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的太行山4(完)

标签:
旅游摩托车清明节太行山环境保护 |
分类: 旅游 |
第四天一早
从柳林镇出发,细访临清
山东、河北的平原地貌,修路实在是小菜一碟啊
祖居太行的原居民,看到着一望无际的平整,会不会和山东朱开山到东北看到那从未见过的辽阔一样震惊?
http://s16/mw690/001wSomTzy6IIPT1FMz6f&690
不管现在看起来如何的不堪
他就是曾经的运河
而这个运河
曾使两岸的物质和文化得到过空前的繁荣
也使得这个临清这个现在不知名的小县在N多朝代持续繁荣过
大名鼎鼎的运河钞关竟然连个指示牌也没有
在一条小路上来回N次竟未找到
原来藏在这个胡同内
http://s11/mw690/001wSomTzy6IIQ1r2Ai8a&690
闭门羹(早有心理准备)
从未见过这么没有人气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临清运河钞关始设于明宣德四年(1429)
宣德十年(1435),临清钞关升为户部榷税分司,由户部直控督理关税,下设五处分关。
万历年间征收税银八万三千余两,多于京师崇文门税关,居全国八大钞关之首,占全国税收的四分之一,是不是挺牛逼?
http://s4/mw690/001wSomTzy6IIQ83Qyv13&690
此处不让进,咱上舍利宝塔
这个塔其实真心不错
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与通州的燃灯塔、杭州的六和塔、镇江文峰塔并称“运河四大名塔”
http://baike.baidu.com/view/363110.htm?fr=wordsearch
一进门,便能感到建筑时的精心细致
四米厚的青石塔身严丝合缝,厚重无比
石阶,见证了几百年的人来人往
这是我见过的最好的青砖了,每块都打着烧制者的印记
历经数百年,有些地方磨得锃亮
不管他如何的宝贵,“国粹”还是依旧
六十米的高度,在当时还是有些难度的
塔旁就是大运河
http://s11/mw690/001wSomTzy6IIQoCPeG2a&690
http://s4/mw690/001wSomTzy6IIQpB3ur53&690
http://s1/mw690/001wSomTzy6IIQqwfFm60&690
临清的清真寺(西)
在这里,和北京来拜访的爷俩(穆斯林)做了长谈
谈到了各宗教的本源
谈到了我看到的基督教的发展
也不避讳的谈到了穆斯林某些教派的极端行为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一言难尽啊
利益,是一切冲突的根源
http://s11/mw690/001wSomTzy6IIQu4G5Y5a&690
继续清真寺(东)
在维修
http://s9/mw690/001wSomTzy6IIQx4fLa18&690
清真女寺
http://s6/mw690/001wSomTzy6IIQAuoU5c5&690
临清的另一处古迹
几乎被沿街商店侵占殆尽,只剩这个脸面了
http://s10/mw690/001wSomTzy6IIQD66tX19&690
离开临清,快马加鞭朝家的方向奔去
在山里540公里加油,到快进聊城,已行驶了4百公里(表940),小马燃料供不上了,打到备用,一跑又近八十,差点把油跑干(表21),加油量应该比油表上的18.28还少点,加油站的小妹妹把油加的直往外冒
沿着山东的好路一路东行
一百多公里后,顺利到家
换上小狒狒时
感觉离合没有了、坐在马扎子上骑一样
这次出去三天老天很给力,给跑路创造了良好条件;气温较适合,比冬季更敢跑一些;山东、河南的平坦开阔地貌和熟悉环境,也比西南地区的陌生环境更从容一些,这样也就有了比前两次更多的体验感受。
X5一百之前的表现还是不错的,在国道上超越一般的大货还是很利索的。这点,对于只敢在国道上,甚至是较喜欢在小道上跑的我而言是足够用了。
五千转以上,速度再上升,就不是这个车的优势了,110还是很容易满足的,120,就要考虑风向(大小),坡度(上下),负载等综合因素了,至少变得不舒服了,对机器是这样,对人而言也是如此。至于130或某些车主所说的140,我想其他因素可能更多了吧。
油耗大致测了八百公里,相对精确,我的肯定不到四升,基本是随心所欲的骑行,没有考虑所谓的经济油耗。
比较扎实的车架、摇臂和前后减震,使得这车操控让人很放心,在一些较好的路面上,弯道表现还是不错的。
对于这个国产的车子,我的运气不错,到现在还没有很多人所说的小毛病的出现,希望这小马把这良好的表现持续保持下去吧
这次出行
我感受更多的是环境保护的迫切
过去有句话:要想富先修路,这话不错。但沿途马路成了垃圾场、物料堆、建筑工地和自由市场,则与道路的功能相悖了,也显示出无序的市场经济和国人的道德水准。更多的人家,不管条件是否成熟,现在道路两旁建好房子占下位置,哪怕是闲着,荒草丛生垃圾遍地成为沿途添堵的瘤子。
这次回来,为我收拾家务的懒惰又找到了借口,也为那一日不擦就落上一层灰尘找到了依据。
农村包围城市,不仅仅适用于八十多年前,也是现今我国环境保护的现状。城市郊区、外延的农村,包括我们九百六十万的国土。外面的植被遭到了破坏,围城内的环境能好的了?这些问题不解决,城市环卫工人只不过是起早贪黑的把飘进的泥土搬家,洒水车不过就是每日在路上和泥而已。外围环境不根治,期望围城内鸟语花香、一尘不染、蓝天白云,实在是自欺欺人。
我国大多地方摩托车不让上高速,自然所见到的比那些当官的多了一些客观和真实,每每到某处风景不错的地方,必然要在过程中见到和经历那些官员们不屑去的地方。我觉得高速成了我国道路交通的主干道和遮羞布,道路两边栽上密集整齐的速生树种,宛如城市里高高立起的遮羞广告牌,遮掉了混乱和丑陋;国道省道的现状,才能体现我国各级政府各阶层的真实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