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梦太白4-1

标签:
杂谈穿越户外环保旅游摩托太白山自行车摄影 |
分类: 旅游 |
圆梦太白4——画中游到都督门
16日
清晨6:50,早起的小鸟欢娱的叫声与奔流的的溪水声把我从睡梦中唤醒,浑身感觉异常轻松,当信步走到院落中的时候,看着近在咫尺的秀美山峰被初升的太阳构上金色的轮廓,在如水洗般的洁净空气中,显得极为亲切。看着明显有别于北方山峦的茂密植被,我的心情变得愉快,是的,这才是地球母亲应有的绿装,是我们人类与自然良好平衡的具体表现。
这空气,养肺;这绿色,养眼;这溪水,养人;这美景,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真叫一个爽,用现在常用的时尚表述,就是——酷毙帅呆。
太白山,我终于来到了你的身旁,在我确定与你相拥的目标后的二百多个夜晚里,我无数次的梦到了你。虽然在此之前我没有来过,但通过网上诸位大侠写的游记,太白山已经成为我熟的不能再熟的大山。当我无数次的与喜爱户外运动的朋友如数家珍般的谈到太白时,朋友总是用小心的、疑惑的口吻问道:你什么时候去的?我也总是毫不自卑的大声说道:太白是我的人生目标之一,我与她神游已久。
当如此美景呈现在你的眼前时,昨天的种种紧张、不快,早已随着昨天的炎热与疲惫一起成为了过去,忘得无影无踪。心中燥动着的只有急切上路的强烈欲望,厚畛子尚且如此,今天到都督门的二十五公里山路的景色有的看了。
在吃早饭的时候,见到两位“女侠”,斜背水壶、身着户外运动之人士常见的绿汗衫、脚蹬旅游鞋,让我大喜不已,以为碰到了同志,可以一起走我也不熟悉的二十五公里山路。细问之后,才知道是来太白写生的,已经在厚畛子住了一个多星期的时间了。失望。
在简单的吃过早饭后,大约7:40的时候,我与小MM终于背起行囊上路了。这是碰到许多陕西省的老年大学来此地搞美术创作的老同志,对我们大加赞赏,并关切的问我们为什么没带向导。在一一的回答了他们所提出的问题后,然后在油然而生、抑制不住的为自己喝彩的心绪下,上路了。
刚走没几步,我们就在这自然美境与阳光所构成的立体山水画中流连忘返,舍不得快步穿行于这一步一景的长轴画卷,真想在一个地方好好坐下来,把眼前的秀美山水烙在自己的脑海里。但是时间又不允许,只好拼命的谋杀胶卷。所到、所见的一切都是那样的新奇,让我这小北佬大开眼界,在一路的赞叹声中,逐渐远去。
一路的左手,是一条水量很大的小河,那景色,那景色简直就象是从风光照片上给平移过来的,只是,这鲜活的景色需要无数的画片才能连续构成。伴随着跌水的轰鸣、小溪的潺潺、山雀的鸣啼、盛开的野花、鲜翠欲滴的各种各样的叫不上名的植被,呼吸着山外早已绝迹的洁净空气,我们走得格外轻松,虽然负重并不轻(我近25公斤、小MM近13公斤)
是啊,如果不是有一路这样的美景相伴,我想我怕是早就晕倒了(在人流如织的商业街、大商场里,我基本上是一个小时后就进入头昏、恶心、疲惫、浑身冒虚汗的状态,有椎间盘突出症的我,有时累的干脆就席地而坐,不管他人异样的目光。只有投身自然时,我才浑身是劲,一身的顽症此时也消失的无影无踪。各位大侠,你们说,这是怎么一回事?)
虽然浑身被汗水湿透,但内心兴奋异常,丝毫也没有平日对炎热天气下大汗淋漓的烦恼。平日为太白之行所作的数次骑车远行及负重行走,此时已见到了成效,在按照自己的节奏走的时候,没有感到体力不支的情况。
绿野的成员是坐车走的这条路,不知为何没有步行,是时间紧?保持登山的体力?总之给我的感觉是如果时间充裕,从进山时起,步行就已经非常有意思了。如果觉得从秦岭山脚下开始步行路程太长的话(大约60~75公里),也应该从黑河森林公园开始步行。
下午两点的时候,我们走到通往都督门的小路路口附近,虽然在此之前见到一山民,比比划划的给我们讲了半天小路路口的特征、标记及应该怎样走,但我俩走到山民说的路口特征附近,左看右看,看不见路,放下行装,我独自前行800米,还是探不到象小路的小路,于是不敢贸然,决定继续走大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