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南岳——茶陵云阳山

标签:
云阳山神农古南岳徐霞客茶陵 |
分类: 湖南-株洲/湘潭 |
一般来说,省与省之间的分界大多为大山和大河。例如,湖南、江西两省的分界线大致就是罗霄山脉,东面是江西,西面是湖南。云阳山属于罗霄山脉中段的武功山系,它共有七十二峰,方圆七十余里,最高峰天堂山海拔1130米。自古以来,云阳山就是湘东名山,尤其是它距茶陵县城仅2.5公里,山、城一体,是湖南省内离城市最近的国家森林公园,因此更有吸引力。
据古籍记载,云阳山因黄帝之子少昊云阳氏始封于此而得名,又是神农炎帝的封地——中华民族始祖炎帝在这里兴农事,种五谷,尝百草,采茶茗。在传说中,云阳山是神农发现“茶”的地方;被称为“茶陵三宝”的生姜、大蒜、白芷也是神农在云阳山发现和试种的;最后,神农正是因为在云阳山误食了断肠草才不幸去世,死后就葬在了“长沙茶乡之尾”,这也是茶陵这个名字的来历。
云阳山钟灵毓秀,是士子读书的好地方。茶陵历史上最负盛名的紫微书院就建在云阳山上,曾出过两名状元和一名榜眼。历代的文人墨客也在云阳山留下了大量印记,宋代诗人黄庭坚,明代“茶陵诗派”领袖李东阳,著名旅行家徐霞客,曾任国民政府主席的谭延闿等先后到此探幽揽胜,流连忘返。据《徐霞客游记》记载,徐霞客在云阳山上停留的时间就长达六天之久。
在老百姓的眼中,云阳山更是充满了神奇色彩。传说唐初时这里曾被封为南岳,后来只是因交通不便才改封衡山的,因此,当地的老百姓把云阳山称作“古南岳”,去衡山进香前需先到这里朝拜。老百姓还在云阳山上修建了一座南岳宫,据说是南岳圣帝的避署行宫——农历的六、七月间,南岳圣帝会来这里避署。因此,每年农历的五月三十日,这里都会举行迎接南岳圣帝庙会,几万名信众齐聚在云阳山,盛况空前。
云阳山北大门,从这里可以自驾车上山。
汲秀园,现在是茶陵县美术馆,园内到处是书法作品。2015年,茶陵县被命名为“中国书法之乡”。
祈丰台,位于紫微峰(云阳山第二高峰)山顶,据说炎帝曾命赤松子在这里设坛祭天祈丰。隋朝时,道士始在此建祈丰台。
祈丰台二层供奉的炎帝塑像。
祈丰台三层的通灵铜钟,可以擂钟祈福。
站在祈丰台上眺望茶陵美景,远处应该就是洣水。
老君神像。在民间传说中,老君是在紫微峰“肉身成仙”的,因此云阳山被道家视为“可以隐居,可以长生”的神仙福地。
老君神像和道德经,远处山顶即为祈丰台。
云阳仙。原名云阳山寺,始建于唐开元年,清代改名云阳仙。今为道观,主祀南岳圣帝。宋代诗人黄庭坚曾在此住过一晚,发出“道人先作鹿门期”的慨叹,向往着归隐生活。
“古南岳”为原湖南省省长刘正的题词。
南岳宫,位于云阳仙内。因云阳山空气清新,夏日凉爽,所以建了这座避署行宫,让南岳圣帝每年农历六月、七月来此避署,逐步形成“六月七月朝云阳,八月朝衡山”的民俗。每年农历的五月和七月的最后一天在这里会举行盛大的迎南岳圣帝和送南岳圣帝的典礼,有几万的信众参加。
南岳宫前的水面和石桥。
寿泉瀑布,是流水顺陡崖飞泻而下形成,落差约80米。
观瀑吊桥。
神龟谷,峡谷内有一块大石头形似乌龟。
云阳山景区导游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