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在汶川映秀,重在北川曲山:地震加上泥石流的印记

标签:
北川地震遗址唐家山泥石流安县测量宿命恢复重建规划大地印记 |
分类: 行走国内国际 |
12月24日下午,手机上不断接收着圣诞节的祝福信息,汽车沿着凭着平整宽阔的道路从绵阳、安县向北川行驶。从沿途所见建筑损坏程度来看,安县平原地区的灾情,与文县碧口以东相近,北方的青川姚渡的破坏程度倒更重些。在安昌镇,已经看到“重建北川党政工委”及北川县行政机构的牌子。辽宁援建安县,山东援建北川,路边感恩辽宁感恩山东感恩青岛的红色横幅时时可见,还有中国科学院北川希望小学的板房校舍,显示一片生机。
从平原的安昌镇、永安镇进入北川擂鼓镇,震情显著地严重了,房屋断裂倾倒。从大面积的临时安置活动板房看的出当地民众的生活起居。通过重灾区险区的控制线后转弯,从大块滚石堆积的路上进入曲山镇,就是下面一幅大难之后的遗址画面。9月下旬的泥石流已经淹没覆盖了南部老城区的大部分,残存的房屋露着半截。曾经山清水秀的县城,后侧山体大面积塌方,许多房屋掩埋在石土之下,都没有给逃生的机会。全县八千余人遇难。满目疮痍,一片废墟。6月10日的唐家山洪水,9月24日的洪水泥石流,在北川土地上又造成新的创伤。走上破碎的街道,看到高大建筑的墙壁上还有羌族的图案和色彩,看得出昔日的民族特色。走近北川县政府遗址、“人民公安”建筑遗址,门楼错落的北川林业局遗址,走近“5-12”之后牵挂人心的北川中学遗址,心情沉重。看到还有残存的门窗玻璃,深感大难面前,人生怎会不如脆弱的玻璃。“活着的人加倍努力,更好地工作,振作起精神。”(总理5月22日再次到北川时讲话)
回程安昌镇,到安昌河大堤上瞭望新北川规划区,“再造一个新北川”的彩色画面下,陈列着中国城市规划设计院的设计效果和规划图,建设项目名录和预算经费,一个新城将在勘查测量、设计、规划、决策、建设、搬迁,一步步成为现实。遗址也将保留保护,作为历史和大自然的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