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黄河口的几件小事
(2008-11-14 20:30:40)
标签:
环保旅游摩托杂谈自行车户外摄影随笔游记原创教育 |
分类: 旅游 |
五一黄河口的几件小事
简介:
五一节骑自行车直奔黄河口。可惭愧的是:晚节不保。途中精疲力竭,无奈拦车失节,但却兴致不减。三天的流水账如果顺序写来,可能会掺杂进许多无甚意思的东西。思来想去,还是把几个小小的对我感触较深的细节展开来写可能会更好,于是就有了下面的作业。
五一黄河口的几件小事1——沿河跑死马
2001年五一早,我搬车到楼下,蹁腿上车时看表:四点四十六。与往常骑车远足一样,在经历数日的酝酿准备后,肾上腺可能已经做好了远足前的调整,每当在太阳初升前稍带有凉意的早晨出发时,我总是处于精神与体力的最佳点,这种状态与平日骑车出门买点油盐酱醋瓜果蔬菜有着天壤之别。
早晨的空气依旧的清爽,早晨的街道依旧人马稀疏,如果平时总是这样,那该有多好。闲话少说,趁着清晨凉爽,换上高档,四十分钟后便来到黄河大桥。济南黄河大桥——连接河北和山东的主要通道,虽然现在不到六点,但远远望去,运送货物的卡车在这里形成不见首尾的车流,在长长的爬到坝顶的漫坡上无不低档大油,排出的黑烟在路的上方形成烟的甬道,恐怖之极,这是我外出骑行时所最不愿见到的,没办法,硬着头皮也得走。
上了坝顶,右拐,顺着沿河大坝径直向东骑去。
渐渐远离了咆哮的货车和厚重的尾气,坝下农家的荷池与庄稼为满目的黄色点缀上片片绿意,远近相间的鸟鸣为春天的早晨平添许多的生机与鲜活,使人在水汽洇湿的土路上骑行时变得轻松和愉快。
我原来的打算是顺着坝顶一直骑到东营的。没想到,骑了一个半小时,拐了无数的大弯,回头望去,离着我右拐的地方直线距离并没走多远。这一点,去年我从章丘沿坝顶骑回济南的时候已经有所领教,仗着这次五一长假,本想不计时间的一骑到底,可是,骑到现在景色越发的乏可陈述,原本寄希望的车少人稀的期望,也随着时间的推移成了泡影。七点以后,许多近途破旧的中巴在这黄沙堆成的坝顶一辆接一辆的疾驶,颇杀风景。去年杀掉抱粗的沿河树木后续栽的小树只有指头粗细。头顶烈日,无遮无拦,清晨鸟儿悠扬的欢唱也随着太阳的渐烈消失的无影无踪,让人渐减几分自信与平和,多生几分孤独与烦躁。
十点的时候,所骑行的路程按照直线距离来看只有大约三十多公里的路程,比沥青路面的速度要慢了一半,无奈只有放弃原先的计划,到河北沿沥青路面走。
找一能过河的岔路进村,先找吃的,还好,在一个记不起名的村里,有一家烙烧饼做豆腐脑的农家,就在他们的厨房里,边吃边聊,消灭了两个热烧饼、三碗豆腐脑,香!也是饿极了的缘故。
上船过河。在现时已经不多见的船渡上重新体验了三十多年前过河时的感觉。
上沥青路,又是三个多小时的骑行,一样的树木一样的房屋一样的庄稼一样的行人一样的车辆一样的。。。。。。毫无变化的景色我想可能是我们这些出门旅行的人最不希望看到的,再加上最近一段时间工作太多,体力方面好像是出现了问题,比起我骑车上蒙山、到东平湖状态要差很多,不仅仅是精神因为景色的单调而深受影响,双腿也疲劳的厉害。
下午四点半,筋疲力尽的我终于闯进了滨州的市区,不管三七二十一,找一辆去孤岛镇的中巴就一腚坐了上去,终于晚节不保啊。
