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i81.photobucket.com/albums/j230/blueapp0337/queen_ver2.jpgQueen](女王)--一场英国王室真人秀" TITLE="新片[The Queen](女王)--一场英国王室真人秀" />
奥斯卡热门影片之一---The Queen (从现在开始数道饼同学看到的认为有"奥斯卡"长相的影片)http://cimg.163.com/news/bbsimages/face/14.gifQueen](女王)--一场英国王室真人秀" TITLE="新片[TheQueen](女王)--一场英国王室真人秀" />
[The Queen](女王)--一场英国王室真人秀
文/饼饼
来源:http://dabingtou.spaces.live.com/
我一直非常喜欢看描写真实事件的电影,The Queen就是这种类型。整个影片看起来像是一个王室reality show。此前我对英国皇室并没有太多的了解,戴妃过世时候我也没有太多地关注新闻,所以对此事件只有一般性的了解。此片让我看到了一些我以前不太清楚的内幕,也让我对英国皇室的有了更深的认识。
本片描写的是戴安娜王妃死后发生在英国王室,特别是女王伊丽莎白二世身上的故事。在9年前,1997年8月31日戴安娜王妃出车祸后,英国女王和王室呆在度假的地方,没有一个人做出及时表示,这样的行为受到英国民众和媒体的强烈抨击。最后在媒体的压力和英国首相布莱尔的协调下,最终英国女王才回伦敦发表讲话悼念戴妃。那段时间是女王在位期间受到抨击最大的时候,这件事情的处理也反映出了女王与戴安娜王妃之间的矛盾、女王的保守与固执、王室的冷血、以及英国首相布莱尔与女王之间的复杂关系。同时,它完整的纪录了当年那件影响全世界的媒体事件,也从侧面反映出媒体在整个事件过程中起到的巨大作用。
虽然这部电影主要是通过戴安娜王妃的事情来描写女王,但是片中也有大量关于戴安娜王妃的录影与生前回顾,还有她出事的始末。也可以算是一部纪念戴妃,以及英国王室是如何不公平对待她的纪录片。
http://www.biography-and-biographies.com/Royalty/280px-Diana,_Princess_of_Wales.jpgQueen](女王)--一场英国王室真人秀" />
影片开始于英国首相托尼布莱尔的竞选与上任。第一次携夫人来见女王的经历,就让布莱尔深深体会到自己效忠的是怎么样一个高傲,守旧,古板的女人和奇怪的王室家族。此后不久,戴妃就发生了车祸。影片完整重现了车祸的整个过程,让那悲惨的一幕又重新回到人们眼前。
让我们先来回顾一下事情的始末。戴安娜与查尔斯王子结婚后一直很不幸福。http://scoop.evansville.net/diana.gifQueen](女王)--一场英国王室真人秀" TITLE="新片[TheQueen](女王)--一场英国王室真人秀" />
查尔斯一直与帕米拉旧情未断,戴安娜发现后很伤心,曾多次试图自杀,后又患上厌食症。后来她有通过与一些其他男人的诽闻来报复查尔斯。两人于92年分居。在1996年,因为她的诽闻惹怒女王,在女王的逼迫下,戴安娜与查尔斯王子离婚,并被逐出王室,罢免了王室的称谓。后来的一年里,戴安娜有了男友多迪。他们在1997年在巴黎度假时因为被狗仔摩托车追赶,车子在90迈的高速下于桥洞内发生车祸。戴安娜死于8月31日凌晨。
http://www.martinfrost.ws/htmlfiles/diana_car.jpgQueen](女王)--一场英国王室真人秀" TITLE="新片[TheQueen](女王)--一场英国王室真人秀" />
事情发生的时候,女王和所有王室(包括查尔斯太子和他的两个儿子)正在苏格兰行宫度假。女王和王夫菲利普亲王以及她的母亲在得知此噩耗后,表现非常冷淡。他们立即觉得这是王室私人的事情,不打算采取任何大的行动和回映。其实,在女王心中,戴安娜始终都是英国王室的耻辱。她认为戴安娜在媒体上暴光太多,不断的给王室添麻烦,所以她的死,女王并没有显示出任何悲哀,反而觉得就连她死还是在给王室找麻烦。说实话,戴安娜的死与女王是否有关,很多人都在怀疑。即便女王没有直接在车子上动手脚,她对待戴安娜的方式和态度,也是造成戴安娜最后会如此薄命的原因之一。
