闯关东(第七天1)

标签:
户外环保旅游摩托评论摄影随笔游记原创杂谈 |
分类: 闯关东-08年摩托东北国境线 |
闯关东(第七天1
28日,四点半就爬起来了
看看昨晚让人惶恐的防川到底什么样?
图们江边,雾气极大
早上出门数步
便觉得湿足
顺便拍点小草的微距
看看露水的威力
小草命运也有不同
不是所有草木都能受到如此的雨露滋润
这样的木头烧火
内地的木匠们估计很是心痛的
房前望去
沿江及本地的湿地,使得这里早晚间雾气较大
农家旅馆的背后是一个很大的水塘
这里任何植物都以自然赋予的本能无拘无束的生长,万物生长竞自由,没有一点人类的干预
边防哨兵们早起锻炼
看样子很是卖力
看精神很是抖擞
训练后,喊着整齐的号子,步履矫健
心中大慰
80甚至90的后生们总体还是不错的
有此状态
国家甚幸
越走越远
来到村委
这里也叫东方第一村
那抚远那边呢?
昨晚飞虫骚扰极大
面罩拉下看不清
不拉下,噼啪打脸
虚了,说明意思吧
快六点野马也醒了
与小狗们嬉戏
这两只小狗昨晚在黑漆漆的夜晚中
带领村中数只狗友撒欢
前后左右闷声狂奔
四周皆是蹄声阵阵
常言道:咬人的狗儿不叫
此处边境偏僻
民风未知
让我们辨不清敌友
吓得不轻
晚上小便都提心吊胆,哈哈
六点半上路
也是因为靠海沿江的原因
云层低垂
色温难辨
让小数码难为得不轻
曝光上
天好地差
地好天差
不过依人眼的超级适应性来说
还是美景连连
充满北疆荒芜的野性
防川
以前很少关注的地方
没想到竟有如此特殊的地理位置
好在地域特殊
兵营部分被开辟成旅游区
游人才得以领略一眼望三国的景象
站在这里
看三国交汇
感慨很多
看得见海
却没有自己的出海口
被俄国和朝鲜给封住了
郁闷
关于防川出海口的文字网上不少
大家感兴趣的话,可以自己搜搜
部分摘录“19世纪中叶,帝国主义的大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沙皇俄国通过1858年《爱珲条约》割占了中国东北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之后,1860年又利用英法联军兵临北京城下、火烧圆明园之机,借口“调停有功”,加以武力威胁,不出一枪一卒,迫使清廷签订了中俄《北京条约》,把黑龙江口至图们江口大约40万平方公里的沿海地区划归俄国,从而使中国失去了日本海的出海口。图们江在沙俄的铁蹄下在哭泣……”
合并一张
因大小原因还是只能上局部
真正的国境线是两道铁丝网
铁丝网中间是大约宽度十米松软的净地
任何人和动物经过都会留下脚印两位俄国士兵在巡逻
站在国境边上
百感交集
过去学习历史
实在没有机会去直观感受去体会割让土地的辽阔和富足
东北之行,亲身感受
原来割让出去的领土竟是如此重要,物产如此丰富,TNND
有什么能比土地重要
这是后话
当时还没有认识的如此透彻
一直到最北的边境
看到土地依然肥沃,水系依然纵横
才知道割出的土地绝不是不适合人类居住的蛮荒之地
而是,物产丰富的宝地
为方便大家对过去割让土地,造成现在国境状况的直观了解
先上一幅图片
从图片可以看出
割让的土地海了,亏大了
在防川哨所比较细致的呆了近一小时
往回走
防川留影
一个特殊的地理位置的地方
一个发生过很多重大事情的地方
防川这里有一个张鼓峰展览馆
因时间关系
没进去
喜欢二战的朋友可以到网上搜搜战前日俄的这次著名战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