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北京真觉寺(五塔寺)(组图)

(2015-12-24 15:22:21)
标签:

老北京

真觉寺

五塔寺

老照片

史话

分类: 舊京一瞥


  北京眞覺寺。說起來,不太關注的人,可能一時對不上號。可是一說北京的五塔寺,那在北京可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了。這個眞覺寺原來廟宇僧舍早已圮廢,到1949年的時候,僅餘金剛寶座塔(五塔)孤懸在北京城西北郊農事試驗場(樂善園,萬牲園,天然博物院,農林實驗場,西郊公園,北京動物園)北牆外長河北岸。周圍是荒塚遍野,二十世紀初的北京地圖上這地方標註的是“宋王墳”。在北京和眞覺寺五塔相倣的就是香山碧雲寺的金剛寶座塔了。另外,呼和浩特慈燈寺金剛寶座塔也和眞覺寺的塔相倣。

  眞覺寺的西邉不遠處是紫竹院,正北兩里地遙相守望的是大慧寺,再往北直到海淀鎭,基本上就都是曠野荒郊了。眞覺寺除塔之外,還留有幾通石碑、香爐等,清末以來被有心人將散落在附近或其它地方的零散石刻雕件、石碑等物歸攏到眞覺寺和大慧寺,兩寺就收存了不少的石刻件,這也爲後來開闢“石刻博物舘”打下了基礎。解放初期軍隊、教育、科研等機構跑馬佔地。眞覺寺和大慧寺之間,西至白石橋到海淀的道路,東抵鋼鐡研究院這片地界就歸了中央氣象局,就是現在的中國氣象局大院。

  眞覺寺位于元時的大護國仁王寺遺址的中央部分。仁王寺的規模十分宏大,是元至元七年(1270年)由帝師八思巴(藏人)所建。至元十七年(1280年)八思巴辭世後,在護國仁王寺内建“大窣堵坡(圣佛塔)”,收藏他的眞身舍利。現在基部石臺座四周還保存着元中统三年(1262年)八思巴致忽必烈的梵、藏文上下並行的新年祝辭(《吉祥海祝辭》)的雕刻。傳元初此塔稱“慶安塔”。據攷,當時的基座上是一大型的覆鉢式塔(卽妙應寺白塔式樣)。元末仁王寺的建築及塔因兵燹圮毀,但塔座應該是保留下了。

  關於眞覺寺興建的緣起,史籍記載不詳,比較通行的說法是,明永樂年間,尼泊爾高僧室利沙來到北京,向永樂帝進獻了五尊金佛像和菩提伽耶大塔的圖紙,遂賜建眞覺寺,並下詔爲金佛建塔,成化九年(1473年)十一月建成。金剛寶座塔是依據西來的僧人室利沙的圖紙修建,是印度佛陀伽耶精舍(释迦牟尼得道處迦耶山寺所建的紀念塔)形式的佛塔,以元朝遺留的基座爲五塔的塔基。至於此五塔僅是爲室利沙修建還是爲了鎭壓前朝的王氣一直存疑。

  金剛寶座四壁全部用漢白玉建造,周身佈滿雕刻,由於石裏的鐡被氧化而呈現出淡淡的橙黃色,金剛寶座內部用磚砌成。金剛寶座下部是一層略呈長方形的須彌座式的石臺基,在須彌座束腰處一周刻有梵文和四大天王、降龍伏虎羅漢、獅子、象、馬、孔雀及大鵬金翅鳥,還雕有法輪、降魔金剛寶杵、瓶、牌和佛教八寶等高浮雕圖案,臺基上面是金剛寶座的座身,座身分五層,每層均有挑出的石製短檐,檐頭刻出筒瓦、勾頭、滴水及椽子,短檐之下周匝全是佛龕,每龕內雕坐佛一尊,佛龕之間用雕有花瓶紋飾的石柱相隔,柱頭並雕出斗拱以承托短檐。寶座的南北兩面正中各開闢券門一座,通入塔室。拱門券面上刻有金翅鳥、獅、象、孔雀、飛羊等圖飾。南面券門之上嵌有“敕建金剛寶座 大明成化九年十一月初二日造”的石匾額。南面券門進入塔室,中心有一方形塔柱,柱四面各有佛龕一座,龕內原有佛像已不存。在過室的東西兩側,各有石階梯44級,盤旋而上,通向寶座頂上的罩亭內。

