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1/bmiddle/539004f106faeb57bf380
唯有蓝天看不够:白马坟2008年11月29日星期六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9004f10100bbo5.html
http://s15/middle/539004f1t92c3cf29cbbd&690
阿掖山探洞——野葛洞(葛子洞,大虫洞)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9004f10100lruy.html
据传说,薛礼东征高句丽得胜返回后,路过白马寺,在白马寺的银杏树下拴马,白马老病,就留在卧佛寺养老,最后死在卧佛寺,然后埋在卧佛寺西南的山坡上,山坡得名白马坡,坡上有白马坟。
听看山的老人讲,说是白马是被老和尚无意害死的。话说薛礼骑的白马是白龙马,在卧佛寺养老,这匹白龙马每天到阿掖山上吃草,回来的时候都是大汗淋淋,老和尚很奇怪,就偷偷的跟在白马的后面看个究竟,原来阿掖山上有一条大蛇(老人说是大虫),白龙马每天与这条大蛇搏斗。老和尚看到,大蛇探头一扑向白龙马,白龙马就摇晃脖子,后退,撩蹄子。老和尚认为,是白龙马的马鬃影响了它,等白龙马下山回到寺里,老和尚就把白马脖子上的鬃毛剪掉了。结果,白龙马上山,再与大蛇搏斗,却被大蛇缠绕了脖子,勒死了。老和尚不知道,正是针刺般的马鬃抵挡了大蛇的缠绕,如果再有一段时间,白龙马就能踢死大蛇。
那些剪掉的马鬃,变成了山上特有一种草,正像马的鬃毛。
烈马斗大虫
从前,岚山头西面的王家庄子村,有一家姓王的财主,他家有一匹枣红马,长得体健膘肥,脾性刚烈。长长的鬃毛下闪着一双大而亮的眼矗,透着一股精灵气。老家丁十分喜欢这匹马,昼夜不停地精心照料,那马越发长得健壮英俊。
有一天,老家丁黎明时分起来,发现马棚里的枣红马不见了,非常着急,便四处找寻,可过了不一会,那马带着一身汗水,打着响鼻慢悠悠地从外面回来了。老家丁十分惊疑,就暗中留心观察。他发现,那马每天五更时分出去,黎明时分回来,不早不晚,天天如此。老家丁越发疑惑。他怕那马有什么三长两短,就告诉了老财主。老财主听后感到奇怪,就吩咐老家丁夜间二更时分跟在马后头看个明白。
这天夜里,老家丁和衣躺在床上,约摸二更时分便起身来到马棚,只见那马四蹄轻抬轻落,好像怕人听见似的,悄悄出了院落,直奔岚山头方向而去。老家丁不敢怠慢,紧紧跟在后面,当来到岚山脚下一条深谷的时候,那马突然扬起前蹄,对空长嘶一声,这时,深谷的灌木丛里,刮起了一阵大风,大风过后,隐约可见瓦盆粗细、二丈多长的一条大蟒用尾巴作支撑,直立起来,一双灯笼似的眼睛在黑暗中发出寒光,借着寒光望去,足有好几尺长的信子敏捷地摆动着,摆出一副决斗的架势。这时,那匹枣红马抖动了一下鬃毛,扬起四蹄,嘶鸣着向大蟒发起攻击,后蹄不时地踢到大蟒的颈部。那大蟒也不示弱,口里吐出的长信子则像利剑一样,直刺烈马的眼睛。每当这时,那马便急忙后退,由攻转为防守。就这样你来我往地斗了约五十回合,天快放亮时,那烈马和大蟒似乎履行契约似的结束了战斗,双方都显得十分疲倦。大蟒收缩了身躯躲进草丛。枣红马打了个响鼻,直奔家门而去。
老家丁跟在后面,路上还想着马与虫决斗那惊心动魄的场面,他想枣红马斗不败大蟒,是不是因为马的鬃毛太长,遮住了眼睛?回家后,老家丁便将马、虫大战的场面说给财主听,并说出了自己的想法,老财主觉得有道理,便让家丁找来剪子,把马头上的鬃毛剪掉了。
第二天晚上,老家丁又悄悄地跟在枣红马的后面来到岚山脚下,随着马的一声嘶鸣,马、虫又开始了决斗。这时老家丁发现,枣红马那骁勇强悍、敢斗敢拼的神采不见了,倒是那大虫来了精神,笨重的身躯伸张得更长了,头抬得更高了,口里吐出的信子直刺枣红马的双眼,迫使枣红马不得不后撤,远远地围着大虫转圈,大虫却始终不给枣红马以喘息的机会,不时地主动发起进攻。就这样只打斗了几个回合,枣红马体力渐渐不支,不得不败下阵来,它用两眼警惕地盯着大虫,慢慢地撤出阵地。此时,老家丁也看出了奥妙,他虽说不出什么道理,但此景此情已告诉他,不该将马的鬃毛剪掉,若不是这样,为什么时隔一日,判若两马呢?
从此,那枣红马再也不敢私自离开马棚半步,性情也变得越来越温顺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