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银行恶意划拨发生在身边:建行网银的漏洞与处置
(2009-03-07 14:27:41)
标签:
网络银行建设银行工商网银理财帐户北京甘肃非现金交易u盾警察财经 |
分类: 理财与经济 |
2005年开始,购买远洋山水住房需要使用大额支付,拆借家人和亲朋的划拨,在工商银行听了理财经理的指点,开通了网络银行、U盾及海航信用卡,中石油信用卡,把大额划拨,购买家装,有线电视、电话和水电支付,加上工资,外汇,股票,基
金等一揽子理财功能都搬到网络平台上,即使外出公务到欧洲、挂职到甘肃也很方便的实现非现金操作,觉得很安全。
在同事间说起,没想到立刻引起一个同事的“现身说法”。2008年3月10日-14日,他在建设银行的帐户连续14次被不知名的盗贼划拨到上海,福建,北京的网络公司,少则1分,多则114元,而建设银行发给这位客户的电子口令卡到现在还没有挂开过。奇怪的是,客户到银行提出问题,始终也没有得到明确的解释。
动态口令卡是动态的3位数字,盗贼怎会14次懵对呢。银行还不给查询
划拨到的网络银行帐户查询。实际上,现在网络安全技术完全可以追踪盗贼的IP地址,经费到达的银行帐户信息。银行经理说
,要是认为是盗窃犯案就到公安局报案。同事到了派出所,警官的定义是盗窃案1000元立案,诈骗案3000元立案,这起网络帐
号被划拨的事情算“诈骗案”,不予立案。1000多元,同事也觉得事情不大,也不麻烦建设银行跟派出所了,就此也放弃使用网络银行。还劝告我小心为上,不要在银行帐户上放钱。
窃归窃,查归查,听过同事讲述,看到当时拷屏的14次划拨记录,心中有几个问题:
1、建设银行网络系统存在问题,无论客观技术漏洞还是主观有疏忽,有一次千百元的恶意划拨,蝼蚁之洞,会有后患。难道
有同样的帐户、重复的动态口令卡么。
2、小毛贼身手不凡,韧劲十足,不把余额全数划给自家腰包,东划西拨到几家网络公司,多半是购买了网络游戏点,如果顺
着几次拨付的记录,最终肯定能找到受益者。
3、警务确实繁忙,警力确实不足,但网络盗窃案与诈骗案还是有显著区分的,这个毛贼没给出啥诱饵来诈骗啥钱财,是干脆
的划拨走了。敢挑战网络警察的追踪能力?
小事不当事罢了。引以为鉴,使用U盾也许能行。只要不是糊涂地把U盾加密码全数给外人,我觉得还是划不出自己的帐户。就算出去了,也是雪
泥鸿爪,有ip和log记录的线索在案,能够举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