坐在车上,点颗烟轻松一下,心中却没有失节的懊悔,从车窗灌进的春风吹拂着我疲惫的躯体,舒服极了。人类总是难以抵挡舒适的诱惑,连我这样号称自虐狂的人也不能幸免。较之于刚才苦行僧般的骑行,简直胜过人间天堂。看着车窗外飞速闪过的无甚情趣的村庄和农田,心中竟然涌出丝丝解脱的快感,这也许就是人类喜爱汽车身不动却能疾行千里的原因吧。
天黑前,到达孤岛镇,找一小旅馆吃饭休息不提。
小结:黄河沿河大坝,大弯无数,凭耗体力,效率极低。加之景色平平,许多地方甚至看不见黄河。如果没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和坚韧的意志力,怪来弯去的路线会击垮你的神经。
五一黄河口的几件小事2——心灵的震撼
心灵的震撼
五点半,由孤岛镇向黄河口进发,前面大约还有50公里的路程。
在孤东油田平整而空寂的柏油路上骑行的时候,我看到柏油路的两边有许多小小的突起。起初,我以为是道路质量的问题。就象是许多的房屋墙壁因为含有许多的杂质,最终因为湿度及温度的原因,变得坑坑洼洼形成所谓的麻脸。可看得多了就发现其中的不同,第一,凸起的地方都是新簇簇的断面;第二,每一凸起中间都有一嫩绿的幼苗。起初,我以为是因为道路的建设质量而造成的凸起,因为凸起而使种子有生根发芽的机会,因为生根发芽而加剧了凸起的程度,完全没有想到这一小小的凸起的背后竟然包含着生命过程的伟大。
因为我对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有较强的好奇心和较强的观察力,我停下了车子,俯下身子准备搞清其缘由,这一看,心灵就是一震,哇!竟然是无数的植物的嫩芽顶破坚硬的柏油路面所形成的。我呆住了,以往关于生命过程的种种思考似乎全都突现在我的大脑中,又仿佛是什么都没有变得空灵一片。心境好像突然升华到一极高的层面,既大彻大悟又若有所思。由站变蹲,由蹲变趴。我就那样呆呆的趴在那里,双手托腮,看着眼前这一缓慢、坚定且实时的生命成长过程。看着马路上那密密麻麻一望无际的生命的杰作,好像悟出了很多,又好像什么都没想。
那些柔弱的幼苗,他们怎能有如此大的力量冲破在他们生命道路上的重重阻碍?可能,他们的祖先留给他们太多的与自然抗争的基因;可能,他们知道在他们生命胚胎的上面是纯净且自由的天空;或许,母亲河的滋润更使得他们有了许多其它地方的生命所没有的力量。
由于对植物的了解有限,我只能大体看出有芦苇的幼苗,还有我们通常称之为甘草的幼苗(根部有点甜),最让我觉得不可思议的是许多牵牛花的幼苗也能竞相破路而出。在我以前的印象中毛竹的嫩芽具有冲破一切阻碍的力量,芦苇应与毛竹属于相近的科目,而在平日我的印象里纤弱无比的牵牛花也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着实让我有了许多新的感悟,或许每一生命的力量都是相同的,只是在这一天也没有几辆车经过的地方,在这没有大城市如流般的车压人踏的地方,他们才能真实的表现出他们的生命力量。
想到这里,我觉得关于生命的种种思考忽然变得通畅起来,在那种生命信息无法沟通平衡被破坏的地方,生命怎能有健康成长的勇气、空间与环境?我们怎能见到真实的生命过程?