  罩亭爲重檐,頂爲圓形攢尖式,下檐爲四方四斜脊式琉璃磚倣木結構。亭爲四方形,南北各開有一座券門,通向寶座頂部的臺面。罩亭內頂上有一蟠龍藻井,這是皇家寺院的標誌。金剛寶座臺面四周都有石護欄圍繞,五座密檐的方塔中,正中的一座高十三層,四角每座高十一層。五座塔的頂上均有一小型覆鉢式塔刹,中塔爲銅製,其它四塔爲石質。中塔須彌座南側腰部的正中位置刻有一雙凸雕佛足,足心向外,下面托以盛開的蓮花。這種凸雕佛足在北京寺院中僅此一处,其他地方的佛足均爲凹刻。

  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乾隆帝第一次重修眞覺寺時,爲避雍正帝胤禛名諱,改名爲“正覺寺”。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再修時,改名“大正覺寺”。清末,正覺寺的建築毀於一場大火,祇有金剛寶座塔保留了下來。民國後,對五塔寺進行了一定的保護,將散佈京郊的一些石刻遺存歸攏到這裏存放,並恢復了眞覺寺原寺名。其實,民間一直俗稱五塔寺。舊時,京西百姓重陽節登高,多就近登此塔遠眺以應時令。塔前的兩株銀杏树一雌一雄,树龄逾300年,需三人合抱,堪稱眞覺寺一寶。

  關於眞覺寺寺院被毀,有一種說法是
1860年被英法聯軍燒毀,衹剩下明成化九年建造的金剛寶座塔,但英國人約翰·湯姆森(John Thomson1868~1872年在中國)的兩幅照片說明1860年英法聯軍洗劫西郊園林後,五塔寺尚存有大殿和廟宇建築,塔座下的丹墀及汉白玉圍欄也是完好的,丹墀上擺放的八個銅香爐也還完好在那兒。還有一種說法認爲受義和團運動波及而寺院被毀,從1900年及以後的照片看,寺院除金剛寶座塔以外的廟宇建築最後毀於庚子之變,是較爲可信的。再一種說法是眞覺寺在1920年代初還保留着原來的建築,1927年北洋政府的蒙藏院以2500元將寺院賣給了一个黃姓商人,這人將所有殿堂拆毀當木材賣掉,使四百多年的皇家寺院毀於一旦,衹留下金鋼寶座塔。從1920年代前的照片可說明這一說法是臆斷,因爲庚子之變後的五塔寺照片,除塔外的其它構築物已基本無存。

  
1961年,眞覺寺五塔被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眞覺寺曾一度被北京動物園佔用,到1980年代才算騰退出來。1987年在眞覺寺正式建立北京石刻藝術博物舘,圈佔範圍如同一座公園。該館集中收藏了原眞覺寺和大慧寺,以及北京城郊的石刻遺存,現有藏品1200餘件,分有石刻綜合陳列區、功德碑陳列區、墓誌铭陳列區、書法碑帖陳列區、寺廟碑陳列區、會館碑陳列區、石雕陳列區和耶稣會士碑陳列區。其中有元大都的石栏板、明代阜城門箭樓石匾、廣寜門外石道碑、普勝寺臥碑、清代石享堂等珍貴文物。


  目前,該博物舘(五塔寺)正在修理內部
閉館有兩年,據說近期將對外開放。



1870
年前後,眞覺寺(五塔寺)金剛寶座塔東南側。可見圍牆,塔西有一歇山式重檐建築,塔南有一大殿(像是天王殿样式),塔座下的
丹墀石圍欄完好,像還是有僧衆的 [(英)約翰·湯姆森 John Thomson]。(此图由博友“北平心”提供)
老北京真觉寺(五塔寺)(组图)
 
1870
年前後,眞覺寺(五塔寺)金剛寶座塔東南側 [(英)約翰·湯姆森 John Thomson]。(新找到的這幅清晰,但被裁切的太苦啦,塔南的殿宇看不到了。)
老北京真觉寺(五塔寺)(组图)

