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浑善达克,探寻孤驹的眼泪

标签:
网际飞侠浑善达克孤驹眼泪旅游 |
穿越浑善达克,是2009年五一的时候,这次出行的游记,得了中国国家地理“五一出游游记比拼”的第一名,链接如下,http://bbs.dili360.com/thread-107126-1-1.html,与大家共同回顾一下吧
浑善达克,是距离北京最近的沙漠,直线距离只有180公里,在蒙古语里是“孤驹”的意思。传说中这个称谓来自于当年的成吉思汗,他骑着自己的坐骑“孤驹”经过浑善达克时,以自己的坐骑命名。在浑善达克这里分布着近百个大小不等的湖泊。
我知道这些湖泊,是当年那匹“孤驹”所留下的眼泪。因为,她害怕孤独。所以,只能用自己的泪水,滋养着沙漠中的生灵,与它相伴。孤驹的泪水,使这里相对于其它沙漠甚至是草原,都是生命繁荣昌盛的地方。
在上都东北方,是元上都遗址公园、小扎格斯台淖尔和伊和浩勒图淖尔,既是我们第二天的路线。淖尔(音译:nào
ěr),蒙古语音译词,是湖泊的意思。
原本期待能在小扎格斯台淖尔看到群居的候鸟,每年五月候鸟都会经此短暂停留继而飞向远方。但是今年我们在小扎格斯台淖尔只看到了零零星星的天鹅和大雁,当地的居民说是因为开发商在湖的南岸修建度假村,100多人整天闹腾导致今年的鸟儿特别少。我们顺着他指的方向,确实看到了正在修建中的度假村。真心希望这里的鸟类家园,不被破坏!
我们同行的车辆有2辆维特拉,1辆吉姆尼,一辆现代的matrix,天气由阵雨转晴,砂石路甚为难走,matrix陷车几次之后,便决定不再与我们通行,另一辆维特拉随即护航离开。剩下我的吉姆尼和一辆维特拉,顶着小雨,沿着车辙路继续前行。
由伊和浩勒图淖尔返回小扎格斯台淖尔之后,走上由小扎格斯台淖尔朝西北方向通往桑根达赖方向的车辙路。看着道路两边不断变换的景色,稀树草原和沙地地貌相互交错,感受到车轱辘甩起的泥点打在前挡风玻璃上。偶然间天边的云彩乍现,太阳在云彩里若隐若现,顿感阴雨之后的晴天如此难能可贵。随即下车拍照,闻到新鲜泥土的味道,很想和越野车一起在泥地里打滚。
上都---桑根达赖段路书
桑根达赖---那日图---扎格斯台淖尔---那日图---辉腾河---锡林浩特
扎格斯台淖尔是一个并不大的湖泊,但湖边的植被丰富。有点奇怪的是明明湖边都是草原,但是一条小柏油路之隔的地方确是沙地地貌,不,这里应该叫做沙漠地貌。其实想想也不算奇怪了,浑善达克沙地中尽是如此之地貌,稀树草原和沙地突然接壤,又突然交错而置。
当天晚上我们为了好吃的三千里烤肉不惜来回多走150公里而直奔锡林浩特,这次我们算是跟修路结下了不解之缘,仿似整个207国道正在实施大改造。就连锡林浩特的正门大牌坊也在修整,adi说,我们到了城市,依然要越野。。。走过进门的环岛,依然是热闹的锡林浩特,依然是漂亮的广场,依然是好吃的三千里烤肉,依然是我们曾经入住过的红山宾馆,还有依然如旧的红山宾馆的早点奶茶~我喜欢这个城市。
这一天,从上都出发,到达锡林浩特,我们走了365公里。
桑根达赖---那日图---扎格斯台淖尔---那日图---辉腾河---锡林浩特路书:
6.桑根达赖---那日图(15公里)
过镇按照路标指示牌向那日图方向行驶。
7.那日图---扎格斯台淖尔(那扎线35公里)
8. 扎格斯台淖尔---那日图(那扎线35公里)
9. 那日图---辉腾河(207国道53公里),辉腾河---锡林浩特(207国道73公里)
锡林浩特---辉腾河---洪格尔高勒苏木---巴彦河---查干淖尔---辉腾河---上都