http://www.chron.com/content/chronicle/special/princess/photos/diana2.jpgQueen](女王)--一场英国王室真人秀" TITLE="新片[TheQueen](女王)--一场英国王室真人秀" />
布莱尔在事发后马上致电女王请示丧事如何办理,他根据伦敦人民的强烈反映,希望可以大办葬礼。但是女王却始终坚持要静静的办个私人的小葬礼, 说这是私人的事情。而且在事发后的一周里,她和所有王室都没有回到伦敦而是留在苏格兰继续度假。就连查尔斯王子也是继续和父亲出外打猎,就像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而伦敦这时候却已经大乱。成千上万的人民走到白金汉宫前,为戴安娜献花,花朵堆满了整个白金汉宫门口,无数人在那里悼念。。。
http://cache.boston.com/bonzai-fba/Third_Party_Photo/2006/09/30/1159625890_6130.jpgQueen](女王)--一场英国王室真人秀" TITLE="新片[The Queen](女王)--一场英国王室真人秀" />
而王室,却好象死的是跟他们没关系的人一样。。。什么表现也没有。后来在查尔斯王子的坚持下,与布莱尔背着女王,私自发出了大办公开葬礼让人们悼念的决定,好安抚人心。并且决定在来宾里请很多明星。女王得知后既生气又无奈。她其实一开始没有想到戴安娜居然会有如此大的魅力,人民的反映让她更加气愤。
当举国同悲、群情激昂之际,独王室无动于衷。一连4天(8月31日至9月3日),没有一位王室成员到伦敦致悼,没有一束鲜花,没有一句吊唁,公众没有看到一滴眼泪。白金汉宫顽固地拒绝下半旗致哀。按照女王的话说,他们自己死去都不会降半旗,何况是一个王室外的人?但是人民却无法接受这样的想法,因为戴安娜是让英国民众爱戴的王妃,她在英国人民心中的地位甚至超过了女王。而这也是让女王最愤怒的一点,她之所以对戴安娜不好,多半也是源自嫉妒。群众对全体王室的不回映态度无法再忍受下去了。9月3日《太
阳报》一马当先,整个头版只有一个大标题:“我们的女王在哪里?” 各报也齐声指责女王冷酷无情。甚至连平常忠诚于君主地位的《泰晤士报》也警告说:“任何制度的历史都有这样的时候:它的规则不比其本身存在的理由更重要。英国君主制度现在就处于这样的时候。”该报接着说:“如果不能正确地体察公众的期待,那么,悲伤的情感就会变得丑陋。”
英国首相布莱尔在首次劝女王无效后,曾试图压制批评的浪潮,并呼吁英国人民尊重王室
的悲痛心情。他说:“王室正努力面对目前异常艰难的处境。”但没有多少人被说服。
http://us.movies1.yimg.com/movies.yahoo.com/images/hv/photo/movie_pix/miramax_films/the_queen/helen_mirren/thequeen2.jpgQueen](女王)--一场英国王室真人秀" TITLE="新片[The Queen](女王)--一场英国王室真人秀" />
后来,布莱尔再次打电话给女王陈述利害。千呼万唤,不得已,女王终于提前一天,在星期五下午赶回伦敦,在民众眼前,女王与王夫菲利普亲王、查尔斯王子、长子威廉王
子和幼子哈里王子,慢步走过那些人民献上的花束堆并阅读上面的悼念卡。之后女王发表现场演说,除了解释她和家人需要留在苏格兰照顾两位王孙的丧母之痛(其实都是借口,她自己根本没有做什么),还称赞戴妃的为人。同时命令白金汉宫下半旗致哀。此次的下半旗是英国王室有史以来的头一遭。人们的愤怒之火这才逐渐趋于平息。
星期六(9月6日)戴安娜的葬礼在西敏寺大教堂举行。王室也延长灵柩运往西敏寺的路线,以便让可能多达600万人沿途目送戴安娜走完最后旅程。全球有25亿人观看现场播映的电视节目。我记得我在LSE学习的时候,我的教授称那次葬礼为media event---就是那些因此指所有日常的节目都被停到,现场直播并且绝对不会有广告插播和剪辑的媒体事件。这样的事件历史上也没有几件。
