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戏乡——新康古镇

标签:
新康戏乡洪兰桂打酒沩水望城 |
分类: 长沙-长望浏宁 |
湘江北去。从长沙出发,在不到五十公里的湘江两边就分布了四个千年古镇,东边是铜官,西边是靖港、乔口和新康,都是各具特色:铜官以陶艺享誉世界,靖港号称“小汉口”,乔口则是“渔都”。和前面三座古镇相比,新康虽然名气小一点,但它有一个很雅的称号——“戏乡”,以皮影戏和花鼓戏闻名于湖南。
新康位于沩水与湘江的交汇处,属于长沙市望城区(原望城县)。沩水出宁乡沩山经望城入湘江,濒江几十里散漫冲积,形成大片肥沃洲土,这就是新康。新康之名源自晋太康年间,取新阳县(宁乡县的古称)的“新”和漮水(今名八曲河,为湘江一级支流,现和改造后的沩水汇合一起流入湘江)的“漮”去水旁而得名。
自古以来,新康就是湘江流域的商业重镇,是湘江下游主要盐茶、竹木经销商埠。湘江上南来北往的船只,还有从沩水、漮水下来的船只,只要往老镇上一停,船工们必到街上喝酒听戏。清朝末年,老镇上呈现出“渔歌樵唱万人欢”的景象,还诞生了《洪兰桂打酒》这样的当地名剧,于是,新康就成了著名的戏乡。不过,由于各种原因,戏乡后来慢慢衰败了。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观念的改变,没落的新康戏乡又萌发了生机,很多戏剧班子得到了恢复。走在新康的街上,到处都是戏的元素:墙壁上绘满了戏剧人物脸谱,生、旦、净、末、丑,应有尽有;不时有戏曲声从街旁的民房中传出,或欣赏,或自唱,乐在其中;皮影艺术博物馆、戏剧人物蜡像馆、新康剧院、梨园大舞台,分布在古街各处。新康又成了“渔歌樵唱万人欢”的戏乡。
从望城出发,沿着湘江往北走,过沩水大桥后,看到这个人像(他就是花鼓戏《洪兰桂打酒》中的男主角洪兰桂)后就到了新康。
新康也是有名的酒乡。从江堤上下来后就到了裕源糟坊(现在仍有谷酒卖,味道还不错)。《洪兰桂打酒》是花鼓戏中唯一以真人为原型创作的经典剧目,就是根据发生在裕源糟坊的一个爱情故事创作的。
新康皮影艺术博物馆,就在裕源糟坊的对面。新康的“皮影艺术”已成功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解放初建立的湖南省皮影艺术团全部是由这里的人组成。
皮影艺术博物馆里面有皮影戏表演,表演者朱国强为著名的皮影艺人。
戏剧人物蜡像馆,位于皮影艺术博物馆的旁边,内有许多代表性的戏剧人物和场景的蜡像,是国内首家戏曲人物蜡像馆。
洪山古寺,原位于新康古镇旁边的湘江畔,始建于明万历四年(公元一五七三年)。
漮水梨园,位于老沩水哑河边,当地的戏剧班子经常在这里P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