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怎么才能成为企业
(2008-09-13 13:39:37)
标签:
杂谈 |
分类: 奥地利经济学 |
“企业”是给“企业家”定价的机制,这对私人企业来说比较容易接受,因为私人本来就是企业家创立的,但对国有企业是否也适用呢?答案是肯定的,本文的研究恰指明了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国有企业如要具备“企业”的基本特征,成为一个为社会创造价值的“企业”的话,就必需具备两个条件:一时要让企业家发挥才能,这是企业的基本功能;二是企业家才能的发挥要在企业的价值上体现出来。企业家功能得不到发挥,企业家价值得不到体现的组织,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企业”,而只能归为“官僚组织”(或公共服务部门)。上述两个条件中,第一个条件早已经引起重视,如给国企经营者各种“激励”,这早就在实施了,但第二个条件现在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和理论界都还未予重视,也还未有解决的办法,我们认为原因之一是国有企业,特别是大型国有企业往往身处垄断部门,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很难区分企业实现的利润中,有多少是依靠发挥企业家才能实现的(也称为“企业家利润”,是真正意义上的利润),有多少是依靠垄断地位(很多是情况下,是行政与政策垄断)实现的利润(对社会财富的增长没有贡献的利润),假如不能对这两者之大小做一个判断,那么我们也很难判断企业家才能在多大程度上得到了发挥,从而我们给企业家的“激励”也是盲目的。因此,我们的建议是不仅要给国企经营者激励,而且还必须破除国企的垄断,两者要同时进行,而不能单方面地只给经营者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