电影中播放了部分当年的现场录像,其中可以看到当年来的嘉宾里还有Steven Spielberg, Tom Hanks, Tom Cruise and Nicole Kidman…当然还有Elton John.(那个时候大家还看上去好年轻啊。。http://cimg.163.com/news/bbsimages/face/14.gifQueen](女王)--一场英国王室真人秀" TITLE="新片[TheQueen](女王)--一场英国王室真人秀" />。。大家可以想想,如果是女王死了,这些人会来么?而为什么跟他们也没关系的戴妃死了,这些好莱坞明星居然还被请来?我想,也许是因为戴妃生前,也已经跟他们一样成为了明星,成为了通俗文化的代表人物,她的私生活被24小时监视,然后展示给全世界人们,她早就已是比Nicole
Kidman更值钱的明星了).戴安娜的伦敦胞弟史宾塞伯爵在丧礼中致词,公然攻击女王,当他说到戴安娜没有了王室的衔头依然是一样时,场外的广大群众热烈鼓掌,连西敏寺大教堂中参加丧礼的贵宾也跟着鼓起掌来。此时女王夫妇正襟危坐,面色沉重。。。。
http://www.telegraph.co.uk/arts/graphics/2006/09/15/bfqueen15.jpgQueen](女王)--一场英国王室真人秀" TITLE="新片[The Queen](女王)--一场英国王室真人秀" />
女王以为,她终于摆脱了那个女人的阴影。。可是万万没想到,戴安娜就算死了还是影响力比她大,受到的爱戴比她多。戴安娜的死使女王的地位受到更多的威胁,也使女王本人受到了来自多方面的压力和重创。影片中的这个女人让你看了又觉得她冷酷又不禁同情她。毕竟那是英国最有权利的人,但是在戴妃这件事情人,骄傲的女王第一次低头屈服。影片里其实有很多细节的描写展现出了女王隐藏的脆弱,心软与无助,我们可以看到,在那王室面具下面隐藏着一个有血有肉的女人。但是,她是一个国家的君主,她经历过战争,她与这个国家一起经历了风风雨雨,她不能在别人面前显示出半点的柔弱与可怜,她也拒绝摘下那王室的面具。就算是屈服让步,她依然高抬下巴,镇静坦然。也许你恨这个女人,恨她的骄傲,恨她的冷漠,但是似乎却有能深深理解她的每一个决定。作为女王, 她想要尽到自己的责任,什么事情都希望能有她监督。只是她的观念和行为已经与现代的英国完全脱轨,她真正需要的是观念上的转变,或是干脆撒手不管。不过我看的时候一直在想,女王还活着就拍关于她的电影,而且对她的描写具有负面性,不知道她老人家看了会有何感想。。。希望不要犯心脏病才好。。
http://us.movies1.yimg.com/movies.yahoo.com/images/hv/photo/movie_pix/miramax_films/the_queen/helen_mirren/thequeen3.jpgQueen](女王)--一场英国王室真人秀" TITLE="新片[The Queen](女王)--一场英国王室真人秀" />
而这个角色之所以可以让你深切领会到她的精髓,基本上都归功于Helen Mirren的完美表演。如果扮演女王的Helen Mirren今年因此片获得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我是一点也不会惊奇的。她简直就让你相信那个银幕上的就是英国女王,甚至希望她是。Helen Mirren不仅成功的表现出了女王的高傲,自信,和背后的脆弱,也给这个女王带来很多幽默的地方,特别是在挖苦和讽刺布莱尔的时候。其实从一开始,女王就很看不起这个新首相,也懒的跟他多说话,如果不是这件事情,女王恐怕永远也不会听他的。即使到了最后结尾,女王还在提醒布莱尔,要清楚到底谁是老大。
扮演布莱尔的演员比实际的首相本人年轻很多,鼻子以上部分的确很像布莱尔,只是鼻孔太大了,像是布莱尔和憨豆先生的混合体http://cimg.163.com/news/bbsimages/face/14.gifQueen](女王)--一场英国王室真人秀" TITLE="新片[TheQueen](女王)--一场英国王室真人秀" />^_^。。让俺一看见他就想笑。我甚至可以想象真正的布莱尔看了这片会满脸不愉快的说:”Damn!
