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奥洛/帕多/保罗·乌切洛(Paolo Uccello
1397—1475.12.10)原名保罗·迪·多纳(Paolo di
Dono),与建筑师布鲁内莱斯基、雕塑家多纳太罗同为15世纪造型艺术的创新者。乌切洛是伟大的青铜雕塑家吉贝尔蒂的学生,寿命很长,但留下的画并不多。据说他是位才华横溢却缺乏毅力的人,他的那些著名的大幅画往往是由他开个头,然后由助手去完成。他是“透视法则的探索者”——终生醉心于透视法的钻研,甚至有人说是他发明了透视法。他常以数字方式去精确计算人物之间的空间远近关系。乌切洛对透视学的迷恋带有一定幻想色彩,所以现代艺术中的立体派画家对乌切洛很感兴趣。他的作品对后世画家使用透视画法具有重要意义。
1397年,乌切洛诞生于弗罗伦萨。父亲是理发师兼外科医生多纳·迪·保罗,母亲是安东尼娅。原名叫保罗·迪·多纳(多纳之子保罗之意),不知何时起变成了保罗·乌切洛。关于他初期最重要的记述出现于乔尔乔·瓦萨利的著名巨著《美术家列传》(1550年初版)中。书中说,画家被称为保罗·乌切洛是因为他喜欢动物、特别是鸟的缘故(意大利语中,乌切洛是鸟的意思)。但是,乌切洛这一称呼不只是单纯的妮称,因为不久以后,人们便在正式场合以此名相称。在法律文件中,有时在自己的绘画作品中,画家也使用这一名字。
1412年,乌切洛入雕刻家吉贝尔蒂(1378-1455年)作坊学徒。
1415年,他加入美术家亦可加入的医生药剂商行会。当时,由于画家磨碎颜料将其制成绘画颜料,犹如药剂师将原料研磨成粉末制成药剂,被视为相似的职业。
1425年-1427年,乌切洛设计弗罗伦萨圣马可教堂的镶嵌画。遗憾的是,已经判明是他在圣马可教堂设计的惟一作品——教堂外壁的《圣彼得》像已遭破坏,而被猜测出自他手的《圣马可》以及其它镶嵌装饰,到底是不是他的作品尚有很多疑点。之后,他去了威尼斯。
1431年1月,乌切洛回到佛罗伦萨。1432年,他开始协助弗罗伦萨大教堂的工作。1436,他描绘大教堂的巨大壁画《约翰·霍克乌德骑马像》,这幅壁画描绘的是14世纪为佛罗伦萨而战的英国雇佣军首领约翰·霍克乌德的骑马像,也是其最早的现存作品。1443年,他着手大教堂的两项重大工作:在建筑物西侧内壁上描绘钟表的表盘;为支撑大拱顶的八角形鼓状部分设计三个巨大的彩色玻璃窗。钟表的表盘和彩色玻璃窗中的两个今天仍然存在,而另一个彩色玻璃窗在1828年遭到了破坏。
1445年,据瓦萨利记载,雕刻家多纳太罗在帕多瓦为他找到工作,为维塔利尼创作巨人壁画组画。乌切洛在维塔利尼宅邸入口处描绘了一系列巨人壁画。这是关于乌切洛的初期资料中谈及到的画家众多作品之一,而这些作品已经踪迹全无。
1446年,乌切洛再次回到弗罗伦萨,在斯卡拉大街生活,在圣乔万尼广场拥有作坊。有可能在这个时期,他结了婚。他和妻子托马萨在1453年得到了儿子德纳特,1456年得到了女儿安东尼娅。他们的长子出生之时乌切洛已经五十多岁,而长女出生之时画家已经将近六十岁,可以说他是晚年得子。由此看来,乌切洛的妻子一定比他年轻很多。对于乌切洛的婚姻生活,瓦萨利为我们提供了有趣信息。据他讲,乌切洛每天工作到很晚,专心研究在他的艺术中扮演极其重要角色的透视法。当妻子叫他休息的时候,他却回答说:“这透视法多么具有魅力啊。”此时的乌切洛躲在自己的狭小空间里,被人们视为怪人。
据瓦萨利记载,乌切洛接受订件创作圣米尼亚托教堂回廊壁画时,由于这座教堂的大修道院长每餐都给乌切洛吃乳酪,乌切洛马上便厌腻了乳酪。但由于他性格非常温和不太会发牢骚,因此,乌切洛终于扔下了工作,并躲开与教会有关的所有人员。但是,终于有两名修道士发现了他,乌切洛不得已说明了不愿回去工作的理由,他说,担心吃了过多的乳酪,自己会变成浆糊(当时,一种浆糊是用稀释了的乳酪制成的)。修道士们顿时捧腹大笑,他们向修道院长讲明了事情原委,乌切洛以一直提供富有变化的饮食为条件,返回修道院继续工作。描绘圣米尼亚托修道生活的这幅壁画至今犹存,但损伤相当严重。
佛罗伦萨另一座教堂新圣玛利亚教堂第一修道院的绿色回廊也有乌切洛取材于旧约圣经的壁画,这里的保存则比较良好。随着时光的流逝虽然有的部分有所损伤,但《洪水》等作品至今仍给人们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人们通常认为这两座教堂的壁画至少创作于15世纪40年代,但乌切洛的年谱中多少都有一些猜测的成分。
