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到江城,领略武汉魅力

标签:
国学文化武汉大学东湖遥感 |
分类: 行走国内国际 |
到武汉参加第十八届遥感大会及展会,关注到地理国情监测、遥感数据共享、高分辨率对地观测、高精度卫星导航、高精度定姿定位系统等专题的新进展,新动态,聆听李德仁、童庆禧、郭华东、刘经南、张祖勋等院士的报告,高兴地见到外地的同行和亲朋,有一番回顾和展望。
两三次到了河北武汉,多次翻阅张伟然兄的《湖北历史文化地理研究》,还是没有摸索到楚文化、荆襄文化、江汉文化、辛亥革命、红安革命、黄冈文化等地方特色,或者说,湖北的人文本来就是几个地方文化还没有很成熟的粗线条的拼凑。耐心从东湖走到省博物馆领略地方文明,看到书写、漆器、战车兵器等器物和老子庄子屈原等名人文化,辛亥人物,觉得几个闪光点不连续。还碰巧看到“古罗马文物展”。当年在罗马走马观花自我游荡很肤浅的感受,这次按着展览的思路整理一下,基本能把时代、人物、建筑、地点对上号,把图拉真记功柱Colonna Traiana的意义和圣彼得教堂理解了一些。当时却茫茫然的从这么有意义的古迹边走过。
湖北及武汉之名气多少靠着国立武汉大学(及华工)的支撑。这次进到武大校园,南北穿越,并拜访了信息管理学院,交流跨学科研究的实践和进展,了解到李清泉教授主持的973项目“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理论与方法”。对“围绕文化遗产保护中的数字化精准建模、色彩变化逼真复原以及自适应虚拟展示中的科学问题展开研究,重点突破文化遗产的数字化高精度建模、文物颜色的逼真反演和再现、数字文化遗产的信息组织模型和增强现实、个性化交互显示的关键理论和技术,为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和虚拟修复提供科学的理论与方法。”结合文化瑰宝敦煌莫高的实践,学术愿景美好诱人。
以前还是在2000年在原武测合并进武大的那一天到过武测校园,写篇我与吉奥的二十小时,回顾一下,找找在看。
补充说一句东湖,住宿在东湖边,觉得在浙江人、杭州人把西湖视同杭州的城市名片和城市文化的命脉时,可能湖北和武汉顶多把东湖看作是城市发展的一种资源而已。(网络来源语,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