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41.佛堂古镇游记随想

(2013-11-11 12:07:16)
标签:

杂谈

分类: 游记随想

      全球最大“小商品集散中心”的“中国义乌”名扬世界,而发源地稠城老镇,早已湮没在高楼大厦之中没了踪影。其南邻的佛堂古镇原貌保存完好,1932年前却是当时义乌最繁华之地。

      佛堂古镇是集建筑、绘画、雕刻三大特点于一体的古建筑民居群,与老街、码头、浮桥、庙宇及牌坊等古老建筑珠联璧合,为世人留下一幅独一无二的清风商埠图民居群重要的历史建筑与传统住宅百余幢,大多是清朝时期与民国初期所建,虽为粉墙黛瓦,但不同于一般的江南建筑,其外观传承了徽州民居的马头山墙,而细部装饰以及建筑结构、构造方面又融入了独特的地方木雕、砖雕、石雕工艺,并且雕刻的花饰、图案内涵丰实,技艺精美。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和保护点有留耕堂、节孝石牌坊、毛家大院、吴棋记民居、留轩小学、友龙公祠和王泽华民居、十八间、张三茂厅、新南山民居、植槐堂等,民居群中保存着大量完好的宗祠、厅堂、碑坊、匾额等遗迹,无处不散发着古镇的古老文明和浓厚的商业氛围老街长达2000多米,全是二层的楼木结构房属明清建筑,由直街、商会街、盐埠头横街、浮桥头横街和东西两条“副街”组成。街两旁边的古建筑,白墙青瓦,庄重典雅,结构独树,巧夺天工,精湛的砖雕木刻和纯朴深厚的明清风格,甚为壮观罕见,堪称一奇,茶楼酒肆、钱庄当铺、面料百货等商铺林立,生意兴隆;码头江边有十几个遗迹,目前保留得十分完好。现为农贸市场的新、老市基,是明清时期就形成的柴市、米市,布局十分合理;浮桥上下游500多米的长堤岸,原来一入夜就桅杆林立炊烟缭绕,每天停泊江面的船只达500多艘,竹筏无数,数以千计的船员上码头下馆子找住店。地处水路交通要道的佛堂航运业极为发达,以前没火车和汽车,一切来往金华、兰溪、严州、衢州、杭州及更远地方的商品货物,都经古镇用船航运。佛堂又是周边县邑农副产品和土特产的集散地,外地人在此经商者众多,古镇是个有130多个姓氏的移民镇,祖籍遍及周边20余个县和上海、江苏、福建等地。会稽人建有绍兴会馆,安徽人建有新安会馆等,1908年开办邮局,1910年建立商会,1914年成立电灯公司,解放前殷实商贾多达400余家,其工商业发展远超一般县城,每年上交税收要占义乌全县财政收入一半以上,非常繁富;庙宇当属古镇东的双林禅寺,寺庙几度沧桑千载沉浮,伴随着古镇的兴衰。在隋朝号称天下第三,江浙第一”名刹,宋朝则被钦定五山十刹第八,香火久盛不衰。相传南朝梁普通元年(公元520年),印度天竺僧达摩来东方传教,云游义乌双林寺时,恰逢江水漫溢,洪水泛滥。为救被洪水围困百姓,遂投磬江中,得以普渡众生。后人为纪念达摩,于投磬处建“渡磬寺”,寺内楹联有佛光透彩传万代,堂烛生辉照八方佛堂市兴永千秋 句,遂名此地为佛堂,千百年来沿用至今,已有近1500年历史。佛堂称“镇”据考证也有200余年。

    古镇文化沉积深厚。据评话小说《武松》一书中叙述,快活林恶霸蒋门神,系浙江金华义乌佛堂镇人氏;还有民国初年出版的《金台传》一书介绍,北宋人金台这位拳王也系浙江义乌佛堂镇人氏。金台是抗金名将岳飞恩师周侗的师父,祖居金庄(今佛堂镇金宅弄)。台裔美籍华人国语流行歌曲男歌手王力宏的故乡在义乌佛堂。这些都是义乌众多荟萃人文中的一丛。

    古镇因佛而生因水兴商、因商而盛因盛闻名。漫游鹅卵石路、蜿蜒老街、砖雕木刻、阁楼牌坊……身在这一派错落有致、古色古香之中,仿佛可以触摸到千年古镇那悠远浑厚而又鲜活有力的脉搏。古镇到1932年浙赣铁路通车后,其经济、文化、旅游等中心地位才逐渐被义乌县治所在的稠城镇取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