除了这些壁画之外,乌切洛的晚年作品中,现存的主要绘画是1455年描绘《圣罗马诺之战》的三幅大型木板画。这不是大规模战争,而是较小的冲突,佛罗伦萨在这场冲突中击败了锡耶纳。这三幅组画首次出现在记录之中,是见于势力强大的美第奇家族1492年的财产目录,订件者可能是这场冲突中佛罗伦萨军队指挥官的朋友科西莫·迪·美第奇。人们通常认为,这些绘画创作于15世纪50年代,而对于详细的创作时间和作品原来位于美第奇宫中何处,学者间一直争论不休。15世纪50年代的许多记录显示出,乌切洛参与了佛罗伦萨教堂的各种工作。但是,这些项目现今已荡然无存。
1465年,乌切洛同儿子德纳特一起前往位于佛罗伦萨以东约一百公里乌尔比诺商谈科尔普斯·多米尼教堂祭坛画的创作条件。在这里,他描绘距今所知的其最后作品一祭坛画主要部分下侧的带状装饰画。此后,教堂便决定雇佣其他画家完成该作品。皮耶罗·德拉·弗朗切斯卡接受了订件,但由于他后来的谢绝,订件又被委托给佛兰德画家约斯·凡·亨特。1474年,该幅祭坛画的剩余部分完成。
1475年12月10日,乌切洛在医院逝世,享年七十八岁左右。他的遗体在12月12日被安葬在圣苏比里特教堂他父亲的墓地。
乌切洛将当时两种完全不同的艺术潮流结合了起来,这就是国际哥特式的装饰风格和早期文艺复兴对透视的科学表现。他对透视研究十分着迷,从早到晚在探索,不过在主题的选择以及装饰性的画面处理方面,他又是国际哥特式的。乌切洛在透视学和解剖学以及色彩的运用上比乔托推进了一步,他因对透视法则的坚持,再加上豪情的色彩缀绵画式的结构而形成独特的风格。文艺复兴早期画家引进透视和解剖科学塑造艺术形象,作为一种技法研究的确是种绘画的实验创新,所以无论怎么说,乌切洛的作品对后世画家透视画法都有重要意义。这种实验所造成的缺陷,也是当时探索绘画技法所不可避免的。理论总是从实践中来的,但它要经过反复的失败过程,专求形体与空间透视的精确,势必忽略了人物运动的连续性,结果是舍本求末。这些只能在进一步完善解剖知识、色彩学知识的情况下求得解决。绘画技法的改进也正是在这些前人的失败基础上达到的。乌切洛对透视学的迷恋带有幻想色彩,所以现代艺术中的立体派画家对乌切洛很感兴趣。乌切洛可以说是15世纪意大利最具魅力的画家之一。他致力于透视画法的研究,创造出往往充满游戏味道、并很有深度的生动作品。他也接受了数个重要宗教画和世俗画订件,但在一般社会意义上,他并没有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功。据说他晚年过着“孤独、忧郁的贫困生活”。但根据1475年11月11日乌切洛立下遗嘱中谈及到的资产状况显示,画家虽然绝不富裕,但也不像瓦萨利所说的那样穷困。他去世后的数百年间,人们主要记住了透视画法的精妙,而另一方面,也有人指出他只是一个怪人。但进入到20世纪以后,他的绘画业绩被重新评价,他被誉为是15世纪最具个性的画家之一。
http://s9/mw690/538deec7gx6Dd3dWvRmc8&690
《圣罗马诺的战役:尼科洛》(现藏于英国国家艺术画廊183×320厘米)
http://s7/mw690/538deec7gx6Dd31NGMm46&690
《圣罗马诺的战役:契阿尔达被杀下马》(现藏于佛罗伦萨乌菲兹美术馆182×323厘米)
http://s7/mw690/538deec7gx6Dd3poLXM66&690
《圣罗马诺的战役:抵抗米切雷托·达·勾提尼欧拉.》(现藏于巴黎卢浮宫)
http://s3/mw690/538deec7gx6Dd45YNF062&690
《林中狩猎》
http://s8/mw690/538deec7gx6Dd56wCd947&690
《圣乔治和巨龙》
http://s15/mw690/538deec7gx6Dd5eFFUife&690
《洪水》
http://s4/mw690/538deec7gx6Dd5kYO6Tf3&690
《约翰·霍克乌德骑马像》
http://s3/mw690/538deec7gx6Dd5y6B4mb2&690
《圣母的诞生》
http://s13/mw690/538deec7gx6Dd5Kpjvm1c&690
《法比奥·马西莫》
Fabio Massimo47 x 51 cm
http://s14/mw690/538deec7gx6Dd5Kv9tH5d&690
《恺撒·奥古斯都》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