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书话(续):127.汉语字词只会越来越多

2022-03-24 08:29:45
标签: 汉语 历史 文化 教育

       127. 汉语字词只会越来越多

       作者 向明

       一种语言的字词越多,人们口头表达和书面交流的能力,也就越强。孔子编纂《诗经》与司马迁写《史记》所使用的汉语字词,没有李白、杜甫写诗时来得多,唐时李白、杜甫所使用的汉语字词,也没有我们今天来得多。

       古代汉语的词汇增多,除了社会、科技、文化发展的现实原因,还与国际化的影响有关。一是丝绸之路上的交流;二是佛教对汉语的贡献(据陈海东《汉语史话》一书)。

      “丝绸之路上的交流”,主要为西域国家对汉语词汇的影响。《通志略》载:“葡萄藤,生传自西域”。《博物志》载:“张骞使西域,得安石国榴种以归”。《唐书西域传》载,“拂菻国(古罗马帝国)贞观十七年遣使献赤玻瓈”。可见,“葡萄”“石榴”“玻璃”等汉语名词,汉唐时期,缘于西域文化的传入。来自西域的词汇,还有“狮子”“琵琶”“胡茄”“琥珀”,以及许多带“胡”字的词,如“胡琴”“胡瓜”“胡豆”“胡桃”“胡椒”等。

      “佛教对汉语的贡献”,主要为汉唐时期佛教传入中国后,出现了许多意译和音译的新词。例如,“世界”“现在”等来自佛经翻译的词汇。这方面的汇泀还有:“缘”“和尚”“塔”“禅”“僧”“尘世”“醒悟”“念”“忍”“忏悔”“烦恼”“方便”“平等”“大众”,等等。

       我们知道,有字,才会有词,词,肯定比字多。我们不妨从古代“字书”说起,看现代汉语的字词量,与古代相比,增加了多少?

      《说文解字》是汉朝许慎编著的字典,全书收字9353个。《字林》,据唐代封演《闻见记》说:晋吕忱撰《字林》七卷,亦五百四十部,凡一万二千八百二十四字,即12824字,《字林》收字比《说文》多3000多字。《康熙字典》由清康熙年间张玉书、陈廷敬等编,收字47035个。

       当代的《新华字典》收字11700字。它最早名字叫《伍记小字典》,缘于1946年间,当时的北京大学老师开始试编一部小型的字典,供中小学生使用。《现代汉语词典》于1978年正式发行第一版,由郭沫若题写书名。2012年《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出版,收词6.9万(69000字)。有趣的是,郭沫若题的书名,被指出有三个不规范字,即”“”“。因为《简化字总表》1964年发布,而该书名是之后题写的。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19861010日《关于重新发表<</span>简化字总表>的说明》中指出:“凡是在《简化字总表》中已经被简化了的繁体字,应该用简化字而不用繁体字”。另外,《中华字海》共收字85000多个,《汉语大字典》共收单字56000多个,《汉语大词典》共收词目约37万条。

       从古至今,汉语字词的数量单位,是从千到万、从万到十万的增加。《牛津词典》编辑部从1994年开始进行第三版《牛津英文词典》的编辑工作,至今完成约80万个,但进度仍然比估计落后20年。今后,汉语字词只会越来越多,但汉语字词的增多,有关语言艺术——比如诗歌的表达、表现能力和水平,是否就越高、越强、越好,就不得而知了。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