Do I look that stupid?”…据说这位演员,Michael
Sheen,曾经跟本片导演和编剧在一起合作过一个电视电影“The
Deal”,在里面也是演布莱尔。所以还好,不是第一次了。但是总觉得他扮演的布首相非常的软弱而缺乏自信。
http://us.movies1.yimg.com/movies.yahoo.com/images/hv/photo/movie_pix/miramax_films/the_queen/michael_sheen/thequeen1.jpgQueen](女王)--一场英国王室真人秀" TITLE="新片[TheQueen](女王)--一场英国王室真人秀" />
女王的丈夫菲利普亲王和查尔斯王子的扮演者基本上和本人都比较相近。查尔斯王子在家里属于非常没有地位的一个,什么都听他妈的。不过到是跟我印象中差不多,除了对他自己和帕米拉的爱情似乎特别执着外,基本上里外都比较无能。反倒是菲利普亲王让我感到很吃惊,说话大声,粗鲁又急噪,而且影片里,他始终让女王做那些固执不合理的决定。说的话和做的事让人不禁想,是不是真正导致女王受批评的原因就是他的背后怂恿。基本上是比较混蛋的角色。
演员上的选择虽然不能说都长的很像真人,至少跟伦敦杜莎蜡像馆里的皇室成员蜡像比是差了好多,但是他们都抓住了角色的说话方式,行为特征等要点,所以神似是做到了。
基本上这个故事让我们看到了一直神秘的英国白金汉宫里的秘密。也才发现居然在现代社会还活着一个这么古老的王室家族。在此之前没想到还有这样的家庭生活的地球上,怪不得戴妃不适合那里。看电影的时候那些礼仪,那些话,那些衣着,那些房子。。无不让我觉得自己在看几个世纪前的事情。但是给这样的家庭曝曝光也好,相信导演和编剧的用意你会看的很明显,英国早该结束这样的君主立宪制了,这样的家庭留在英国对国家已经毫无意义。戴妃这件事情已经使以前王室家族的地位被动摇,那一周里人民在白金汉宫前对戴妃的纪念,游行和对王室的职责正是一场革命。这个家庭在人们心中已经名存实亡。他们与别人唯一的不同,也就是住在城堡里而已。。。(当然这也是最让俺羡慕的http://cimg.163.com/news/bbsimages/face/37.gifQueen](女王)--一场英国王室真人秀" TITLE="新片[TheQueen](女王)--一场英国王室真人秀" />。。)
将来纪念伊丽莎白二世的时候,人们可以说,她是国家的女王,是最高统治者,在她面前,人们都要低头曲膝行礼示以尊敬。她的一生都是个坚强好胜的女人,也没有几个人敢向她挑战。但是,唯一打败她的,就是那个叫戴安娜的女子。
http://i81.photobucket.com/albums/j230/blueapp0337/queen.jpgQueen](女王)--一场英国王室真人秀" TITLE="新片[TheQueen](女王)--一场英国王室真人秀" />
附录:
网上找来的关于戴安娜王妃生平的一些回顾,以作参考。
红颜薄命
36岁的英国王妃戴安娜于1997年8月31日凌晨在巴黎撞车丧生。整整一周(8月31日至9月6日),英伦三岛,特别是伦敦,正常生活几近停顿。白金汉宫、圣詹姆士宫以及戴妃的生前独自居住了5年的肯辛顿宫,到处是人如潮水,一片花海,列队签吊唁册的青年男女似无尽头,有人要等上一整天,最短也要6小时。举殡前夕,各地乘火车、巴士涌向伦敦向戴妃致最后告别的人多达100万之众。为了占据有利位置,不少人席地而卧,更多的是不眠不休。6日早上,当灵柩由炮车用马拉着沿海德公园一带徐徐而过时,两旁站立的人群大都凄然下泪,也有妇女情不自禁地放声大哭。估计至少在200万人以上。比起65
年英国战时英雄邱吉尔举殡之日的人还要多,更感人。戴妃的丧礼是前无古人,也很可能是后无来者。
人民的王妃
