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乐山水
乐山水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9,474
  • 关注人气:49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川西古镇之——夹江木城古镇印象

(2015-07-03 08:31:56)
标签:

房产

分类: 人文纪实
   首次到木城,还是25年前春节,陪女王回老家探亲,当时对这座热闹的古老乡镇和古镇上保留完好的木质建筑记忆深刻。那时到木城,一般是到夹江县城,乘车往千佛崖景区方向沿青衣江前行10多公里,过轮渡后到达青衣江西岸的木城古镇。后来又和影友多次再到木城,对木城古老建筑保留完好的上街、下街,后街的青石板路,后街的大明寺等都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木城是古镇人文摄影的一个好地方。

http://s13/mw690/001wS5Oygy6TxIzhHI03c&690
    乐山到木城的乐雅高速

    2014年利用国庆节假期,和家里女王再次驱车来到木城。前两年乐雅高速通车后,乐山去木城,只需出乐山城西,驱车沿乐雅高速20多分钟就到木城,比过去经夹江、千佛崖到木城,方便多了。

    木城镇位于乐山市的西北部,是乐雅高速公路(国家高速G93成渝环线高速公路)进入乐山市境内的第一站,也是青衣江进入乐山第一站,在夹江县县城以西20公里青衣江西岸。它面向青衣江,背靠大旗山(峨眉山余脉),山清水秀,距离洪雅20公里,距离峨眉山27公里。史上有五口(张口、泸溪口、黑林口、两路口、堰冲口)共木城的说法。

http://s10/mw690/001wS5Oygy6TzfPG929e9&690
    木城老码头,此图转载自大成社区

http://s3/mw690/001wS5Oygy6TzgDNKMOb2&690
    木城渡口上游修建了千佛崖水电站,此图转载自夹江在线

http://s2/mw690/001wS5Oygy6TxvVTwYhd1&690
    原来热闹的古渡口已经只剩下一下码头痕迹,自从青衣江上的千佛岩水电站修建好以坝代桥后,古渡口就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木城作为古时繁华的商贾码头,水运是古代木城首选的交通方式,而木城镇直面青衣江,众多商贾常云集于此。木城是当时土特产和外地商品的集散地,镇内商铺林立,码头上樯帆云集。许多来往于宜宾、雅安之间的商人晚上经常留宿当地,直至晚上,客栈、商铺仍灯火通明,带动了当地经济、文化的发展,因此木城镇便有了“小上海”的美称。

   到过不少古镇,发现古镇建筑能保留比较好的,其中很大一类是曾经的水码头,公路交通发展起来后,这些水码头水运失去竞争力,冷清了下来,因为经济落后,居民没有财力新建水泥民居,而把这些珍贵的老房子老建筑保留了下来。宜宾的李庄、夹江木城、五通桥西坝、青神汉阳坝,能保留古镇特色,曾经都是繁华的水码头,水运优势消失后,因交通相对闭塞,经济比较落后而得以保存。

http://s2/mw690/001wS5Oygy6Txwf3iJre1&690
    古渡口处的黄角树下经常还有老年人在此喝茶聊天

    随着时代的发展,水运的优势逐渐被取代,古渡口热闹的场景已不见踪影,只剩下附近那棵千年黄桷树仍开枝散叶,历经时代变换。

    木城的上街、下街木屋都基本保存完好,而木城木结构的房子尚存70%左右。

    以下的这组照片反映的是现在的木城下街,可以看得出,除了没有20多年的繁华,古老的木建筑大都保留完好,这在乐山附近的古镇中算是比较难得的。

http://s4/mw690/001wS5Oygy6TxwIk8cr03&690
    木城下街  街边的小店,不是赶场天,街道上少有人影

http://s13/mw690/001wS5Oygy6TxwIKEB6ac&690
     木城下街

http://s5/mw690/001wS5Oygy6TxwJS6iM84&690
    木城下街附件的小巷

http://s15/mw690/001wS5Oygy6TxwL97Zk5e&690
    在木城可以见到的主要是老年人、妇女和儿童

http://s7/mw690/001wS5Oygy6TxwMpNPw36&690
木城下街的餐馆,不是赶场天没有开业

http://s15/mw690/001wS5Oygy6TxwNDc5g0e&690
曾经熟悉的街道,和20多年前相比,除了没有往日的热闹,店铺、民居还是原来的样子

http://s5/mw690/001wS5Oygy6TxwO7FPKd4&690
远处的木城加工厂就在街边

http://s10/mw690/001wS5Oygy6TxwOtkQ9e9&690
摩托车是居民的主要交通工具

http://s16/mw690/001wS5Oygy6TxwPei7B9f&690
    曾经热闹的工厂企业、供销社等早已没有往日的生气

    因为不是赶集的日子,街道上静谧清幽,几乎不见人影。过去人流如梭的街景再也无法看到。街道上,只有两三户人家开着大门,看家狗慵懒地躺在门口,三五个老人围坐在一起闲聊,打发寂寞时光。一些保存还算完好的古建筑仍屹立街道两旁,仿佛在诉说昔日的繁华。

