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岚山有纪障之说。
纪国是现在纪姓的祖先,纪国灭亡,纪国国民以“纪”为姓氏。这如同障国(今天的济南市章丘),障国被齐国灭亡,四散的障国国民将“障”去掉表示疆邑的“阝”,以“章”为姓。
“纪”,己姓,五帝之一的少昊的姓氏(五帝:少昊、颛顼、尧、舜、禹)。“己”加“丝”旁,似乎这个部落擅长养蚕制丝,或者是纺织。“纪”与“杞人忧天”的“杞”是一个姓,都是“己”姓。
传说黄帝共有二十五个儿子,其中十四人被分封得姓。这十四人共得到十二个姓,它们是:姬、酉、祁、己、滕、葴、任、荀、僖、姞、儇、衣。另外,青阳、苍林与姬同姓。少昊(己姓)、颛顼(次子昌意之子)、帝喾(长子之孙)、唐尧(长子玄孙)、虞舜(次子八代孙),以及夏朝、商朝(子姓)、周朝的君主都是黄帝的子孙。黄帝的姬姓后裔周武王(姬发)建立了周朝;封姬姓国53个,唐代的时候为了避李隆基的讳,把姬姓改为周姓。
纪国和岚山的关系,是因为岚山有“纪障”之说,一种说法是纪国最早立国在岚山,然后从此地迁往寿光南部的纪台村,在寿光建都,后被齐国所灭,最后迁往沂水县北部的纪王崮山顶上(纪国在岚山立国——→然后迁往寿光市纪王台建都——→纪国被齐国所灭)。这种说法岚山为纪国之本。
另一种说法是,纪国立国在寿光,被齐灭国后,一部分国民逃亡纪王崮,一部分向南逃亡岚山,流落在岚山的纪国难民重新建城,也有说法是纪王崮被齐国攻打后又逃亡岚山,纪国最后是在岚山被齐国所灭(纪国原本立国寿光,纪国在寿光市纪王台建都,一度繁荣——→后纪国被齐国所灭逃亡沂水县泉庄乡纪王崮——→部分纪国国民逃亡赣榆县北、岚山南)。这种说法岚山为纪国之末。
岚山有“纪障”之说,通常的说法认为“障”作屏障理解,岚山有山,依山面海,可为一个国家的屏障,假设纪国确实是以岚山为屏障,那么岚山应该属于纪国的疆域。
首先分析,纪国的疆域有多大?首先,那时候的国家的疆域不大,在部落的基础上建立的国家,五里之城、七里之郭就是一个国家,也可能今天的一个乡镇的面积就是一个国家。纪国的疆域在齐国以东、莱国以南、莒国以北,渤海湾海域,今天的潍坊市大部。如果岚山属于纪国疆域,那么纪国的疆土就是围绕今天的222省道成一个长条型,在过去交通不方便情况下,国家疆域多以国都为中心向四周辐射,成方块状,不可能沿着一条线发展,特别是通常认为岚山古属北面的莒国,而莒国的实力强于纪国,因此岚山属于纪国疆域的可能性不大。
其次,岚山是否可以作为一个国家屏障?喜马拉雅山是中国的屏障,长江曾是吴国、南宋等的屏障,屏障者,必须山高河深,可是岚山的山并不高,并不险峻,无险可守,山体并不相连,不适合于作屏障。
如果纪国国都在岚山之北的寿光,那么纪国距离岚山中间还隔着五莲山区,五莲山要高得多、险要的多,而且五莲山上曾经修筑齐长城,强大的齐国曾以险峻的五莲山为屏障,抵御北侵的越国、楚国。显然,如果以为屏障的话,纪国也会选择五莲山。
因此,可以推测“纪障”的“障”,不能作“屏障”来理解,应该做“障国”的“障”理解,纪国的障,或者纪国+障国。
如果,把尧王城遗址、两城遗址、天台山联系起来看,在4000年以前,日照沿海一带是文明发达地区,生活着大量的土著居民部落。今年10月份在日照举行的聚落与环境考古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日照首届国际尧王文化论坛,据报道:经过交流与讨论,四十余名历史与考古专家达成如下共识:
第一,尧王城遗址出土了城址、图像文字和青铜冶炼的铜渣,在山东地区最先步入文明社会的标志,是都城。
第二,尧王城遗址一带有都城、邑城(东海峪遗址)的大量分散的聚落,是一个强大的崇拜太阳神的文明古国。
第三,尧王城是山东龙山时期(4000多年前)最大的都城,属特大或超大型都城,其陶片分布面积
360多万平方米,大于两城遗址的260多万平方米。
第四,尧王城遗址是山东最早的都城之一。尧王城古城建于5000多年前的大汶口晚期,中间逐渐增大,最后在龙山中期建成最大的都城,到龙山后期(4000年前)衰落,前后历经1000多年。
第五,日照市中国远古太阳文化起源地,是世界五大太阳崇拜起源地之一。尧王城古国是一个崇拜太阳的古国。《山海经》和《尚书。尧典》中记载的中国远古先民(羲和)祭祀太阳神的汤谷(旸谷)就在日照地区”。
这一推测认为,己姓祖先—少昊,羲和据说是少昊的妻子,在日照一带聚集,并建立都城。如果,这一理论基础成立,那么纪国最早在岚山发源,建城在今虎山镇稍坡西岭,也就是传说中的安东卫古城第一选址。
在周王朝建立、分封齐国之前,纪障早已迁徙到寿光,并且一分为二两个国家:纪国和障国,纪国迁徙到寿光一代,障国迁徙到济南章丘一代。否则,齐国建立后,纪国不可能跑到齐国的眼皮底下立国,自取灭亡。
史籍记载:公元前690年,齐国军队攻破纪国寿光纪王台都城,纪侯出国逃亡,纪国灭亡。
传说,纪侯逃亡纪王崮,于鲁庄公十二年即公元前682年去世。
鲁昭公十九年(公元前523年),“秋,齐高发帅师伐莒,莒子奔纪障……使孙书伐之……莒共公惧,启西门而出,七月丙子(十四日),齐师入纪”。
我们大体可以推测:纪国的前身是东夷族的一个氏族部落,这个部落是炎帝姜姓的后裔,本来和姜太公是一个族群的,这个部落可能擅长养蚕制丝或者纺织,后来建立了国家。周王立国后,封这个部落为纪国。
纪国发端于岚山,源头似乎在尧王城这一部落,建城于岚山区虎山镇稍坡村西岭,后纪国向北迁徙,建都寿光市纪王台村,纪国与齐国相邻,常年交战,纪国与鲁国、莒国交好,联盟对抗齐国,但终被齐国所灭。
据网络搜索的资料,纪障古城在今虎山镇稍坡村,似是有依据的。
1、《续山东考古录》卷二十一日照县下记:周莒纪障邑,或曰本纪国地。纪障在南九十里,今安东故卫城。
2、《寰宇记》云:海州怀仁县(今赣榆),东北七十五里,平地近海,周一里余,今安东卫城正其地。
3、传说,孔子寻访纪障,路遇项橐,于是有圣公和两小儿辩日的传说。
这样看来,虎山镇稍坡村西岭是一个重要的地点,有三个说法集中于一地:一是纪障在此建城;二是安东卫古城选址首选在此;三是建国后在此驻军一个营,现在还有营房。
岚山重要历史传说地有:高兴镇的尧王城,巨峰镇的大土山,虎山镇的稍坡。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