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侯仁之先生#追忆2013年的两三事
(2013-10-24 11:34:44)
标签:
北京大学地理学侯先生历史地理仁者寿教育 |
分类: 教育的道路 |
求贤师而事之--追忆2013年的两三事
2013年10月22日,敬爱的侯仁之先生以一百有二的高寿驾鹤西去。听到消息,一时间在北大燕园向先生求学问路的经历浮现脑海,历历在目。千言万语难以落笔,写下几段文字深表追思。
2013年冬春的北京,雾霾连连,天无晴日。终有小雪之后,2月6日天空湛蓝,心情舒畅,远望西山,想起梁思成、林徽因的平郊建筑调查和侯师在京郊西山的地理调查。心里一闪念,就放下手上事情,前往北大医院看望老师和师母。
得医生允许,走进二层阳光明媚的房间,看到侯师熟悉的形象,看着老师双手握住病床的围栏,听到医院护工对老师的呼唤:“侯先生,今天天气真好,有学生来看你了,伸开手。“侯师就伸开双手,与我紧紧相握。那样的力度,不是客气应酬的握手,是带着温暖,带着感情的传递。虽然侯师已经不能感知我说的话语,但我说完每一句,都会感到老师握紧一下,以示听到。看着侯师慈祥的面容,带着红润,华发梳理整齐。与1990年代对我耳提面命的时候相比,神采依然。看到熟练的护工对老师的专心护理,看到灿烂的阳光投射病房,屋里花草生长,心里很感欣慰。
看过先生,热情的护工带着我走向北面的病房,看望师母。师母是1915年生人,已经九十八岁高寿。虽然年老病卧在床,但双眼有神,主动伸开双手,紧紧地抓住我的手。旁边的护工也是在大声说:“张先生,你的学生来看你了。要是认识,您就点点头。”可以看到,师母眼光闪闪,点头示意。我说:我刚才从侯先生那边过来,看到先生健康良好,很高兴。一边说着,就看到师母眼睛湿润,有泪水从眼角落下。那感人的情景,记忆犹新。师母的床位临近北窗,落地窗外湛蓝晴空,冬日暖阳,地面晴雪。走出医院,我心里一直感动着,老师和师母真是得天眷佑,健康长寿。
2013年6月10日,周末,也是晴好的天气。我陪着朋友行走燕园,从湖边走到绿草茵茵的燕南园。走到61号侯先生家,看到侯馥兴老师正好在家,便进屋看望,坐在以往侯师上课的屋里,睹物思情,感慨万分。这样的燕园二层老宅,一直是木窗木门,小院茵茵。记得1995年10月,天气已凉。我在攻读博士学位,坐在这里听老师讲述近代北京城和燕园的情况,眼见着一个蚊子就在屋里飞翔,在我手上停落,手上开始痒痒的红肿起来,老师在生动的讲述。一晃近二十年时光流过,此情此景,燕园和侯师的魅力依旧。
2013年8月2日,有北大老师告知先生出现情况,从北大校医院转移到南城的友谊医院。我下班后即刻前往,并告知侯门后学赵夏博士一同去看望。医院的院落还很到,找到住院楼,上电梯先到了六层病区。未见,被告知刚刚转往ICU病房了。我心里一沉。因为年初家父也因急病在ICU诊疗,情况肯定是很严重了,百岁老人会怎样呢。我有赶紧下楼走去ICU病区,恳求值班医生在非常时间能放行探望,能够走到先生床前。对照着二月份看到的侯先生,老人的头发依然花白整齐,呼吸状态比当时更深,身边多配置着几台治疗和监护的仪器,一些LED显示着生命的各种状态。由于呼吸机的作用,看出先生面色逐步的发红,然后喘气,再恢复平和的颜色。一两分钟地平稳循环着。听主治医生的介绍,因为老师毕竟已经年老,肾和肺功能出现衰竭,心血管功能健康,心跳平稳。我看着闪闪的红色绿色的数字,看着敬仰的老师,心生感慨。是怎样一个平凡又伟大的身心,支持着一百多年生命的持续。
逝者去矣,走向天国。生者珍重,求良师而事之,择良友而友之,继续着也许平凡也许伟大的天赋的使命。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