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人文/历史敦煌莫高窟维摩 |
分类: 行走国内国际 |
次日飞敦煌,昔日丝路明珠,近代文化热点。如果说全国宏伟的沙山很多,鸣沙山只是因为临近敦煌而得以开发的话,莫高窟则是全球顶尖的文化宝库之一。昔日西出阳关无故人,出境生死两茫茫。会把精神寄托落实到凿窟造像,乞求佛主的保佑或者还愿于佛主。1900对藏经洞的偶然发现,也带起了珍贵文物的流落和全球对敦煌的“发现”,对大唐帝国及前后时期文化的回忆。精美绝伦的文化如何保存并延续,罗马和梵蒂冈是一种相对有形的方式,雕刻,油画,壁毯,栩栩如生。中国战乱以及木建筑,纸张载体,确实难以克服自然的力量。而在遥远西部的敦煌得以保存,也属偶然中的必然。在联想到比人斯坦因,法人伯希和,等,盗取,收集稀世珍宝,有幸得以保存在大英博、哈佛大学等处,历史的辨证是在不能只以“劫难”“掠夺”,“传播”这样简单的价值评介去下结论。
再一个感触就是看到唐代《维摩变》壁画,以《问疾品》为表现中心,画面人物众多、情节丰富。长者智者居士维摩诘与文殊的对话,涉及到佛教基本的价值观与传播,修行的方式,为士族文人长期以来关于“自然”或“名教”这些出世处世的人生矛盾和尴尬提出了最为彻底、最为明快的解释以及相应解决办法,对“身名俱泰,仕隐兼修”的人生态度提供了既新鲜,又有说服力的哲理。所以维摩的人格魅力才能在士族名士中产生巨大的共鸣和深远的影响。
修行无止境,坎坷换来生。在样子不错的阳关大酒店,团队发生细节上的问题,让相关环节各执一词,退让了事,权当作对西部的支持和将自身存在的现实秽土变成净土的身体力行。
前一篇:看到凤阳明皇城倒塌=伤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