生命的顽强与珍贵,只有当你真正了解他孕育及成长的过程,你才会有真正的体验及感悟。
我们人类不正在道貌岸然的口号中破坏着人类的生存空间?用自己的大脑和双手把自己与自然割裂开来?这也就是为什么会有越来越多的不幸发生在我们身上的真正原因。
自然是全息的,在这个星球上每一存在的物质上都包含有指引人类正确前行的宏观的信息。知识人类过于追求眼前的局部利益,把这讯息忽略甚至抛弃了。如果我们人类是严肃的依照科学规律寻求发展的话,我们就会在自然所表露出的每一细小信息中发现应遵循的规律。
过了许久我觉得应该把这种生命与自然抗争及心灵的感受记录下来,让我沮丧的是因为我经常是一个人在外,较为贵重及复杂的设备一般都出于安全及方便的原因留在家里,随身通常只有一傻瓜机,没有微距或超广角,这种两三公分高的主体及广阔的黄河冲积平原是很难表现的。实在没有别的办法,只能勉强的取景、构图,不管结果好坏算是了其心愿,或许片子的质量使我永远也不会贴到驴坛,但我想:有了这一看似非常小的事情所引发的触动及感想,我骑车远足所付出的一切都变得非常有价值,所历经的困难也就愈发显得微不足道了。各位大虾,你们说呢?
起身上路,向着黄河口继续进发。
五一黄河口的几件小事3——黄河口感想
黄河口感想
九点半,到海边,看渔民捕鱼,这里的海水比我想象的要好,竟也清澈湛蓝,看渔民忙忙碌碌,不知所收获为何物。忙凑上前去看其劳动果实,结果看到的却是满筐海水,猝生满腹疑惑,定睛再看,水中游着一公分长短的小鱼,也就是刚孵化没几天的样子,通体透明,如果不仔细看的话还真注意不到。
急问渔民,原来他们在捕捞鱼苗,鲈鱼(音,不知是不是市面卖的鲈鱼)的苗,两毛钱一尾,装袋、充氧空运到南方。
看他们忙紧张忙碌的样子,我也不好过多打扰,可能这种鱼属回游鱼种,北方冬季的寒冷或许不适合在此人工喂养。向黄河口骑去。
天上不时出现海鸥与白鹭的身影,多少让人觉得此地与内陆的不同,同时也分散了对疲劳的感觉。
猛烈的南风,使人每前进一米都要付出极大的努力。
11点,到黄河口了望台。这里是大多数腐败旅游的终点。大多数的人到此地后,下车、留影、上台观望片刻,即掉头离去。而此地离真正的黄河口还有十多公里,只是象征意义上的黄河口,而且,原来柏油路也仅仅通到这里。由此向东的新路铺了不长时间,此地当然不是我等有着较强自虐倾向的驴的目的地,继续前行。
路上,不时见到被压死的蛇的遗骸,正当我大叹未能见到这种让人赞叹的爬行动物而凝神四处观察的时候,前面路上正好有只两尺来长的小蛇在横过马路。急忙下车,左拦右挡不让小蛇爬下路基,好处我有自行车,也不怕它咬,逗了它半天,小蛇可能也弄不清我是何方神圣,竟然能屡屡阻住它前进的路线,停在那里暗自思寻。于是我用自行车前轮轻轻的压住它的尾巴,没料到,那比拇指粗不了多少的小蛇一个鹞子翻身,一口准确有力的咬住自行车的轮胎,左拉右扯,露出它掠食者的本来面目。山地车的轮胎厚实且坚硬,口感肯定不好,我是不会担心它有咬破轮胎的能力,于是,俯下身子,近距离的观察小蛇的举动。小蛇对轮胎发起三四轮攻击后,还数次拿出它的杀手锏,紧缠住车轮,屡屡进攻无效更使它倍添困惑,失去了继续周旋的勇气,掉头蛇窜。在它急速的蛇行中,我也不好再压它的尾巴,唯恐弄伤了它。于是,看着它爬下路基,一头钻进路边长着茂密野草的水中。
这一历时十余分钟的小插曲,使我忘记了疲劳,只感作为自然人的一种轻松与欢娱,忘记工作,忘记那错综繁杂的人事关系,忘记那都市的文明与时尚所套上的规则的枷锁。爽!走!
12点半,到达真正意义的黄河口。在采油工地认识了小王及老赵,他们热情的邀请我共进午餐。好人!