人们痛悼戴妃,绝非因为她的地位和金发,也不是因为她的年青和美丽(当然有些关系),主要是因为她平易近人,心地善良,同情弱者,帮助社会上不幸的一群,她做了许许多多的好事。还有,人们也为她的不平遭遇而愤怒。过去人们还以为戴妃的热心慈善工作,乐善助人是为了自我表扬,如今才清楚那对她是天大的冤枉和误解。事实证明,戴妃的助人完全是出于一片爱心。她不只在夜阑人静之际,到医院探访老弱残疾,和爱之病患者亲切交谈,也常在寒冷的冬天到街边慰问无家可归的流浪人,她曾双手紧抱患了麻疯病的孩童。就是在今夏和男友度假期间,也时时关怀她的那些“患难之交”,更难得的是,这些事情一向都不为人知,她也不让人知。一位中年妇女在电视上透露,她自己和她那患了癌症的女儿受过戴妃无数的恩惠。手术中戴妃除了给予物质帮助,还多次到医院问长问短。她女儿出院后,又邀约她们到肯辛顿宫中作客,每次戴妃都亲自接待,俨如家人。去年在夏天,她陪女儿来伦敦住院检查,忘了带内衣,戴妃得悉后,马上把自己的内衣借给她,并关照把所有换下来的衣服都拿到宫去洗。对待这样一位萍水相逢的普通家庭妇女,就像自己的老朋友。有位患了骨癌的9岁女童,收到戴妃从巴黎写给她的亲笔信,约她在9月3日到肯辛顿宫相见(戴妃原定在9月1日抵伦敦)。如今这个可怜的女孩,面对着戴妃的信不言不语,伤心欲绝。有位病童的父亲说,他在戴妃遇难的前两天,还接到她从法国打给他的电话,问他儿子的病况。在过去几年,每隔两周戴妃就会和他通一次电话,不时还邀他和儿子到肯辛顿宫相叙。一名至今是英国活得最久的爱之病患者,从病塌上挣扎起来,一定要向戴妃致最后的告别。因为过去戴妃曾在他病榻旁坐了许多个小时,谈过许多话。类似的例子多不胜举。由于按照戴妃的吩咐,她们都一直守口如瓶。许多慈善机构的负责人在悲痛之余,叹息此后再也没有人能够代替她。布莱尔首相赞扬戴妃是人民的王妃。的确,她一生都是紧紧地和芸芸大众在一起,站在苦难者的一边。
一生没有快乐
戴妃并非完人,更不是圣者。她有缺陷,近年来的私生活近于浪漫。不过在相当程度上是环境所使,情有可原。戴妃出生于豪门望族,表面上享尽荣华富贵,其实她从无快乐。儿时并无一般家庭的温暖,又缺乏母爱。6岁时,父母分离,她和后母的关系恶劣,常常闷闷
不乐,多愁善感。16岁时离家到幼儿园当褓姆,实际上是做厨房的工作,后来才升任助理教师。她唯一的乐趣是和那些天真澜漫的孩子在一起。她爱孩子,孩子们更爱她。和查尔斯结婚,本来是一对金童玉女的天作之合,偏偏中间又有一个第三者,两人的婚姻由爱成仇。据《戴安娜的真实故事》一书透露,她曾五度企图自杀,后来又患了厌食症。虽然清官难断家务事,局外人很难肯定谁是谁非。可以断言的是,查尔斯对她不忠于先,她以牙还牙在后。她不肯离婚,但被女王所迫。更使她伤心的是,她被剥夺了王室的衔头:殿下的称呼。也就是放逐出家门,不再是王室的一员。每逢佳节良辰,当女王一家欢乐一堂时(包括她的两位王子),她只能独处深宫,情景凄凉。人非草木,她需要爱情,需要慰藉,而她的一举一动,又都是十目所视,十手所指。一些不怀好意的传媒,又往往把她的私生活,加油加醋,甚至兴风作浪,使她从无宁日。
http://i81.photobucket.com/albums/j230/blueapp0337/miss_potter.jpgQueen](女王)--一场英国王室真人秀" />
奥斯卡热门影片之一---The Queen (从现在开始数道饼同学看到的认为有"奥斯卡"长相的影片)http://cimg.163.com/news/bbsimages/face/14.gifQueen](女王)--一场英国王室真人秀" TITLE="新片[The
[The Queen](女王)--一场英国王室真人秀
文/饼饼
来源:http://dabingtou.spaces.live.com/
我一直非常喜欢看描写真实事件的电影,The Queen就是这种类型。整个影片看起来像是一个王室reality show。此前我对英国皇室并没有太多的了解,戴妃过世时候我也没有太多地关注新闻,所以对此事件只有一般性的了解。此片让我看到了一些我以前不太清楚的内幕,也让我对英国皇室的有了更深的认识。
本片描写的是戴安娜王妃死后发生在英国王室,特别是女王伊丽莎白二世身上的故事。在9年前,1997年8月31日戴安娜王妃出车祸后,英国女王和王室呆在度假的地方,没有一个人做出及时表示,这样的行为受到英国民众和媒体的强烈抨击。最后在媒体的压力和英国首相布莱尔的协调下,最终英国女王才回伦敦发表讲话悼念戴妃。那段时间是女王在位期间受到抨击最大的时候,这件事情的处理也反映出了女王与戴安娜王妃之间的矛盾、女王的保守与固执、王室的冷血、以及英国首相布莱尔与女王之间的复杂关系。同时,它完整的纪录了当年那件影响全世界的媒体事件,也从侧面反映出媒体在整个事件过程中起到的巨大作用。
