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朝圣图记(第二天1 7月12日)

标签:
山东济南摩托旅游川藏线317318西藏摄影游记 |
分类: 2009朝圣图记 |
第二天
历次经过均属快速通过
看道路两边,各种乔木茂盛,也是一种风格
不像某些地方,非得把这等实用、经济的树种砍掉,换上价格不菲的单一观赏树种,拿纳税人的钱不当回事,甚至从中中饱私囊
其实,只要植被覆盖率上去了,什么树种无所谓,保持其多样性更是符合科学发展观
~~~~~~~~~~~~~~~~~~~~~~~~~~~~~
如果河水清澈
画面添三、五牛羊,加一、二钓翁,何尝不是一道风景
~~~~~~~~~~~~~~~~~~~~~~~~
7点刚过,熙攘的人流已经让原本很宽的国道变成对车手耐心的考场
~~~~~~~~~~~~~~~~~~~~~~~~~~~
我每看到这熟悉的场景气就不打一处来
路权已经被公开的分成了等级
每每看到建筑材料堆放、汽车停放、各种地下管网施工在慢车道、抑或慢车道垃圾遍地破烂不堪,而使得行人或非机动车不得不行驶在机动车道时,那种驾驶“高档交通工具”者不屑的眼神和“撞死白撞”日益尘上的叫嚣就让我感到一种发自肺腑的悲怆。
我们的管理者和上等人们,什么时候平等的对待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每一个生命和他应享受的基本权利,什么时候我们的国家才真正有希望,不然,管理者和上等人是做不长的。
民生问题的了解,绝不是坐在纳税人提供的金钱盖成的高楼大厦中想出来的,更不应是在其中做出管理决策的
看似道路的不同,其实代表了对人及阶层的态度的不同,映射出封建思想的残留
~~~~~~~~~~~~~~~~~~~~~~~~~~~~
让人哭笑不得的是他似乎永远不能改变的清扫时间
~~~~~~~~~~~~~~~~~~~~~~~~~
看着街边乌黑的积水,我不知找什么客观原因去解释
或许是平顶山煤炭资源较丰富的必然结果
~~~~~~~~~~~~~~~~~~~~~~~~~~~~~
看他在污水中很惬意享受的样子
不禁怀疑思想是多好还是少好
很大的名字
可思来想去都想不出河南——平顶山——叶城怎么会成中国盐都?
明显缺乏必须的基本要素啊
中国盐都
要么最大,要么最古老,要么根据产盐形式(海盐、陆盐),要么盐化工(大家通常认知的盐的最大消耗者)
一个内陆小城市,纵然我孤陋寡闻,但作为大名赫赫的中国盐都,我不会不知道的,而且也缺乏必要的地质演化成因啊
沿黄渤海地区的产盐区及量,自古以来提供中国绝大部分的食盐,想必大家都知道;自贡等内陆地区的井盐开采奇妙,成世界奇观,被众人熟知;国内几个盐湖,大者似乎在青海;作为盐化工,俺们山东的总量似乎最大。
为了补上这一课,特地上网进行了查询,输入:中国盐都平顶山叶城,相关内容竟然一条也没有
找了一晚上,最接近的就是这个了http://tieba.baidu.com/f?kz=230306155,其中有段话:“真正成为全国知名的“中原盐都””,可能就是此喷绘的基本制作内容的基本理论来源了。
~~~~~~~~~~
盐业四大基地
①河北和天津基地;②山东基地;③辽宁基地;④江苏基地
(盐化工)用不准确的数据说话(04年)
由于烧碱、纯碱企业是耗盐大户,所以通过了解中国大陆各省市烧碱、纯碱产量即可大致了解盐化工产业地区分布概况。
中国大陆各省市烧少碱产量、纯碱产量分别见表1和表2。

~~~~~~~~~~~~
一个城市的大门
贴出几条显示热情、欢迎、激励、……的口号是可以理解的,甚至带有隐形自我表扬的文字、介绍也是可以理解的
但若是做得过分了,是不是会适得其反?
可能很少有我这样较真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