下午一点多,来了两辆京牌的北京吉普,未改装,是从北京过来看黄河口的。大人孩子共九人,天助我也,要是没有他们,只我一人,船家是不会特地送我一人看河海交汇处的,就算有船靠岸,我也未必舍得花那高昂的费用。一行人站在黄河岸边望眼欲穿,河面却空空荡荡难寻船踪。正在左右为难之时,远处出现一艘机动船朝着这边驶来。肯定是他们用望远镜看见这边有人要租船,特地过来的。这里经常有旅游者租船进海,从等待的时间和人数来判断,船家一般是不会搞错的。
上船之后,船家要与北京方面的头商定租船费,开始咬定五百不松口,后来北京方面的搬出我来,说:看在你们从济南骑车过来的老乡的份上再商量商量。租船大体的价格我是知道的,这在与小王吃饭时就已经了解过了。我报了三百,船家好像看出我门儿清的样子,也就不再还价了。
渔船开足马力,向着黄河口驶去。我一边欣赏两岸粗犷、辽阔的冲积平原,一边留神观察明天徒步进滩的可能性,从两岸滩涂的连续性上来看,进滩是完全有可能的。
放眼望去,蓝天与黄色把世界分成相等的两块,视线之内的土黄在下午阳光的映射下变成金一样刺目的黄,与蓝天相衬显得格外的美丽,透出原始、神秘的自然本貌,不由人不油生发自内心的感叹,如果我有坛内那些码字高手的汉语底蕴,定会吟诵出许多不亚于白、甫的诗篇。肯定不会像我现在这样空有一肚子的赞叹而无法尽情抒怀,使那些记忆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变得缥缈且淡化。
由于水资源的有序利用,往年枯水期的现在水量依然较大。特别是置身黄河中间,那种感觉是与站在黄河大桥上俯瞰时的感觉完全不同。环顾左右,只觉得天水一色,浩浩荡荡,初显出人类文明发祥时的真实。
渔船在宽阔的河面上行驶,耳边只听见马达单调的轰鸣,因为空阔,轰鸣也变得不再震耳与讨厌,无限大的空间已经把马达的噪声全方位的吸收掉,剩下机械单调但不扰人的隆隆声有节奏的伴随着我们,这种声音在宽阔且寂静的河面上回荡,甚至能够增加大脑思考的深度及广度。要说真正的噪音,到是那些北京客人带来的小孩子,年少朦胧,叽叽喳喳的吵个不停。唉。。。。。。
我一个人坐在船头,静静的欣赏两岸独特的地貌。不知名的水鸟在岸上快步的搜找食物;天空中,海鸥、白鹭展开宽大的翅膀自由自在的翱翔,引来北京客人阵阵的欢呼与惊叹。
远处一移动的黑点随着渔船的前行逐渐放大起来,仙鹤!船上的许多人几乎是同时兴奋的叫喊了起来。这是我第一次在野外看见仙鹤,顿时平静空灵的心里涌起兴奋的波澜,定睛细看,那鹤优雅的漫步在岸边,无视于越驶越近的渔船。仙鹤,名如其鸟,浑身充满仙气。就是在动物园的笼中,也能看出它们的与众不同,仿佛自恃于太白金星的坐驾而藐视凡间的生灵。
经过近两个小时的航行,我们看见漫滩已渐渐的没入水中,水面更加的开阔,黄河口到了。
黄河水缓慢但且坚定的流向大海,在蓝色的水面上明显的留下他永不回头的黄色的轨迹。黄河携带的大量黄沙,每年都能淤积出数百至数千亩的土地,不仅为我国逐渐扩展其疆土,更因携带的大量营养物养育出黄河三角洲独特的水产,黄河刀鱼因其量少味美,市场售价已升至四十元一斤。
