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it 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2015-07-25 16:37:57)
标签:

甲骨文

软件研发

数据库

阿里云

分类: IT技术

昨天下午参加了中国软件网的一个推广活动,看到了一张张新面孔,他们充满朝气,对未来信心满满,在进入互联网+ 的现在,个个跃跃欲试,想在智慧城市建设中有自己的一份贡献,云技术,大数据、移动互联,现在除了BAT,软件如何发展?大家积极的讨论,用开放的心态,拥抱变化,寻求合作。我觉得应该记下一笔,在今天翻阅会议中带来的资料中,还是有不少的收获。大家谈到的APPS,APIS、ISV。。。。。。

   甲骨文数据库业务来说,38年的发展历史、50%左右的市场占有率、几乎覆盖每个行业、80%-90%的ISV应用基于Oracle平台,当世界财富五百强的客户中有98%都在使用甲骨文数据库,甲骨文从来都不是一个喜欢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的公司,它每年拿出40亿-50亿美元用于研发,于是乎我们看到了Exadata、内存数据库选件以及数据库云等诸多“杀手锏”技术。…这一个个亮眼的数字代表着甲骨文数据库业务的辉煌,不过甲骨文更愿意用昨天、今天和明天来给这38年做注脚。昨天更多的是感恩,而今天和明天,满满的都是责任和挑战。对于进入中国28年的甲骨文来说,即使很多本土企业对中国市场的贡献也没有28年这么长久;甲骨文对中国也有很大的投资支持,目前甲骨文在中国有5个研发中心、2200名软件研发人员、5000名员工(包括2800名研发人员)。甲骨文是做软件出身,软件的开发很难说哪里是总部,因为每个研发中心都负责不同的软件模块,甲骨文在中国的2200名软件研发人员承担了包括数据库在内的很多重要模块的研发。在记者看来,这当属“在中国、为中国”吧。
挑战自己之外,大数据时代使得传统的关系型数据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对此甲骨文的12C第二版将引入更多大数据技术,比如以Big Data SQL来解决Hadoop和NoSQL的问题。
http://soft.zdnet.com.cn/software_zone/2015/0721/3057530.shtml


 7月22日,首届阿里云分享日×云栖大会北京峰会北京峰会全方位回顾了阿里云6年来在云计算服务领域取得的成就,为海内外2000余名开发者、创业者及生态伙伴提供了各种干货。干货之多,已经不能用密集来形容了。正应了 “DT时代,我们来了”!

从0到1,从IT到DT,阿里云走了六年的时间,来证明自己所坚持的技术梦想之路。如今,在大家都接受了DT的概念的时候,阿里云用事实证明,未来一切都离不开计算和数据。

自定义的网络特性

唯快不破——网络,BGP高速网络覆盖,节点间全程光纤将在北京、青岛、杭州、深圳、香港、上海(8月开放)、美国第2个数据中心、新加坡、中东、日本、欧洲也即将开放

http://soft.zdnet.com.cn/software_zone/2015/0723/3057818.s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杭州慢生活
后一篇:喜悦从何而来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