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2010年扩内需:不妨第三波民营化》
(2009-11-15 11:43:52)
标签:
杂谈 |
这是浙江大学曹正汉教授最新发表在《南方周末》上的文章。这篇文章的观点和我最近的一个想法一致,即产权不只是一个经济学问题,产权是和政治问题联系在一起的,因此,经济学,尤其是新古典经济学实际上是黑板经济学,是没有多大意义的,因为这种经济学把“经济问题”和“政治问题”截然分开,是在一个真空中讨论产权问题,而实际上,产权总是和政治(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尤其是在中国,我甚至怀疑我们实际上没有真正的私有产权(因为总是受政府干预,与政府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曹教授的洞见,其一在于指出产权的不同层次,有深层次的产权,有浅层次的产权,迄今放开的都是浅层次的产权,因为浅层次的产权放开对政府有利,政府放开市场竞争,让民营企业参与,会做大蛋糕,增加财政收入,但是一旦牵涉到深层次的产权改革问题时,如土地的开发权,垄断行业的经营权时,政府就没有动力民营化了,这些行业是政府可以直接获利的部门,归根结底,是否民营化取决于政府自身利益的考虑。
其二,是指出政府的行政权实际上是产权,政府不一定在形式上拥有某种财产,但是当它拥有行政权时,它事实上就拥有了表面上未必属于它的财产。如曹教授指出的,“政府的行政权不仅仅是控制某个领域的经营权而已,而是积极主动地寻找有利可图的经营领域和控制办法”,但经济不景气的时候,政府将行政权力转化为产权的冲动就大大增加,其保护自己直接获利的垄断行业,控制非垄断行业的手段、形式和力度会更多、更大。
高层次的产权改革是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它归根结底是政治改革,从短期看,从地方政府自身看,这种改革对他们不利,但是从更长远看,从全局看,这种改革是必须的,否则市场经济难以建立,经济畸形发展或停滞不前是必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