1870
年前後,眞覺寺(五塔寺)金剛寶座塔西側。塔側尚有廟宇建築,卽前一幅的重檐歇山式屋宇,可見已經破敗,塔座下的丹墀石圍欄完好 [(英)約翰·湯姆森 John Thomson]。(此图由博友“北平心”提供)
老北京真觉寺(五塔寺)(组图)


1870年前後,眞覺寺(五塔寺)金剛寶座塔東側。塔側尚有廟宇建築,
可見塔兩側這個歇山重檐的建築是對稱的,應該是一對碑亭,東側的屋頂破敗嚴重。塔座下的丹墀石圍欄完好 [(英)約翰·湯姆森 John Thomson]。(新發現這幅清楚些,與上圖是鏡像,仔細分辨,這幅是對的,是塔東側。上幅反轉了。)
老北京真觉寺(五塔寺)(组图)

 
1900
,眞覺寺(五塔寺)金剛寶座塔東北面選自 [(日)山本讃七郎]。老北京真觉寺(五塔寺)(组图)


1900
,眞覺寺(五塔寺)金剛寶座塔。選自《中國建築與景觀》攝影集(德文)1926年柏林出版。到庚子年之時,
塔座下的丹墀石圍欄及廟宇建築已全部圮毀 [(德)恩斯特·柏石曼 Ernst Boerschmann]。
老北京真觉寺(五塔寺)(组图)
 
1901~1906,眞覺寺(五塔寺)金剛寶座塔西面。原註釋:H.G Ponting in Asia 1900 - 1906. China. The Five Tower Pagoda Temple in Peking.
老北京真觉寺(五塔寺)(组图)


1901,眞覺寺(五塔寺)金剛寶座塔東北面。選自(德)穆默 Alfons Mumm von Schwarzenstein 《攝影日記》。
老北京真觉寺(五塔寺)(组图)

1905~1910,眞覺寺(五塔寺)金剛寶座塔西面及塔側的銀杏树 [(法)菲爾曼·拉里貝 Firmin Théophile LARIBE]。
老北京真觉寺(五塔寺)(组图)
 
1900s
,眞覺寺(五塔寺)金剛寶座塔西面。除塔外,其它廟宇建築均已塌毀 (1)

老北京真觉寺(五塔寺)(组图) 

1900s,眞覺寺(五塔寺)金剛寶座塔西面。除塔外,其它廟宇建築均已塌毀 (2)
老北京真觉寺(五塔寺)(组图)
 
1900s
,眞覺寺(五塔寺)金剛寶座塔西面。除塔外,其它廟宇建築均已塌毀 (3)
老北京真觉寺(五塔寺)(组图)


1900s
,眞覺寺(五塔寺)金剛寶座塔西面。選自《北清大觀》(日)児島鷺麿辑。
老北京真觉寺(五塔寺)(组图)

1910s,眞覺寺(五塔寺)金剛寶座舍利塔西面 [(日)山本讃七郎]。
老北京真觉寺(五塔寺)(组图)

1910s,眞覺寺(五塔寺)金剛寶座塔東面 [(日)山本讃七郎]。
老北京真觉寺(五塔寺)(组图)

1910s,眞覺寺(五塔寺)金剛寶座塔東南面 [(日)山本讃七郎]。
老北京真觉寺(五塔寺)(组图)

1910s,眞覺寺(五塔寺)金剛寶座塔西面。原註釋:Five Tower Pagoda. [美国人攝]。
老北京真觉寺(五塔寺)(组图)

1910年前後,眞覺寺(五塔寺)金剛寶座塔附近。美軍士兵到此遊玩,倚靠石碑留影。
老北京真觉寺(五塔寺)(组图)

1920s,眞覺寺(五塔寺)金剛寶座塔西面。
老北京真觉寺(五塔寺)(组图)

1924~1927,眞覺寺(五塔寺)金剛寶座塔西北面。原註釋:Shrine with trees, near Beijing.[(美)西德尼·甘博 Sidney D. Gamble] (1)
老北京真觉寺(五塔寺)(组图)