从锡林浩特出来我们沿着207国道向辉腾河方向走,新国道修得很好,是单行双道,在途径平顶山、风力发电厂后,我们终于看到了指向洪格尔高勒苏木的指示牌,从这里我们就要向西去寻找阿巴嘎旗最漂亮的查干淖尔湖啦。
我们先是到辉腾河加油,之后又折返回来,洪格尔高勒苏木方向的指示牌设在辉腾河收费站北面7公里处。
这里通往查干淖尔大概有120公里的路程,前半段是柏油路,后半段是砂石路+车辙路,于是怀着要被颠散架的决心驶上小柏油路。首先到达距离207国道约40公里的洪格尔高勒苏木,“洪格尔高勒”系蒙古语译音,意为“可爱的河流”。在此苏木附近有一个小淖尔,有船只和蒙古包,我们依旧是翻越围栏进去猎奇,有当地居民正在辛苦的弄桩子,他们看到了我们但是没有管我们,我猜他们也希望我们能拍出美丽的照片,为这个地方的旅游业做一点点贡献吧。
砂石路走到7公里的位置,到达美丽的巴彦河。巴彦河属巴彦河水系,由灰腾河和高格斯台河组成。两条河交汇于巴彦德力格尔苏木偏东南约5公里处,流经该苏木北部和查干淖尔苏木南部,注入呼日查干淖尔。这里能看到一个小亭子,里面立有石碑。写着:巴彦河干流长156公里,流域面积2457平方公里。巴彦河大桥是由北京知青和锡盟交通局共同资助建设,又名“连心桥”。我们站在高处俯瞰巴彦河,有点美国大峡谷的感觉,流淌的河水边很多牛羊马在放牧,显得非常宁静。
几经寻找,我们终于在查干淖尔苏木问道了去查干淖尔湖的路,我们以为能顺着砂石路径直通向查干淖尔湖,但事实上,只能通向查干淖尔苏木,这是一个很小很小的村庄,属于阿巴嘎旗,我们问村民路的时候,村民都用蒙语普通话回答我们。查干淖尔苏木在查干淖尔湖东北方向12公里处,我们经由村民指点,在村子入口处发现了一条向西南方向的车辙路,这条难找的路才是通往查干淖尔湖的小路。有GPS就是好,我们能看到我们的确是朝着查干淖尔湖行走的,心里踏实了许多。
查干淖尔,汉语意为白色的湖泊,又称呼日查干淖尔,是内蒙古自治区四大淡水湖之一,面积 109.93 平方公里。在查干淖尔湖东湖有一个渔场,还有一处民居,民居的人非常友善,他问我们要不要吃饭,我们稍显迟疑,他马上就说是免费的,说我们大老远的来这里,让我们尝尝湖里打上来的鱼。虽然最终没有在民居吃饭,但是我却为劳动人民的淳朴而感动。顺着湖边的车辙,我们来到了查干淖尔东西两湖之间的盐碱地,风沙很大,站在盐碱地里,总感觉如果再不好好的治理风沙环境,这里有即将要干涸的可能。
穿越沙地,到达了美丽的查干淖尔。这个湖大得看不到边,成群的水鸟无拘无束地飞翔在湖面上,水波如同海浪般一波一波推到岸边,岸边依水而生的大片芦苇在风中摇曳着婀娜的身段,这才让我意识到这是内蒙古的湖,而不是大海。
路书:


内蒙古的土地是宽广而且包容的,任由你如何的撒泼,它都能平静地接受。面对那蓝蓝的天、白白的云,以及如海波般起伏的草原,心里是说不出来的敞亮。在一阵疯狂的宣泄后便再也不愿意制造一丝响动,任由阳光撩拨我的每一寸肌肤,犹如亲吻海豚般刺激和亲切。此时,闭上双眼感受到的是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这里没有纷繁的车流;没有熙攘的人群;更没有没完没了的琐碎事务。
这片美丽的土地并非安静得只有风声,这里的声音要靠眼睛去发现。这里的快乐精灵比天上的星星还要多。飞翔在湖变的水鸟以及钻来跳去的草原小仓鼠,这些野生动物按照大自然制定的规则,与人无争,生活在这片乐土,水鸟的鸣叫;仓鼠的活跃构成了草原、沙漠一幅热闹繁荣的画面。
我深深地被他们顽强的生命力所感染,出生在哪里,以何种身份出生都是无法选择的,但是生活得是否热烈和绚烂却是要靠努力才有的。我感谢这些精灵给了我生命的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