因为缓慢但持续的淤积,黄河口的地貌显现出他独有的特点,由漫滩入海处向海中延伸的极缓,约有十多公里的样子。我们的渔船已经驶进大海很远了,依然可以见到渔民穿着橡胶防水作业服站在一米多深的水中收网捕鱼。这更激发起我明天徒步进滩的决心,我要站在共和国最新诞出的土地上结束我的黄河口之行。
黄河——孕育了中华文明的母亲河,在两岸人民人丁兴旺、物产丰富的进入二十一世纪的时候,他却变得日渐衰弱与干枯。在枯水期的时候,站在黄河岸边,看着裸露的河床,着实让人伤心。他是在用自己的生命养育两岸的生灵。就是这样,我们一些人还在张口闭口的说他是什么危河、害河,带来多少多少水害。天理何在?!全然忘记他们在拼命吮吸母亲的血脉!人类自己为了用水的方便,把居住地建在它的身旁,还要他按照人类的意愿有序的流淌。这公平吗?这符合自然规律吗?再仔细想想人类战天斗地的种种的所作所为,无不透出人类的无知与狂妄。
凉凉的海风把大部分北京人吹进了船舱。船老大是一极好说话的人,按我们的要求,渔船沿着黄河口绕了一个大圈才开始返航。
五个半小时后,回到出发地。均摊船费,30元。值!真TMD的值!相比之下,城市里的许多娱乐设施的收费简直就是抢劫。
与石油工人同宿
我所在的油井位置,在孤东油田最东边,在活动房两米开外,从地图的标识来看就是蓝色的大海了。涨潮时,海水会淹没漫滩的。这里只有两位值班的工人,一位是学采油的小王,一位是老赵。一只小狗好像受到主人好客的影响,知道那来来往往的都是客,终日一副悠闲的神态。
乘船回来,天色已是渐黑,老赵正在厨房里忙活,他说油田五一节为值班的工作人员发了蔬菜和猪肉,正好烧它几样,喝点小酒。老赵是济南长清人,也算是老乡。平时说话甚少,可一旦认定你这朋友,再跟他过于客气他就会十分的不高兴,属于较为直率的一个人。小王,城里十分罕见的热心肠。对每位到黄河口旅游的人,他都会热心的跑前跑后,带他们租船,带他们爬上油罐拿自己的望远镜给游客远眺黄河口,面相极好。
骑了一上午的车子,也真累了,双腿到现在还是发紧,一坐下就不想再站起,当然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工作性质的原因,较少参加体育活动及年龄偏大。看着老赵在厨房内忙碌,也没法、没力帮什么忙,就坐在那里等开饭了。
吃饭时,细细聊来,他们两人要照看四五台抽油机。抽油机在滩途中极为分散,远的有数公里,一遇到涨潮,他们仍要趟着没膝的海水去排除故障。二十四小时值班,两人只能轮流休息,想想也是满辛苦的。我从他们那里知道了许多关于采油的知识,也算是此行的一大收获吧。
饭后,与来此玩耍的渔民凑在一起打了几把够级,牌技平平的我,仗着运气,到也没有成为大拉。
十点多,精力不济的我已面露疲态。
他们睡觉的小屋放着四张小床,屋内的整洁是我没有想到的,看来产业工人的素质就是高,非一般人员可比,至少要比我强得多。在他们给我指定的床上,我竟然在枕头下发现许多的汽车杂志。这一惊喜非同小可,我连忙大呼小叫的喊小王,以为遇见了知音,准备再进行下一伦的海聊。他们对我说是一位轮班休息的小伙订的,那是一车迷。
吃饱了饭、躺在整洁的床上、就着床前的台灯、看着喜爱的杂志,在放松的休息过程中在香车美女的精美图片安抚下悠然入梦。各位大虾,你们说还:有什么比这更惬意的?或许这就是老天对我这种看重过程的旅游方式的奖赏。除此之外,还能有怎样的解释?
酷毙帅呆!
