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读的三本书
(2010-02-05 22:16:19)
标签:
杂谈 |
1.诺斯《理解经济变迁过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年
这本书用一句话概括,就是“信念决定制度,制度决定增长”,在多年前,都是从“收益-成本”的角度理解制度变迁的原因,但是在这里,诺斯已经跳出了这个框架,改从信念或意识的角度考察制度变迁的原因,这是一个明显的进步。在我看来,诺斯的观点与奥地利学派强调的主观主义有共同之处,是向奥地利学派的靠近——“信念不是‘主观’的体现吗?”。但我觉得,诺斯“信念”一词对应的更准确的中文应该是“观念”。
在我看来,诺斯的研究还是初步的,他是想把人们引向一个激动人心的、正确的研究路径上去,而不是在错误的方向上浪费时间精力,如演化博弈论,虽然很多人在做,但诺斯认为是毫无价值的。他提出了供人们继续研究思考的问题,比如“信念是如何影响制度的?”“信念自身是如何演化的?”“如何对信念进行道德判断或价值判断,如这种演化出来的信念是有利的吗?”在这些问题上,经济学的研究还是很初步的。
我们看到太多由于没有改变观念,而导致制度停滞不前的事例,中国是一个典型。雷颐研究员曾经讲过,在清朝末年,很多人反对修建铁路,因为他们认为修建铁路会触动祖坟。所以,要改变制度,首先得改变人们的观念,这也是经济学家可以做的。
2.帕特里夏.奥坦伯德.约翰逊:《阿伦特》,中华书局,2006年
这是一本介绍阿伦特思想的书,书很薄,但很精练,章节的标题是她主要著作的名称,看这本书,我们可以了解阿伦特这些重要著作的大致内容。买过阿伦特的《论革命》和《精神生活意志》但都没有读,她的原创著作对我来说还是觉得深奥。应该说,这是一本了解阿伦特的入门读物。
毫无疑问,她的思想时深刻的,有价值的。如她说,“在具有批判性思考的习惯的地方,人们的行为更为善良正直”。阿伦特对“思考”和“精神生活”的认识所给我很大的鼓舞。
3.罗.科勒尔编《汉娜.阿伦特/海茵利希.布鲁希尔书信集》贵州人民出版社 2004年
这是一本收录阿伦特和她丈夫布鲁希尔之间的通信集。书很厚,我曾以为这本书我不会认真读的,但是没想到,我竟然不想遗漏一页。我对阿伦特感兴趣,想了解她的个人生活,是我借阅这本书的原因。他(她)们之间所谈的内容很丰富,不仅包括他(她)们共同的领域哲学,还有旅游的经历,特别是阿伦特对瑞士几个重要城市的描述,引起了我对瑞士的极大向往。我想他(她)们的婚姻,应该是所有婚姻中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