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封面
卷首语
若无苏轼的躬行践履,不知那石钟山里噌吰如钟鼓,乃周景王之无射;窾坎镗鞳之声,是魏庄子之歌钟也;要不是陶渊明的舍船复行,怎知那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桃花源。当诗与远方走到一起的时候,旅游已不再是山水间的行程,而是知与行,心与意的旅程。
如今旅游已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甚至成为生活标准。无论是黄金周拥堵的高速公路,或者是远途自驾攀坡涉险,亦或是身着色彩鲜艳服装的大妈出国旅行团,都在体验着探知,追求着享受,彰显着个性。而摄影是旅游中最直接的感知与表达,无论是逐渐生活化的数码相机,还是日益智能化的手机,都为我们提供了高品质的影像语言表达方式,而旅游中的发现和体验,正是记录感受和创作激情的最好的素材。
村上春树在《假如真有时光机》中描述:那风景里有气味、有声音、有肌肤的触感。那里有特别的光,吹着特别的风。人们的说话声萦绕在耳际,我能回忆起那时心灵的颤抖。
如果说旅行就是一种脱离原来的生活空间,去到世界另一个角落的话,那么如何解释这种“离开地球表面”的冲动?这种冲动又能带给我们什么?
记得1994年我第一次驾车走进川藏线,走进人迹罕至的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历时两个多月,和著名作家黄宗英一起,跟踪拍摄女生态学家徐凤翔。几乎走遍了藏东南地区。川藏线让我真正感受什么是历险,什么是大自然,什么是奉献。
这是一条线承载着太多的故事和太多的惊险,还有神奇的风光和神秘的藏域风情的探秘之路。
在这条路上你随时可以看到为了探险、为了体验、为了寻奇、为了追求圆满的足迹。有驾驶着越野车,满足征服的欲望;有骑着单车考验生命的耐力;而最使人震撼的,是那些虔诚的人为了崇尚的宿愿和意志的定力,五体投地的用身体丈量着天路。
当时曾感慨“也许一生只有一次,也许一次影响一生”。
了解《旅游与摄影》的读者会发现,从本期开始我们以全新的版式和更丰富可读的美文、精彩可视的美图与您分享我们心中的旅游与摄影。我们将和您一起去探秘,去寻美,去展示绿水青山,去拜访人文古迹。
《旅游与摄影》也是一个与您共享的融媒体平台,是多方位传播,为各地打造全域旅游提供宣传推广的平台,无论从平面媒体上,还是移动媒体上,《旅游与摄影》将是您生活中的一道美味佐餐。
余光中说:旅行的意义并不是告诉别人“这里我来过”,而是一种改变。旅行会改变人的气质,让人的目光变得更加长远。在旅途中,你会看到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习惯,你才能了解到,并不是每个人都按照你的方式在生活。这样,人的心胸才会变得更宽广;这样,我们才会以更好的心态去面对自己的生活。
让我们去旅游吧,留下你的倩影。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