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八陉一、石岭秋云好大的风
标签:
旅游文化太行八陉图片 |
三年前,从春到秋,从南到北,然后又从北到南,两次沿太行山脉,探寻八陉,曾在公号中推出游记。如今防避疫情,只得安心闭关,重新整理挖掘,探寻八陉背后的故事,从心里出发,再次畅游太行。
今天再走这条路已是秋色满坡。
公元前475年赵襄子灭代(今蔚县),掠代为赵国领地之后,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在250多年的历史演进过程中,飞狐峪始终是赵国向外扩张的用兵要道。三国时,曹操派儿子曹彰在此大战乌桓;
据说在这条道上,有中原十大镖局之一——三合店镖局,镖头安晋元,徒弟有数千人,规模一度达到车马数十辆,20多间房屋,50多位镖师,因安晋元武艺高强,威震四方,且广交武林高手,使得镖局创建后,北征塞外至库伦、恰克图,东过居庸关至京、津,南闯飞狐峪穿太行山至直隶,西行雁门关至晋中南,硬是趟出几条镖路,并在护镖路上结交绿林中不少英雄好汉、土匪强人,江湖人称“四掌柜”。

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曾经历了“血战飞狐峪“的战斗。
1940年,正是日本侵略军疯狂进犯的猖獗之时,我军得知有一只日军辎重部队,要经飞狐口通过,717团连夜埋伏,可到天亮了,敌人都没有出现。
敌人注定会来,团长刘转连推测,这只是日军的指挥官小心谨慎,避免夜间进入飞狐峪谷地遭伏击,但涞源日军的后勤紧张,注定他不敢贻误军机。刘转连推测得十分准确。此时日军田原少佐的确有意避开这次袭击,但他还是进入了717团的包围圈。
这一天天气晴朗,日军车队快速行驶,清晨7点30分到达了飞狐峪谷口。717团参谋长左齐在他的日记中写道:“鬼子进谷口就不动窝了,估计是也怕咱们埋伏他。这时候山上山下的八路军都没有动。预先安排好了,等山下鬼子的汽车压上地雷,刘转连团长他们在明铺村先打响,所有部队以他的行动为准跟着打。现在鬼子离着地雷还有几十米不动了,刘团长也没动,他可能是想着敌人还没都进伏击圈,等鬼子麻痹大意了,继续往前走,都进了伏击圈,我们再收拾他。等着等着,看鬼子派出了一个班的步兵,挑着一面膏药旗,一边搜索一边往明铺村这边走来了。到了村口有道矮墙,在那个墙根底下,有个鬼子官儿忽然看到不知道哪个战士丢在那儿的一顶帽子,马上哇哇怪叫起来,而且掉头往回跑,正好踩中了地雷。这时候,刘转连团长指挥的一连开火了……”
在这里,田原少佐遇到了一个“部落民”,根据当地人讲,这个人并不是普通村民,他是当地伪组织自警团的成员,有为日军提供情报,进行侦缉的任务,他后来跟着鬼子进了飞狐峪,和日军一起被打死在同一辆车上。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