虽然这部电影主要是通过戴安娜王妃的事情来描写女王,但是片中也有大量关于戴安娜王妃的录影与生前回顾,还有她出事的始末。也可以算是一部纪念戴妃,以及英国王室是如何不公平对待她的纪录片。
http://www.biography-and-biographies.com/Royalty/280px-Diana,_Princess_of_Wales.jpgQueen](女王)--一场英国王室真人秀" />
影片开始于英国首相托尼布莱尔的竞选与上任。第一次携夫人来见女王的经历,就让布莱尔深深体会到自己效忠的是怎么样一个高傲,守旧,古板的女人和奇怪的王室家族。此后不久,戴妃就发生了车祸。影片完整重现了车祸的整个过程,让那悲惨的一幕又重新回到人们眼前。
让我们先来回顾一下事情的始末。戴安娜与查尔斯王子结婚后一直很不幸福。http://scoop.evansville.net/diana.gifQueen](女王)--一场英国王室真人秀" TITLE="新片[The
查尔斯一直与帕米拉旧情未断,戴安娜发现后很伤心,曾多次试图自杀,后又患上厌食症。后来她有通过与一些其他男人的诽闻来报复查尔斯。两人于92年分居。在1996年,因为她的诽闻惹怒女王,在女王的逼迫下,戴安娜与查尔斯王子离婚,并被逐出王室,罢免了王室的称谓。后来的一年里,戴安娜有了男友多迪。他们在1997年在巴黎度假时因为被狗仔摩托车追赶,车子在90迈的高速下于桥洞内发生车祸。戴安娜死于8月31日凌晨。
http://www.martinfrost.ws/htmlfiles/diana_car.jpgQueen](女王)--一场英国王室真人秀" TITLE="新片[The
事情发生的时候,女王和所有王室(包括查尔斯太子和他的两个儿子)正在苏格兰行宫度假。女王和王夫菲利普亲王以及她的母亲在得知此噩耗后,表现非常冷淡。他们立即觉得这是王室私人的事情,不打算采取任何大的行动和回映。其实,在女王心中,戴安娜始终都是英国王室的耻辱。她认为戴安娜在媒体上暴光太多,不断的给王室添麻烦,所以她的死,女王并没有显示出任何悲哀,反而觉得就连她死还是在给王室找麻烦。说实话,戴安娜的死与女王是否有关,很多人都在怀疑。即便女王没有直接在车子上动手脚,她对待戴安娜的方式和态度,也是造成戴安娜最后会如此薄命的原因之一。
http://www.chron.com/content/chronicle/special/princess/photos/diana2.jpgQueen](女王)--一场英国王室真人秀" TITLE="新片[The
布莱尔在事发后马上致电女王请示丧事如何办理,他根据伦敦人民的强烈反映,希望可以大办葬礼。但是女王却始终坚持要静静的办个私人的小葬礼, 说这是私人的事情。而且在事发后的一周里,她和所有王室都没有回到伦敦而是留在苏格兰继续度假。就连查尔斯王子也是继续和父亲出外打猎,就像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而伦敦这时候却已经大乱。成千上万的人民走到白金汉宫前,为戴安娜献花,花朵堆满了整个白金汉宫门口,无数人在那里悼念。。。
而王室,却好象死的是跟他们没关系的人一样。。。什么表现也没有。后来在查尔斯王子的坚持下,与布莱尔背着女王,私自发出了大办公开葬礼让人们悼念的决定,好安抚人心。并且决定在来宾里请很多明星。女王得知后既生气又无奈。她其实一开始没有想到戴安娜居然会有如此大的魅力,人民的反映让她更加气愤。
当举国同悲、群情激昂之际,独王室无动于衷。一连4天(8月31日至9月3日),没有一位王室成员到伦敦致悼,没有一束鲜花,没有一句吊唁,公众没有看到一滴眼泪。白金汉宫顽固地拒绝下半旗致哀。按照女王的话说,他们自己死去都不会降半旗,何况是一个王室外的人?但是人民却无法接受这样的想法,因为戴安娜是让英国民众爱戴的王妃,她在英国人民心中的地位甚至超过了女王。而这也是让女王最愤怒的一点,她之所以对戴安娜不好,多半也是源自嫉妒。群众对全体王室的不回映态度无法再忍受下去了。9月3日《太