1924~1927,眞覺寺(五塔寺)金剛寶座塔西側面。原註釋:Shrine with trees, near Beijing.[(美)西德尼·甘博 Sidney D. Gamble] (2)
老北京真觉寺(五塔寺)(组图)

1924-1927,眞覺寺(五塔寺)金剛寶座塔西側面。原註釋:Shrine with trees, near Peking.[(美)西德尼·甘博 Sidney D. Gamble]。
老北京真觉寺(五塔寺)(组图)

1924~1927,眞覺寺(五塔寺)金剛寶座塔中心主塔塔刹(上圖細部)。1901時,覆鉢式銅塔刹上部就已掉。
老北京真觉寺(五塔寺)(组图)

1930s,眞覺寺(五塔寺)金剛寶座塔東南面。選自《北京景觀》, 日僞時期出版。
老北京真觉寺(五塔寺)(组图)

1930s,眞覺寺(五塔寺)金剛寶座塔西北面。
老北京真觉寺(五塔寺)(组图)

1930s,眞覺寺(五塔寺)金剛寶座塔西面。
老北京真觉寺(五塔寺)(组图)

1933,眞覺寺(五塔寺)金剛寶座塔北側的各時期的石雕件。原註釋:Seated stone animal at Wu ta si. [(德)赫達·莫里循 Morrison Hedda]。
老北京真觉寺(五塔寺)(组图)

1933,眞覺寺(五塔寺)金剛寶座塔北側的石碑和石雕件。遠處可見大慧寺的大悲殿,大慧寺和眞覺寺之間1949年以後就成了中央氣象局的地盤,也就是現在的中國氣象局大院。原註釋:Tortoise stelae, stone animals, and stone figures at Wu ta si. [(德)赫達·莫里循 Morrison Hedda]。
老北京真觉寺(五塔寺)(组图)

1933
,眞覺寺(五塔寺)金剛寶座塔西北側 [(德)赫達·莫里循 Morrison Hedda] (1)
老北京真觉寺(五塔寺)(组图)

1933,眞覺寺(五塔寺)金剛寶座塔西北側 [(德)赫達·莫里循 Morrison Hedda] (2)
老北京真觉寺(五塔寺)(组图)

1933,眞覺寺(五塔寺)金剛寶座塔西側面。原註釋:Side view of Wu ta si. [(德)赫達·莫里循 Morrison Hedda]。
老北京真觉寺(五塔寺)(组图)
 
1946
,眞覺寺(五塔寺)金剛寶座塔南面 [(美)Dmitri Kessel]。
老北京真觉寺(五塔寺)(组图) 


1946
,眞覺寺(五塔寺)金剛寶座塔北側,石碑與石雕 pillar, near Peking.
老北京真觉寺(五塔寺)(组图)

1946
,眞覺寺(五塔寺)金剛寶座塔局部。原註釋:
Detail of Wu ta si showing bells hanging from the eaves of two pagodas. [(德)赫達·莫里循 Morrison Hedda]。
老北京真觉寺(五塔寺)(组图)

1946,眞覺寺(五塔寺)金剛寶座塔塔座底層浮雕-寶駒。原註釋:Detail of stone relief work at Wu ta si showing panel with galloping horse. [(德)赫達·莫里循 Morrison Hedda]。
老北京真觉寺(五塔寺)(组图)

1946,眞覺寺(五塔寺)金剛寶座塔塔座底層浮雕-密宗法器十字金剛杵(羯磨杵)。原註釋:Detail of stone relief work at Wu ta si. [(德)赫達·莫里循 Morrison Hedda]。
老北京真觉寺(五塔寺)(组图)

1946,眞覺寺(五塔寺)金剛寶座塔塔座細部(南面)。原註釋:Facade detail of Wu ta si showing Buddhist reliefs. [(德)赫達·莫里循 Morrison Hedda]。
老北京真觉寺(五塔寺)(组图)

1946,眞覺寺(五塔寺)金剛寶座塔五塔之西北塔。原註釋:Detail of Wu ta si showing one of the five pagodas. [(德)赫達·莫里循 Morrison Hedda] (2)
老北京真觉寺(五塔寺)(组图)

