨是个孝子,不忍母亲受难,在715这天徇了私情,让看守牢房的小鬼偷偷打开牢门放母亲出来,谁知牢房中的小鬼们趁机蜂拥而出,纷纷跑到了人间,索要钱财,为害百姓。因此就有了“七月半,鬼乱窜”之说。后来人们把这一天就定为“鬼节”。老人说农历七月初一到三十都是鬼门大开的日子,此间会有许多的孤魂徘徊在阳间。

众所周知,世上本无鬼,人们心中的鬼魂实际上是活着的人对故去亲人的思念,大概就是这种人与魂的对话,便产生了鬼节之说。在每年的农历七月十五前后,人们用烧纸钱、摆供品等方式祭奠在冥冥世界中亲人的亡灵,寄托无限哀思。他们在红或黄色的纸上按照辈分和逝去的时间顺序写上自己亲人的名字,点燃香烛,摆上各种供品,然后把纸钱放在地上或放入备好的铁桶中,一张张地焚烧。甚至有人相信,如果在农历七月三十之前还没有祭祀自己的先人,他的先人就会在这一年中游魂人间。在鬼节期间,各地还会有一些设坛祭拜和普渡祭祀的活动举行。流传于民间的这种风俗一直延续至今。

这几日,香港的街头总能看到摆在地上的瓜果、点心之类的供品,看起来并不新鲜,但还是能表现出主人的虔诚,点燃的佛香和蜡烛飘着缕缕轻烟,在一些看起来像是灵位的小木牌周围环绕。更有的干脆搬出桌子在自家门口,摆放上各种供品,加之杯、箸、碟等物件,看起来蛮有人情味。本以为焚烧纸钱进行祭奠活动的都是些长者,其实不然,认真地一张张往火盆里送纸钱的有不少是年轻人。可见鬼节风俗流行之广,影响之甚。

我国民间的“鬼文化”还是相当发达的,其中似乎蕴涵着很深刻的道德伦理观,这种现象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也是不可小视的哟!香港的鬼节

香港的鬼节 香港的鬼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仿真花也很美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