五一黄河口的几件小事5——走进共和国最新的土地
走进共和国最新的土地——历经暴雨
五月三日一早,我穿着昨晚小王给我找的高近膝盖的胶靴出发了,向着共和国最年轻的土地进发。
三十分钟后,孤东油田的抽油机已经在我的视线中消失了。这时约六点三十分,照理应该是朝霞满天,一轮红日跃出海面的时间。可抬头望去,天空灰蒙蒙一片,让人有些担心,昨晚没看天气预报,不知今天的天气如何?不过,我这人一向对天气情况如何无所谓,好也玩、坏也玩,各有各的玩法,各有各的心情,各有各的感觉。当然这一切都应是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来完成的。
因为没有太阳的指引,我不敢深入漫滩的腹地,只能沿河岸向前,遇到过不去的小溪,稍微绕行便可通过,只是不敢离河太远。我的指北针不知为何从买来后一直表现不佳,指针有时偏达十度并且转动阻尼太大,因为是在北京买的,所以也无所谓退或换了。各位坛中大虾,你们说这正常吗?被磁化了?水阻尼的特性就是这样?
虽然天空阴的越来越厉害,北面天空更是如墨汁一般,但强烈且稳定的南风给我较大的信心。继续向前!
虽然没有路,但还是比较好走,在此季节,漫野的荒草只是刚刚复苏,冒出嫩芽,滩涂之上尚没有高大植物,有的只是一种膝盖高的荒草,一眼望不到尽头。被河水冲刷出来的枯草随风吹动,在地上滚成球样的形状,使滩涂倍添荒凉。黄河带下的细沙细腻且坚实,脚感极好,是暴走族的天堂。岸边快速行走的水鸟不时啄食着我无法发现的食物。偶尔停歇,来一360度的大摇,只见天苍苍,地茫茫,风吹无草见黄沙,标准的地平线望不到尽头,加上头顶日渐黑厚如锅盖般压顶的乌云,更显出造物主无以表述的力量,自然的野性及人类的渺小。后来想去,如果有一摄像机从我头顶拉开至天外,那将是怎样的一种壮观啊!
时已至此,滩涂给我的印象,更象是茫茫戈壁。让我更加感叹生命的可贵,因为这种可贵,使我对他们产生一种由衷的敬重。正是因为有了生命,地球才会有如此的丰富多彩。每一种地质的形成之初,不都是这样的荒凉?植物用它顽强的生命,用它不息的循环,使贫瘠的土地变得肥沃变得适宜人类的生存。可是我们人类呢?总是通过让它无法承受的索取,最终让它变回荒凉的死亡状态。唉。。。。。。人啊。。。。。。谁说野草无用,我就跟他急!什么鸟专家。。。。。。TNND!我一看到城市里的那些SB搞卫生,除了拔草就是拔草,我立马就火冒三丈,哎,扯远了。
两个多小时后,风向忽转,变成猛烈的北风。北风挟裹着北方孕育已久的乌云向我扑来,大事不好啊!我赶快停下来,掏出防雨风衣,把相机、手机等怕水的物品用塑料袋装好,其它东西爱怎么淋就让它淋去吧!向前!向前!!向前!!!
云在头顶越积越厚,让人心生畏惧之心,只有南边天空露出一丝光亮,人是应该有所畏惧的,特别是面对自然的时候。但是,如果你真正的尊重了自然,自然也必将会充满爱心的呵护他亲手创造的生命。
无形的北风与南风的冲撞在我的头顶用具象的云形成写真,热风与轻云被冷风与重云顶成冲天的形状,惊得我目瞪口呆。我重新检查了一遍装备,又掏出相机拍了几张,继续向纵深走去。
在山东境内游玩的时候,因为山东地少人多,大的危险一般是不会出现的。所以,我总是按照轻量级的装备来配备,只要带有超过一天的饮水及食物就不会出现任何问题。当然黄河滩涂是个例外,不过,依照它二十多公里的延伸,一天是完全可以打来回的。
前行不过十分钟,风向又变了。转而成了东风,大风把河水刮起阵阵涟漪,向上游延去。这可真是让我担心了,我知道强力的东风会把海水灌进河道,如果加上涨潮,将会淹没我所在的地方一米多。我的一个叫杨宝生的老大哥在漂流黄河的时候,在其他同伴确认已经到达黄河口并举行结束仪式后,依然孤身一人进滩,结果遇上涨潮,涨潮的速度远快于他回撤的速度,结果,幸亏他找到一根渔民插在岸边的木桩,搂着木桩过了一夜,即成经验又成笑谈。
看样子,我的行程到这里就要结束了,走了只有一半的路程。远方原本云层之间的闪电也开始了落地,这可不是闹着玩的。一马平川的滩涂,最高的可就是我了,我可不愿象星星大侠那样的黑面、竖发、头顶冒烟。我必须要尊重自然给我发出的阵阵警告。撒鸭子撤喽!
