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己一直比较喜欢秋风在南方周末上的文章,也向学生推荐,但我觉得也许他所说的话也不是全对,我不否认道德传统对社会秩序的重要性,但问题是“道德”本身也是进化的,我们要坚持的道德和孔夫子的道德不应该是一回事,也就是说“道德”本身也有一个现代化的过程,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要用演化的视角来审视道德,而不应该过分强调“传统”的道德。研究哈耶克(进化论的倡导者)的秋风也许错误地用静止的眼光来看道德了。
问题也就难在这里,“道德”究竟是如何进化的?道德与技术不同,技术是人发明的,道德是人行为的产物,我们还能重新把过去已经失去的道德捡起来么(如秋分提倡“国学”)?我看是很难了。中国的传统道德过去一个多世纪以来受到多次冲击(如五四和文革),已经支离破碎,再想恢复它,等于走回到过去,不太容易被现代的人接受,我想还是要向前看。
文章无意否定中国传统道德的价值,只是强调“道德的进化”,至于道德如何进化,我现在回答不了,这是个很难也很大的问题,可以钻研一辈子。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