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园的起点与司徒雷登与清华园

标签:
司徒雷登近代教育燕京大学燕园北京大学清华园哈佛燕京社路斯基金 |
分类: 教育的道路 |
偶然看到司徒雷登《在华五十年》,讲到几段值得记录的事情。一是教会学校汇文学院与Peking University,不是京师大学堂延续的北京大学;二个是“燕京”,一个历史悠久寓意深刻又得到多方认可的好名字Yenching University;三是司徒雷登骑驴骑车地四出京郊选校址,到清华园Tsinghua找朋友一聊,说就在对面吧,于是把陕西督军陈树藩的地界买下来。这就是燕园了。历史生动又有趣。
司徒雷登办学四件事,一是遵循基督教宗旨,二是确立学术标准和职业课程,三是加强同中国社会的关系,四是稳定的财政来源和硬件设施齐全。财政百分之百来自私人捐助,没有一分钱来自政府。燕京大学是传教大业中的一部分,在有限的时期释放了无穷的力量和精神的火花。
(这本的封面素雅清淡,另一版本用着古代的仕马图,对不上近代主题)
还有些很好听的中文名字,每个都有段生动的故事,比如陆志韦Dr C. W. Luh,司徒雷登Stuart;竹幕bamboo curtain;王汝梅(黄华);以及校训来源,人本来不是受人服侍而是要服侍人,必晓得真理,真理必叫你们得以自由,得出“因真理得自由以服务”。对比眼前竞争激烈的高考,始终未明的一个问题就是当年清华,燕大等学校怎么招生呢。曾国藩家后代十七人就读燕园,考试么。
渴望独立、团结、和平、繁荣、民主,同样的期望,不一样的时代。眼睛未曾看见,耳朵未曾听见,人心未曾想到的,那会是什么呢。在“别了司徒雷登”之外,还有很丰富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