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京郊区传统村落列入旅游开发计划-----即喜即优

(2015-11-14 15:59:30)
标签:

传统村落

博客十周年

文化传承

保护与开发

http://s16/mw690/001wSehZgy6WZJhLaEL3f&690

http://s12/mw690/001wSehZgy6WZJiDzcf0b&690

http://s5/mw690/001wSehZgy6WZJjKqiM54&690

http://s13/mw690/001wSehZgy6WZJlDnEodc&690

    近闻,北京市旅游委主办的传统村落旅游发展研讨暨北京项目推介会上发布,北京郊区24个传统村落已经列入本市旅游开发计划,同时这24个传统村落也全面启动招商项目,希望通过合理的开发,发挥北京传统村落旅游潜力,并达到保护和传承的目的。

    终于看到了以政府相关部门为主导的保护与开发了。现实是这些承载着上百年,甚至近千年的历史文化,单纯靠社会或者百姓是不可能做到,也无益做的。因为社会资金的注入目的是为了获取更大的利益,至于传承和保护取决于可获取利益的高低;对于生活在那里的百姓而言,他们需要的是生活的改善,没有能力承担保护,也无奈于传承。更有历史的原因造成的产权归属,业主流动,原住民的生存状态,及维护成本等一系列问题。只有以政府为主导下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和配套的措施,才可以实现真正的保护与传承。

   北京市的11个区县中有52个列入北京市传统村落名录。已经有3批次16个村落被国家住建部认定为中国传统村落,另有8个村落正在进行中国传统村落申报。其中有四十个村庄保持着传统村落的原始形态,另十二个属于留存着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传统花会、手工艺、古乐谱等。为编著《北京传统村落》专辑,笔者曾系统的走访了保存相对完整的40个村,对于这些村庄的现状和其生存状态做了一些初步的了解。同时了解到,市政协、市农委、及相关政策法规规划部门都在努力协调指定相关政策和法规。

    传统村落的保护与传承并使之发挥其社会价值进而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不是某一个部门的某一个善良愿望可以一蹴而就的事,如果不事先制定好明确的标准化保护法规和合理的规划,一旦社会资本介入,有可能带来的是一场毁灭性破坏,这在已列入传统村落名录中的村子中已有案例,而只注重外在形式建设,无异于“拆了旧的建新的,拆了真的假的。”同时由于环境性质的改变和利益的驱使也影响着传统质朴的民风。那么文化的传承将被歪曲,传统村落只剩躯壳。而就会议发布的对传统村落四大类的划分,也略显界定不清,缺乏对古村落历史成因的了解和村庄特点的分析。

    制定好明确的标准化保护法规取决于对每个村庄的明确定位、定性。因为村落产生的历史原因、地理环境、生存状态,以及传统习俗各有不同,这正是形成传统村落的文化内涵。同时还应该理清产权归属,制定好适合于具体村庄的设计方案、建筑标准和管理机制。避免因人为因素影响生米煮成熟饭,事与愿违。

    法国古村落的改造有一套完整的鉴定、管理标准,其根据历史成因、地理位置和周边环境,以及规划范围,由政府机构进行鉴定,提出建设标准,并由相关部门监督管理,有违背者要付出高昂的经济制裁,进而负法律责任。

    北京,作为历史文化古都和政治文化中心的首都,更应该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中央对北京行政区域的东迁,其目的不排除要缓解城市中心区的压力,释放文化古都历史意蕴。而传统村落正如北京市副市长程红在会上表示的:记载着北京千百年来的历史文化沿革,是不可再生的宝贵文化遗产。如何站在对百姓负责、对古都负责、对历史负责的高度来认识北京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开发,这正是要头脑清醒、周密规划,谨慎行事,使之更符合北京未来发展的品质和地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读老庄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