1946,眞覺寺(五塔寺)金剛寶座塔五塔之西北塔。原註釋:Detail of Wu ta si showing one of the five pagodas. [(德)赫達·莫里循 Morrison Hedda]。
老北京真觉寺(五塔寺)(组图)

1946
,眞覺寺(五塔寺)金剛寶座塔西側面。光復後,中間大塔的銅塔刹已修復,各層塔檐角也均又掛上了鈴鐺。原註釋:Rear facade of Wu ta si with tortoise stela. [(德)赫達·莫里循 Morrison Hedda]。
老北京真觉寺(五塔寺)(组图)

1946
,眞覺寺(五塔寺)金剛寶座塔(南側)塔下石雕須彌座前,原在金剛寶座塔下丹墀上的一圈排列的八個香爐搬到了此處。原註釋:Facade of Wu ta si with four incense burners. [(德)赫達·莫里循 Morrison Hedda]。
老北京真觉寺(五塔寺)(组图)

 1946
,眞覺寺(五塔寺)金剛寶座塔(南側)塔下石雕須彌座前,原在金剛寶座塔下丹墀上的一圈排列的八個香爐搬到了此處 [(德)赫逹·莫里循 Morrison Hedda]。
老北京真觉寺(五塔寺)(组图)


1946
,眞覺寺(五塔寺)金剛寶座塔東側。原註釋:East facade of Wu ta si. [(德)赫達·莫里循 Morrison Hedda]。
老北京真觉寺(五塔寺)(组图)
 
1946,眞覺寺(五塔寺)金剛寶座塔北側的石碑和石雕件。遠處可見大慧寺的大悲殿,大慧寺和眞覺寺之間1949年以後就成了中央氣象局的地盤,也就是現在的中國氣象局大院。原註釋:Tortoise stelae, stone animals, and stone figures at Wu ta si. [(德)赫達·莫里循 Morrison Hedda] (1)
老北京真觉寺(五塔寺)(组图)

1946,眞覺寺(五塔寺)金剛寶座塔北側的石碑和石雕件。遠處可見大慧寺的大悲殿,大慧寺和眞覺寺之間1949年以後就成了中央氣象局的地盤,也就是現在的中國氣象局大院。原註釋:Tortoise stelae, stone animals, and stone figures at Wu ta si. [(德)赫達·莫里循 Morrison Hedda] (2)
老北京真觉寺(五塔寺)(组图)

1946,眞覺寺(五塔寺)金剛寶座塔西側,已建起圍牆。原註釋:Rear facade of Wu ta si. [(德)赫達·莫里循 Morrison Hedda]。
老北京真觉寺(五塔寺)(组图)

1946,眞覺寺(五塔寺)金剛寶座塔西南面。原註釋:The Five Pagoda Temple.
老北京真觉寺(五塔寺)(组图)

1946,眞覺寺(五塔寺)迤東,農事試驗場(天然博物院)北牆外的長河北沿(西向)。現在這裏是动物园北側的一個員工通道外 [(德)赫達·莫里循 Morrison Hedda]。
老北京真觉寺(五塔寺)(组图)
 
2014-11-24,與上一幅同地點。眞覺寺(五塔寺)迤東,動物園北牆外的長河北沿(西向)。現在這裏是動物園北側的一個員工通道外面。
老北京真觉寺(五塔寺)(组图)
 
2000s,眞覺寺(五塔寺)金剛寶座塔(南側)塔下石雕須彌座,四十年代排列在這裏的香爐已不見,但放着一個香爐石座,香爐是否已滅失?
老北京真觉寺(五塔寺)(组图)
 
2012,眞覺寺(五塔寺)金剛寶座塔及動物園俯瞰。
老北京真觉寺(五塔寺)(组图)
 
2012,眞覺寺(五塔寺)金剛寶座塔西北面俯瞰。
老北京真觉寺(五塔寺)(组图)
 
眞覺寺 (五塔寺)金剛寶座塔石雕佛足 (1)
老北京真觉寺(五塔寺)(组图)
 
眞覺寺 (五塔寺)金剛寶座塔石雕佛足 (2)
老北京真觉寺(五塔寺)(组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