阳报》一马当先,整个头版只有一个大标题:“我们的女王在哪里?” 各报也齐声指责女王冷酷无情。甚至连平常忠诚于君主地位的《泰晤士报》也警告说:“任何制度的历史都有这样的时候:它的规则不比其本身存在的理由更重要。英国君主制度现在就处于这样的时候。”该报接着说:“如果不能正确地体察公众的期待,那么,悲伤的情感就会变得丑陋。”
英国首相布莱尔在首次劝女王无效后,曾试图压制批评的浪潮,并呼吁英国人民尊重王室
的悲痛心情。他说:“王室正努力面对目前异常艰难的处境。”但没有多少人被说服。
后来,布莱尔再次打电话给女王陈述利害。千呼万唤,不得已,女王终于提前一天,在星期五下午赶回伦敦,在民众眼前,女王与王夫菲利普亲王、查尔斯王子、长子威廉王
子和幼子哈里王子,慢步走过那些人民献上的花束堆并阅读上面的悼念卡。之后女王发表现场演说,除了解释她和家人需要留在苏格兰照顾两位王孙的丧母之痛(其实都是借口,她自己根本没有做什么),还称赞戴妃的为人。同时命令白金汉宫下半旗致哀。此次的下半旗是英国王室有史以来的头一遭。人们的愤怒之火这才逐渐趋于平息。
星期六(9月6日)戴安娜的葬礼在西敏寺大教堂举行。王室也延长灵柩运往西敏寺的路线,以便让可能多达600万人沿途目送戴安娜走完最后旅程。全球有25亿人观看现场播映的电视节目。我记得我在LSE学习的时候,我的教授称那次葬礼为media event---就是那些因此指所有日常的节目都被停到,现场直播并且绝对不会有广告插播和剪辑的媒体事件。这样的事件历史上也没有几件。
电影中播放了部分当年的现场录像,其中可以看到当年来的嘉宾里还有Steven Spielberg, Tom Hanks, Tom Cruise and Nicole Kidman…当然还有Elton John.(那个时候大家还看上去好年轻啊。。http://cimg.163.com/news/bbsimages/face/14.gifQueen](女王)--一场英国王室真人秀" TITLE="新片[The
女王以为,她终于摆脱了那个女人的阴影。。可是万万没想到,戴安娜就算死了还是影响力比她大,受到的爱戴比她多。戴安娜的死使女王的地位受到更多的威胁,也使女王本人受到了来自多方面的压力和重创。影片中的这个女人让你看了又觉得她冷酷又不禁同情她。毕竟那是英国最有权利的人,但是在戴妃这件事情人,骄傲的女王第一次低头屈服。影片里其实有很多细节的描写展现出了女王隐藏的脆弱,心软与无助,我们可以看到,在那王室面具下面隐藏着一个有血有肉的女人。但是,她是一个国家的君主,她经历过战争,她与这个国家一起经历了风风雨雨,她不能在别人面前显示出半点的柔弱与可怜,她也拒绝摘下那王室的面具。就算是屈服让步,她依然高抬下巴,镇静坦然。也许你恨这个女人,恨她的骄傲,恨她的冷漠,但是似乎却有能深深理解她的每一个决定。作为女王, 她想要尽到自己的责任,什么事情都希望能有她监督。只是她的观念和行为已经与现代的英国完全脱轨,她真正需要的是观念上的转变,或是干脆撒手不管。不过我看的时候一直在想,女王还活着就拍关于她的电影,而且对她的描写具有负面性,不知道她老人家看了会有何感想。。。希望不要犯心脏病才好。。
而这个角色之所以可以让你深切领会到她的精髓,基本上都归功于Helen Mirren的完美表演。如果扮演女王的Helen Mirren今年因此片获得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我是一点也不会惊奇的。她简直就让你相信那个银幕上的就是英国女王,甚至希望她是。Helen Mirren不仅成功的表现出了女王的高傲,自信,和背后的脆弱,也给这个女王带来很多幽默的地方,特别是在挖苦和讽刺布莱尔的时候。其实从一开始,女王就很看不起这个新首相,也懒的跟他多说话,如果不是这件事情,女王恐怕永远也不会听他的。即使到了最后结尾,女王还在提醒布莱尔,要清楚到底谁是老大。
扮演布莱尔的演员比实际的首相本人年轻很多,鼻子以上部分的确很像布莱尔,只是鼻孔太大了,像是布莱尔和憨豆先生的混合体http://cimg.163.com/news/bbsimages/face/14.gifQueen](女王)--一场英国王室真人秀" TITLE="新片[The
