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唐蕃古道之三——塔尔寺

(2009-07-17 18:48:41)
标签:

旅游

分类: 行在路上

到西宁,只要有点时间,就会去塔尔寺转转。

宗喀巴大师的诞生地——塔尔寺
   从西宁走高速,半个小时就到了塔尔寺。路上阿文给一位叫杰措的阿卡(也就是喇嘛)打电话,让他给塔尔寺门岗打声招呼,我们直接把车开到寺里头。
  塔尔寺在湟中县城,热闹非凡,车水马龙,其繁华程度丝毫不亚于西宁。

阿卡杰措

http://home.ttymq.com/attachment/200905/25/1280_1243253628LiQM.jpg
   我们塔尔寺的导游是阿卡杰措,25岁,老家离西宁约百公里的平安,家中除了父母之外,还有一个弟弟。
   塔尔寺是以寺养寺的,也就是说不需要依靠国家拨款。寺庙的收入主要靠卖门票,信徒的香火钱及各种捐款等等。在这里修行的阿卡们每月是领工资的。像杰措这样的,每月工资1000多块,加上奖金,加上导游外快,一年能挣个6、7万块。这样的收入在塔尔寺所在的湟中县城就能买下一套80平米的房子。从这个角度来说,到塔尔寺当阿卡应当算是金领的工作,收入跟房价比例之高也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吧?

   阿卡们的业余生活也是相当的丰富,除了日常必须的念经、学习、修行之外,也可以去旅游,挣的钱可以买相机、买电脑,买一切必须品,去城里看电影、吃KFC……藏传佛教并不要求阿卡们终生在寺庙里修行,他们随时可以还俗,娶妻生子,做生意等等。如此看来,藏族的家庭应该都很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进入寺庙当阿卡,修行的同时接受教育和挣钱两不误。

 

    我们把车子开进寺里,在八宝如意塔边上拍了几张照片,然后直接停到藏经楼前。
  这八座白色的佛塔一字排开,是塔尔寺的象征性建筑。佛塔周围不断有转塔和五体投地的信徒。置身其中,心灵涤荡,原本浮躁的心情也渐渐平静下来。

http://home.ttymq.com/attachment/200907/17/1280_1247798906S6j6.jpg

http://home.ttymq.com/attachment/200905/25/1280_124325697721p2.jpg

<圣地颂>中说:此地形似八瓣莲花,天空宛如八幅转轮。正是这种神圣和神奇,几百年来,塔尔寺吸引着众人来到它的身边,用不同的方式和它对话。
 
僧侣和游客都很少,塔尔寺显得格外的幽静。在幽暗的光线中仰望大银塔,都会屏住呼吸;看美轮美奂的酥油花,都会因赞叹合不拢双唇;端详堆绣的唐卡,虔诚地点一盏酥油灯,转身离开时,怀揣莫名的感动;
 
一路五体投地,长头相向的信徒,用身体丈量成佛的路程
会开车的活佛随处可见,他们驾驶的,基本都是SUV。
 
    塔尔寺为藏传佛教格鲁派(即黄教)的六大寺院之一,创始人为宗喀巴大师。塔尔寺是先有塔,后有寺。

http://home.ttymq.com/attachment/200905/25/1280_1243253677Vw0f.jpg

    殿前有一株菩提树,枝繁叶茂,见到有信徒在捡掉下的菩提叶。据说用捡来的菩提叶泡水喝,可以医治各种疑难杂症。如果捡到十万片菩提叶,就可以功德无量。

http://home.ttymq.com/attachment/200905/25/1280_1243253684wQE7.jpg

    传说宗喀巴大师诞生后,滴了他脐带血的地方,长出一株菩提树。树有十万片叶子,每片叶子上都出现了一尊狮子吼佛像(释迦牟尼身像的一种)。因此,宗喀巴大师也被誉为世界第二佛陀。
    宗喀巴赴藏学法6年后,他的母亲按照儿子来信的内容,在信徒们的帮助下,在菩提树的地方砌成了一座石塔。后来的禅师们在塔边陆续修建了更多的寺庙殿堂,延续400多年,形成现在的规模。
    塔尔寺依山而建,主要建筑分布在山谷的两旁,共有11个主要殿堂可供游人参观。

