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现在才知道有钱真好,未免太晚

(2015-11-26 15:26:30)
标签:

杂谈

 
庄雅婷

(这张照片是我在朋友家顺手拍的,这本书就真的蛮好看。对此,家猫表示关我屁事。)

(本文首发于腾讯时尚入流专栏)


看穿越小说的时候,经常发现微妙而有趣的鄙视链。比如说豪门世家每次看不起小门小户的时候,总是像英国贵族那样说“interesting”,也像《红楼梦》里一干人物认为刘姥姥太过鄙俗一样。区别就在于豪门大妇没有一个是缺心眼的,照样开铺子放贷,但没有一个人是把钱挂在嘴上的,成日里聊的是春花秋月;换成小市民则津津乐道首饰头面多少钱、谁家又发达了赚了多少钱,如何表示喜爱要看对方愿意给你花多少钱。


在钱这件事上,以前大家是过于虚伪,总觉得开个宝马必须在上面哭。而现在又过于实在,有没有宝马都先放出话去说我宁可在上面哭。可必要的虚伪是有理由存在的,起码大家谈论某件事的时候还能有其他的参照。


我认识两个小朋友,一个家境挺不错,她说从小家里就骗她说“咱家条件一般,你得学会自立”,以至到了大学都毕业了她都相信父母说的咱家只有二十万存款。另一个则是突然有一天意识到,自家的家境实在是真一般,但父母从来没有在她面前表达过焦虑或拮据,和她有商有量,尽量满足她的合理需求。于是她发出一声感慨:我真的要感谢父母给我营造了一个没有经济压力、不敏感、不自卑的环境。我从来没有为钱苦恼过。


这两个小朋友,生活得都不错。特别不拧巴,爱好也很多。对钱的态度尤其理智:会根据自己赚到的钱来规划旅行和购物,也会规划未来几年的个人发展和收入预期,很少疯狂购物泄愤也不会乱囤货。你经常听到她们说最近又爱上了跑步或手工,也会发现她们默默的在攒钱准备去国外读个蓝带学校,但很少听见她们发出哀嚎说“有钱真好啊”或“钱不够花啊”。


从某个角度来说,钱总是不够花的,毕竟世界上无边无际的好东西太多。所以“钱商”的重要,不仅仅是如何按比例安排自己手里的钱,还有对它的态度也决定了你未来的走向。一个很好的说法是“要尊重金钱,但不要重视它。”心情愉快这件事,和钱有一定的关系,可是当他们发展成因果关系的时候,人就很难愉快起来。因为这是个有限和无限的大命题了。


有句俗话说:“三十变俗、四十变坏。”(其实这句俗话是我编的)大概就是说人到了30岁左右,基本度过了迷茫青春期,突然掉入现实的坑里,发现以前自己津津乐道的东西不足以支撑自己体面的行走俗世,就开始认真的考虑生存能力的问题。是呀,要恋爱要生活要成家立业,哪个不需要钱。因此很多人就从文艺坑爬出来了。至于40岁变坏,倒也不是说真坏。而是说假如你前四十年都没有赚到过大钱,那么急了眼的情况下,也难免不跟着互联网思维瞎忽悠去,也顾不上吃相是不是难看了。


所以钱商这件事没有经历过从小的培养的话,大家成年之后通常都会乱一阵子。但乱完了之后,还是感慨“有钱真好啊”,那我想说你情智双残了吗?这件事不用活到一把年纪才知道吧。这难道不是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吗?然后呢?好像穿着香奈儿高定坐在纽约的五星酒店顶层哭泣,比在北京朝阳区朝阳公园哭,痛苦就来得轻一些吗?当然,这句话如果发出来,段子手们会排着队转发说“想在纽约哭”、“哭得比较美”……这才是让人觉得无奈的呀。


以前人太理想或太会自欺,喜欢把钱和其他的东西对立起来。觉得有钱必然不读书、必然得痛苦、必然不仁。如今又太实在,罗列“金钱可以买到幸福自由”等论据,抹平了生活和内心的某些微妙时刻。大家编了无数段子,最后落脚点都是“有钱真好啊、”还是得有钱啊“,真是让人尴尬到没眼看。


关于有钱没钱,好不好,重要不重要。已经有无数人从无数角度都阐述过。每个人都站在自己的处境下选择一种让自己听着最舒服的方式来接受。但“有钱真好”这件事,是特别显而易见的充分条件,到三十岁了你还跟才发现的真理一样到处嚷嚷,丢人不丢人?


你觉得在当笑话说,但其实已经粗暴的摧毁了人生中其他可以得到快乐或幸福的渠道。钱变成了唯一的衡量目标,世界上一切事情的起因或结果都可以归结成“他有钱”、“他没钱”,这是一种多么绝望而粗鄙的生活态度。更绝望的是,已经把自己打扮得这么势利了,却还是没有可能赚到很多钱(或你心中想要达成的数目),那么就不要再学着段子手们说什么北极上空私人飞机里哭起来比较美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