刚走没几步,瓢泼大雨就直浇下来,那雨真个叫大,打在地上,有袁大头般大小的湿渍,目力最多也就透出雨帘二十米开外,天地间白茫茫一片,原本隆隆的雷声也已消失,仿佛老天正集中精力,可着劲的大下特下。爽!真叫一个爽!!
这样的旅游经历实际上是我所苦苦寻找的,我不敢比高尔基笔下的海燕,但我希望在我的一生中有过那么几次与自然全方位的接触。我不知道这是否带有自虐的情结,但就我个人而言我是在这种自虐中一次次的体验到与自然相拥的快乐。当然,这也就是我的小圈子里的人为什么较少与我同行的原因。
除了耳边轰鸣的水声,只有自己粗重的呼吸声。那雨声,那种真切自然的声音我已经好久没有听到过了。这是一种真正的从天而降落到地面、枝叶的声音,它是自然的,不带有任何的雕琢与修饰,对喜爱自然的人来说,无疑是上苍赐予的天籁之音。
在城市的氛围里,别人肯定会用异样的眼光审视盼望与自然亲近的人。当我带着小孩在雨后的水中嬉戏时,从那些迎面走来的西装革履的小心翼翼行走的同事的目光中,我是真切的看到许多的问号、疑虑和不理解,我是真的看到过。
在这里,我可以不加掩饰的展现自我,让上天看看,在人间有一喜爱它所创造的一切存在形式的人,他尊重自然,他不希望自己的同类利用自己脑壳中的沟回所形成的知识去过多的改造自然并无节制的拿自然为己用。
雨虽然大,沙质的土地还算好走。
一个小时后,雨下的稍微小了些。胶靴内的积水已经漫过脚踝,浸透的地面开始变得泥泞。我就在这泥泞的充满雨后清新空气的年轻的土地上狼狈的于十点半回到了驻地。
再一次的酷毙帅呆,哈!哈哈!!哈哈哈!!!
五一黄河口的几件小事6——回家
回家
换下湿透的裤子,我只剩下一件曼奴的运动裤头可换了,在这个季节里显得另类与可笑。:—)
这时有一老者也是骑自行车来看黄河口的,经过攀谈,原来是我们学校附近的山东省化工学校姓卜的老同志。真是佩服!我要到他那样的年纪,是否还有那样的冲天豪情与付诸行动的决心?
