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温州金融试验区问题回答某报记者提问
(2012-03-22 22:00:15)
标签:
改革 |
分类: 时评 |
1、看到您写的文章《温州金融改革试验区该试验什么》里面的内容剖析的很透彻,能否简单谈一下您对温州实施金融改革试验区的理解和看法?
答:如试验区要有意义的话,就应当允许温州探索一种不同于当前国有银行占主导的金融发展路径,这也是使金融回归常态的途径。当前这种国有金融占主导的金融模式弊端很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潜在风险,要改变这种状况,就需要让民间金融先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尝试一下,看看能不能做得比国有金融更好,如果确实会更好,那么今后国有的金融也将按照民间的金融去做就是,所以这应该做成一个牵涉到金融全局的大胆尝试,我们希望中央能从这样一个更高的高度去看这个问题,把它看作是关系到我国金融业未来全面改革的一个试验。
2、温州金融改革实验区早在2002年就已经提过,但改革迟迟没有深入,此次重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002年没有深入改革的原因是什么?
答:我们应该吸取2002年那一次的教训,那一次温州只获得非常有限的改革空间,并且改哪些方面具体都是上头规定好了的,并没有给民间金融松绑,可以说改革的指导思想就错了。对于试验区,政府不能推行自己给出的一套具体规则,那就把试验区搞死了,政府给出的规则应该是抽象的,更有包容性的,具体的规则一定要让温州人民自己去试验出来。其实金融的规则原来就已经存在,它本身就不是政府设计的产物,只是后来由于政府的强制被扭曲了,现在的试验无非就是恢复它,使它重新获得自我成长的力量。
3、周小川在回答记者访问时,提到不能挂“国家试验区”的牌照,还提到批复的难点,那么您认为温州能否获批金融改革试验区的难点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有媒体分析认为卡在利率市场化及个人资本“自由行”上面,因为资金是流动的,如温州有特殊的政策,那么可能会把别的资金都吸引过去,产生金融混乱,这种担心有一定的道理,但我们认为更要相信市场自发的力量,并且很多管制本身就是不合理的,比如利率和资本流动本来就应该是由市场确定的,现在这种过度的管制状态才是不正常的。
4、温州金融改革试验区获批后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是什么?
答:机遇当然是温州的金融获得了更大的发展空间。最大的挑战在于金融家能否做到自律和创新,把试点所给的政策利用好。
5、温州的金融现状面临最大的问题是什么,是否依靠温州金融改革试验区方案就能得到合理解决?有专家提出,温州此次试点没有任何意义,回避了民间资本兴办金融机构的话题,您怎么看?
答:规则的缺失,导致民间金融的无序状态是温州金融现在的最大问题。依靠试验区不能完全解决这个问题,这不仅是制度问题,还是道德伦理问题,需要金融家的自觉。我们认为“无意义”的说法是不成立的,民间资金兴办金融机构需要遵守一定的规则,即使开放,也需要符合一定的条件才能办,不是说一开放所有的人都可以办,当然,最终的目标是向民间资本完全开放,但这需要一个过程,需要一定的条件,这个条件是什么,正是现在需要让市场去尝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