http://s6/mw690/001wS5Oygy6TxxNGd4Fb5&690
下街两边的民居小院

http://s12/mw690/001wS5Oygy6TxxO4aBJeb&690
民居小院的天井和生活用品还是几十年前的老样子

http://s16/mw690/001wS5Oygy6TxxOPTDp8f&690
住在小院的学生的喜报已经褪色

http://s11/mw690/001wS5Oygy6TxxPcIyu7a&690
厨房的摆设,还可以看出有人在里面生活的迹象

http://s13/mw690/001wS5Oygy6TxxQ2uqUcc&690
家具、椅子已经非常的破旧,看来主人家也很少使用。

http://s15/mw690/001wS5Oygy6TxxQQVuS9e&690
屋外的灶头已经没有使用,  蒸饭的甑子盖上已经落满灰尘

http://s12/mw690/001wS5Oygy6TxxTwpoT7b&690
    没有使用的锅和花盆

    一般民居,除富贵人家外,多为单院,此处则几乎几家户户三到四进小院,一溜排开,狭长幽深,虽结构并不富丽,但颇有味道。每一进有一小天井,光线从上面透入,甚是可爱。

http://s1/mw690/001wS5Oygy6Txyu4XRe10&690
    二十五年前到木城探亲,曾经住过的供销社木城旅馆

http://s6/mw690/001wS5Oygy6TxywKxF385&690
    从木城旅馆的大门看下街
     木城旅馆

    20多年前来木城探亲,住供销社旅馆,记忆里是一个很住的很舒服的几进院子,二十年几年了,没有想到还完好的保留了当初的状况。
    
    沐川上街,老房子没有下街的保留完好,有一部分已经改建为水泥建筑和新的农产品市场。

http://s6/mw690/001wS5Oygy6TxyQ8kkJd5&690
    木城上街的传统理发老店

http://s14/mw690/001wS5Oygy6TxyQwAz3cd&690
    理发店中休息的顾客

http://s8/mw690/001wS5Oygy6TxyRPMYn97&690
    正在新修中的木城新市场,下街的老房子也有不少被改造,失去了往日的古朴

http://s7/mw690/001wS5Oygy6TxySam3kb6&690
    街边商店的遮雨棚

http://s14/mw690/001wS5Oygy6TxySxzK58d&690
    商店大门前挂的褪色的灯笼

http://s14/mw690/001wS5Oygy6TxyST0S13d&690
    偶尔可以看到放假回来的学生

    在木城后街的大明寺上完香烛,再去细数后街的青石板路,依靠在古建筑墙边,拍上几张照片,仿佛穿越了时空,走进了古时人们的生活中。
    后街青石板路

http://s13/mw690/001wS5Oygy6Txz5JqlCec&690
    后街青石板路,老人

http://s6/mw690/001wS5Oygy6Txz6DKbr05&690
    后街青石板路

http://s16/mw690/001wS5Oygy6TxznMv4Hef&690
    大明寺旁边的小巷,和大黄角树。

    木城后街的清代木建筑虽然谈不上有特别的建筑价值,但这样的木结构建筑,在四川的城镇中已经鲜见。

    大量青壮年外出打工,平常在木城看到的主要是老年人和儿童。改革开放后,随着青壮年的外出工作、学习,木城的常住人口越来越少。据介绍,现在的木城人口18500多人,其中城镇居民2000多人。农村和城镇劳动力近40%的外出务工。每年迁移户口的住户不少,近20年来城镇人口锐减20%,当城市越来越闹热的时候,我们古镇却变得越来越冷清。
http://s8/mw690/001wS5Oygy6TKDArcSbd7&690
    木城后街,聊天的老人和儿童。2015年2月22
  
    漫步在木城后街的石板路上,您会感觉到这是一个老年人的世界。平时,十有六、七的家庭关门闭户,在开门的住户门前通常只有一两个老人依门而坐,或聊天晒太阳,或闭目养神,只有在礼拜或者傍晚才能看见小孩身影。在一个露天棋牌活动所,笔者看见了玩纸牌的长者,他们绝大部份是70高龄以上,鲜有年轻人。

    木城很多古建筑依然保存完好,如古渡口、原镇政府走马转角楼、木城派出所后院的绣花楼、木城后街的民居、青石板路以及大黄桷树等。


    走马转角楼

    走马转角楼(原木城镇政府所在地),位于整个古镇的开端,背靠小镇,面向青衣江。据木城镇政府工作人员介绍,走马转角楼的主人姓张,因此该楼也叫张家大院。古时候张姓人家是当地的大户人家,这家人主要从事手工纸生意。张姓人家从当地收购手工纸后从古渡口上船,到宜宾贩卖,再从宜宾运回盐酒贩卖到本地,用从中赚取到的钱到雅安买回木头,修建起了这座占地800平方米、共48间房子的建筑。木城镇政府晚上值班的工作人员居住于此。

    走马转角楼有外廊、内廊。挑檐支撑起的外廊,将整个建筑有机地连接起来,给人一种韵律美。第二层外廊并没有柱支撑,而是悬挑出去,外廊的宽度比较窄,仅能容纳一人通过。整个建筑传达着古朴、完整、次序美。

      绣花楼

    位于原木城派出所后院。绣花楼,顾名思义,就是古时候大家闺秀在此绣花的地方。它安静地处于偏僻的角落里,但以前这里可是热闹非凡。当地人介绍,古时候,此地乃富豪的居住地。整个绣花楼呈现出中西合璧的特点,中式的雕窗与巴洛克式的窗子同时出现,柱子的线脚很有华西坝的风格。在材料的选取上,仍然用上了石灰、竹篾、泥土,这一切使整个建筑表现出多种文化的混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