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哥本哈根骑车
去年实现了一个梦想,就是去哥本哈根商学院,跟随著名的福斯教授做访问学者。到哥本哈根后的第二天,我就在一个朋友的陪伴下,在郊区的一个大超市看到在卖一种自行车,价格是800克郎,前后轮都可变速,差不多人民币1000元,我朋友说在丹麦这已经是最便宜的自行车了,不可能找到比这还便宜的新车了,我想反正是要用得到的,咬要咬牙买下了。我朋友告诉我买自行车是划算的,在哥本哈根一张公交车月票是300克郎,人民币约400元,如不买月票,市内的公交或地铁做一次最少也要10克郎,人民币约13元。
与其他很多欧洲城市一样,哥本哈根保留了古城的风貌,房子和道路都是古老的,道路没有拓宽过,市区的道路基本上是两车道,但却设有专门的自行车道。自行车道的路面比人行道低一点,比机动车道高一点,只有一米多宽,仅可容纳两辆自行车并行。丹麦政府为骑车人所考虑的还不止是这些,在哥本哈根的地铁和火车上都留有专门的自行车位,人们可以带上自行车到远处旅行,在站台设有供自行车上下的垂直电梯。在哥本哈根呆长了,我发觉这是一座适合骑车的城市,城市不大,只有一百多万人口,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一般不会很远,而自行车也很迎合这座城市安静古老的特征。
哥本哈根的公共交通是很方便,也是很舒适,地铁,地面火车、公交车等构成的公共交通网覆盖城市的每个角落,普通家庭也都有小车,但丹麦人似乎对自行车有偏爱,我想他们不仅把自行车看作是交通的工具,而且把骑车看作是一项运动。在路上,经常会看到一些人穿着自行车比赛的专业服装,骑得飞快。下雨下雪天也有人骑,很少看到他们穿雨衣,但很多人戴着头盔,平时天气好的时候也戴,用来保护头部的安全,特别是小孩,父母是一定要他们戴的。他们非常自觉地遵守交通规则,自行车不上人行道,行人也不会在自行车道上走,在自行车道上的除了自行车外,还有比较常见到的就是人力小三轮车,父母用它来接送小孩上幼儿园,与国内的三轮车不同的是坐人的车斗不在后面,而是在前面的,骑车人的位置在车斗后面,这也许是方便父母在骑车的时候看着前面车斗里的小孩吧,多数三轮车的车斗上都有雨蓬,有的还插有一面三角小旗。
在国内,没有听说骑车要亮灯的,但在丹麦,晚上骑自行车却必须要亮灯,如没有亮灯,被警察发现要罚款500克郎,约650元人民币。所以我在买了自行车后,还另外买了两个自行车专用的小电灯,用纽扣电池的,一个发白炽光的装在车前,发红炽光的装在车后。
丹麦的自行车贵,但质量却是好的,我买的自行车骑了十个月,直到我离开丹麦都没有修过一次,也没有给轮胎打过气。当然也没被偷,尽管我一直把它停在大马路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