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糊的发问者
我们的身份模糊,生活状态模糊,跌跌撞撞走到今天,才茫然的问:我们如何走到这一步。我们没有什么信仰,没有合理的生活哲学,只有经验和试错,这都是怎么发生的?
我们的人生都浪费在了几件事上面:等待,迷茫,修改,放弃、随波逐流变主流,这样"最终获得了安全感和平静"。
我想讲的是非理性的部分,因为怎么做,人生一个大命题很少有人关心:是不是快乐,一直快乐和当下快乐。
爱。美。生活。
爱情---女人想在爱情里满足人生的一切,所以男人具有条件的时候就会想在事业里满足一切。他们在争夺权力,她们也在。两个人的事反应的还是世界观,而不是奴隶驯化。
灵魂是不重要的?归宿很重要?好的结局和不好的结局是如何定义的?
爱情中讲不讲品格?畸形的证明和考验:生老病死、还有折辱自尊。都是用来证明爱,这种爱情有没有必要存在?
场面难看,为了传奇,不顾美感。
美---是一种品位,也是一种德行。也是一种底线。有时比道德底线还高。我们在讲生活美学。
文化传统断裂之后,审美也断裂了。美学教育不成体系,音乐、艺术也变成实用功效,连邓丽君的婉约都变成直白的凤凰传奇。
同样,我们的城市,难看到爆。从色彩感,到建筑,还有材质。从农村到城市,我们的古镇变成了假街。
到人的行为上,穿衣不讲场合,讲究起来被认为是阶级区隔和炫耀,用内心来轻视外在。在生活中穷形恶状,这又是如何形成的?
没有传统、没有灵魂,都变成实用,变成可购买的可交换的。所以要从现在开始培养自己吧。
生活----我们的人生是浪费的。
洗脑懵懂时期,都在等待。
自我学习时期,都在内耗中重建,确定自己的世界观和处世原则,这还是有思想的人一直试图做的。于是有无数自相矛盾的思想在脑中拼杀。
一切靠经验靠试错。听从舆论。
浪费生命:读书的专业,工作,甚至与之共度一生的人,都不是自己想要的。我的朋友从18岁到40岁都在说这生活不是他想要的。那你到底想要什么?又为之付出了什么?
生命只有一次,你的生活只是你自己的生活,我们这些模糊的发问者,真的就只能问:我们如何走到这一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