因为刚下过雨,老人进滩的愿望只能变成下一次的期望,也使我在黄河口的旅游宣告结束。
与小王、老赵留影纪念,十一点半便匆匆告辞。
出发没多久,又是一场暴雨追着我们下,使我再一次的成为落汤鸡。
骑行中在躲一水坑时,出发前调校得异常灵敏的前闸在湿滑的柏油路面上突然抱死,失控,侧滑四五米,就象是GP大赛中的压弯失控,滑行姿态极标准,四肢展开,屁股着地。什么护具都没有,居然连油皮都没擦伤。只是那一身的泥水就别提了,落汤鸡掉进泥坑。只可惜,没人给拍下小照以存纪念。幸亏没人看见,揉揉屁股,继续上路。
因为顺风顺水,我玩了命的在油田平坦且少人少车的路上狂蹬,耳边听见的除了风声就是轮胎与地的摩擦声以及辐条的破风之声。在擦身超过三个路边行走的工人时,身后听见的是他们惊叹的哎吆声。在一个路段,我只用三十多分钟的时间就骑完十四公里的路程。
当我高速冲进孤岛镇汽车站时,引来众人侧目,佯装不见,速抓一去东营的汽车钻进,算是结束了一路的表演秀。
三点到东营,如前法炮制,直视、快步、上车,管他别人怎么看。
回济南的汽车,干净、舒适、空调、电视,只是上座率极低。回到济南总共只上了五个人,有三个还是快到济南时上的。不知这条线路平日是不是总是这样,反正,要是我我会哭的。
路上还有一小插曲,车辆快进入济阳境内时,上来抱小孩的一家三口,上车,关门不提。恰巧,此时一辆破旧的中巴斜刺里停在豪华车的前边,挡住了去路。
等了几分钟,不见前面的车子有上人开动的迹象。正纳闷?只见豪华车开门,三口之家下车,上中巴。一切发生的好像是那样的自然与默契。问跑线路的济南小伙,答曰:这是他们的地盘,他们不准本地人上别人的车,别的车也不准拉本地的乘客。我靠!朗朗乾坤之下竟有如此之事。?!难怪那中巴的瘦猴司机与收款的瘪三斜视的是那样的理直气壮,仿佛真理在握,真他妈嚣张!要是我,明天就是把车卖了,也要下车把它打得满地找牙。乘次车之前,即由孤岛回东营时,我已见过司乘人员为拉客所表演的全武行。就象农村的婆娘,丧家的土狗,勇其外表,虚在心中,拙劣的表演叫人作呕。因为拙劣与丑恶,我就不想在此细述。TNND!都是钱拿的。
人!不象那些具有反刍功能的动物,吃下去的东西能再吐出来。别的动物就是吐出来,也是为了它的儿女。怎能把自己辛勤劳动的成果吐让与这些卑鄙小人!再何况,这里已属济南境内,全国文明的济南交警难道就无法根治这种车匪路霸猖獗的现状?山东人质朴善良的品格怎么变得如此的丑陋!
后来细问济南小伙,答曰:他们是短途,不进济南市区。就是今天治了、打了,明天他带一群人往车上扔砖头,一帮土八路,谁能管得了?细细想来,正可谓:强龙斗不过地头蛇,或许有它的道理。今天也算了解了社会,增长了见识。由长途车的小小插曲引申开来,这不正是全国范围内的不正当竞争、地区保护的缩影吗?不过,要是济南小伙下车动起手来,我肯定会瞅准机会下车玩一把的。
进市区,打车回家,七点进家,先让妻女尝尝我从孤东油田带回的特产:在油田上唯一的饭店里买的几个硬梆梆的馒头。笑谈:—)
游程总结:黄河口对某些人来说可能觉得过于平淡,平淡得很难让人发现他内在的美。但对另些人来说,在看似平淡的背后,看到的可能就不仅仅是满目的荒凉,他看到的是黄河的力量与伟大,看到的是与那些涓涓细流及由他们而汇成的咆哮山水所不同表现的美;眼前的一切,强迫你想起历史,想起中华古老文明的发源。静静流淌的黄河本身就好像是一本记载了中华大事记的史册,在等待着各位大虾细细思品。它的博大与伟岸会令许多喜欢思考、善发思古之幽情的朋友流连忘返的。
另加一句:盛夏及初秋最好别去,那蚊子具有B52的体积、F117的隐形、A10的强悍、海鹞的灵活、毒刺的准确,在你的前后左右织成一张密不透风的蚊网,咬得你,上天无路、入地无门,连顺着手电筒的光柱爬到天外的欲望都有(去过的朋友及小王老赵的话意)。
回济后,一直在工作及家务的重压之下零零碎碎的写。一写就是两个多月的时间,这作业交的。想写的矫情点有文采点,无奈骨子里的野性始终化不成那柔情万种。于是,就变成了这样不伦不类的东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