  塔尔寺的“三绝”是指壁画、堆绣、酥油花。
    酥油花馆必看。酥油花的制作过程独特而艰苦。因为酥油花遇高温特别容易融化,所以制作酥油花要选在冬季,而且每年都要重塑,工程巨大。制作酥油花的材料并不是当地所产,我们看到的材料就是北京产的,这种酥油是不可以食用的。阿卡们在酥油里加入五颜六色的颜料。在寒冷中制作出来的酥油花不仅有各种鲜花,还有佛像,色彩艳丽,姿态生动。酥油花被罩在玻璃罩里,必须严格控制温度。气温高了,还要开启空调。就算有这么严格的保护,还是有不少的酥油花已经融化了一半。

http://home.ttymq.com/attachment/200905/25/1280_1243253665dtqD.jpg

酥油花馆的正面是允许拍照的,不过背面就不允许了。隔着玻璃拍下来的照片由于反光,效果不是很理想。

  

http://home.ttymq.com/attachment/200905/25/1280_12432536119omT.jpg

 

  大金瓦殿是塔尔寺的主殿,国家耗资3600万元和160公斤黄金修葺的殿顶,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塔内最重要的建筑是在宗喀巴诞生的地方所建造的大银塔,高11米,纯银底座镀黄金,镶以各种珍宝,裹以数十层白色“哈达”,以示高贵。殿内还悬挂着乾隆皇帝御赐的金匾,匾额题字为"梵教法幢"。

http://home.ttymq.com/attachment/200907/17/1280_1247800100JX0B.jpg

    殿前有虔诚的信徒和阿卡行五体投地大礼。据说500个五体投地才相当于一个磕长头。

    http://home.ttymq.com/attachment/200907/17/1280_12478003461HqR.jpg

      沿大金瓦殿拾级而下,顺道进去看看塔尔寺的大厨房。五口大铜锅摆在厨房的正中央,非常显眼。我们到的时候,阿卡们正在准备晚餐。

http://home.ttymq.com/attachment/200905/25/1280_1243253691pKpB.jpg

    他们分工把整条面包状的酥油切成片,可以夹着馍馍吃。要了一小块,大家分而食之,油腻,吃不惯。

    偷偷尝了厨房里放着的一种褐色的虫草样儿的根茎,甜甜的,后来想起来当是新鲜的人参果,又称蕨麻,自己曾经从西宁带过晒干的,蒸米饭或者熬粥的时候掺入一些,绵绵的,甜甜的,好吃又营养。

http://home.ttymq.com/attachment/200905/25/1280_1243253719iJu6.jpg

    大经堂是塔尔寺中规模最大的建筑,是阿卡们日常集中诵经的地方。想象两千多阿卡聚在大经堂内集体诵经,该是多么壮观的场面啊。堂内饰有堆绣、壁画,法轮、宝瓶等饰物,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另有宗喀巴大师像及释迦牟尼像。在大经堂点上酥油灯,祈求活佛和神明保佑。点酥油灯也是有讲究的,通常为3、6、9的单数为宜。点上酥油灯,放下一点香火钱。香火钱的多少也是根据寺庙的大小、香火的多少而不同的,但是允许香客根据自己所点数量交香火钱。没有零钱也没关系,允许自行在酥油灯前的香火钱堆里找零钱。

http://home.ttymq.com/attachment/200905/25/1280_124325366969t0.jpg

http://home.ttymq.com/attachment/200907/17/1280_1247800933G77w.jpg

    时轮坛城据说就类似一个想象中的天堂,没有固定的模样。每个人的天堂因人而异,因此需要发挥各自的想象。

http://home.ttymq.com/attachment/200907/17/1280_1247801360lkBA.jpg

从时轮坛城眺望山的对面,整个塔尔寺的主要建筑尽收眼底。这里是眺望大金瓦殿很好的位置。

http://home.ttymq.com/attachment/200905/25/1280_1243253708r7MI.jpg

http://home.ttymq.com/attachment/200905/25/1280_124325370331cT.jpg

    小金瓦殿的回廊上陈设有野牛、羊、猴等的标本。殿前有一位阿卡一边击鼓,一边诵经,十分投入。诵经的声音抑扬顿挫、悦耳动听,宛若天籁。

 
匆匆来去,脑海里依旧是塔尔寺的神秘、辉煌、渐渐空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