http://us.movies1.yimg.com/movies.yahoo.com/images/hv/photo/movie_pix/miramax_films/the_queen/michael_sheen/thequeen1.jpgQueen](女王)--一场英国王室真人秀" TITLE="新片[The
女王的丈夫菲利普亲王和查尔斯王子的扮演者基本上和本人都比较相近。查尔斯王子在家里属于非常没有地位的一个,什么都听他妈的。不过到是跟我印象中差不多,除了对他自己和帕米拉的爱情似乎特别执着外,基本上里外都比较无能。反倒是菲利普亲王让我感到很吃惊,说话大声,粗鲁又急噪,而且影片里,他始终让女王做那些固执不合理的决定。说的话和做的事让人不禁想,是不是真正导致女王受批评的原因就是他的背后怂恿。基本上是比较混蛋的角色。
演员上的选择虽然不能说都长的很像真人,至少跟伦敦杜莎蜡像馆里的皇室成员蜡像比是差了好多,但是他们都抓住了角色的说话方式,行为特征等要点,所以神似是做到了。
基本上这个故事让我们看到了一直神秘的英国白金汉宫里的秘密。也才发现居然在现代社会还活着一个这么古老的王室家族。在此之前没想到还有这样的家庭生活的地球上,怪不得戴妃不适合那里。看电影的时候那些礼仪,那些话,那些衣着,那些房子。。无不让我觉得自己在看几个世纪前的事情。但是给这样的家庭曝曝光也好,相信导演和编剧的用意你会看的很明显,英国早该结束这样的君主立宪制了,这样的家庭留在英国对国家已经毫无意义。戴妃这件事情已经使以前王室家族的地位被动摇,那一周里人民在白金汉宫前对戴妃的纪念,游行和对王室的职责正是一场革命。这个家庭在人们心中已经名存实亡。他们与别人唯一的不同,也就是住在城堡里而已。。。(当然这也是最让俺羡慕的http://cimg.163.com/news/bbsimages/face/37.gifQueen](女王)--一场英国王室真人秀" TITLE="新片[The
将来纪念伊丽莎白二世的时候,人们可以说,她是国家的女王,是最高统治者,在她面前,人们都要低头曲膝行礼示以尊敬。她的一生都是个坚强好胜的女人,也没有几个人敢向她挑战。但是,唯一打败她的,就是那个叫戴安娜的女子。
http://i81.photobucket.com/albums/j230/blueapp0337/queen.jpgQueen](女王)--一场英国王室真人秀" TITLE="新片[The
附录:
网上找来的关于戴安娜王妃生平的一些回顾,以作参考。
红颜薄命
36岁的英国王妃戴安娜于1997年8月31日凌晨在巴黎撞车丧生。整整一周(8月31日至9月6日),英伦三岛,特别是伦敦,正常生活几近停顿。白金汉宫、圣詹姆士宫以及戴妃的生前独自居住了5年的肯辛顿宫,到处是人如潮水,一片花海,列队签吊唁册的青年男女似无尽头,有人要等上一整天,最短也要6小时。举殡前夕,各地乘火车、巴士涌向伦敦向戴妃致最后告别的人多达100万之众。为了占据有利位置,不少人席地而卧,更多的是不眠不休。6日早上,当灵柩由炮车用马拉着沿海德公园一带徐徐而过时,两旁站立的人群大都凄然下泪,也有妇女情不自禁地放声大哭。估计至少在200万人以上。比起65
年英国战时英雄邱吉尔举殡之日的人还要多,更感人。戴妃的丧礼是前无古人,也很可能是后无来者。
人民的王妃
人们痛悼戴妃,绝非因为她的地位和金发,也不是因为她的年青和美丽(当然有些关系),主要是因为她平易近人,心地善良,同情弱者,帮助社会上不幸的一群,她做了许许多多的好事。还有,人们也为她的不平遭遇而愤怒。过去人们还以为戴妃的热心慈善工作,乐善助人是为了自我表扬,如今才清楚那对她是天大的冤枉和误解。事实证明,戴妃的助人完全是出于一片爱心。她不只在夜阑人静之际,到医院探访老弱残疾,和爱之病患者亲切交谈,也常在寒冷的冬天到街边慰问无家可归的流浪人,她曾双手紧抱患了麻疯病的孩童。就是在今夏和男友度假期间,也时时关怀她的那些“患难之交”,更难得的是,这些事情一向都不为人知,她也不让人知。一位中年妇女在电视上透露,她自己和她那患了癌症的女儿受过戴妃无数的恩惠。手术中戴妃除了给予物质帮助,还多次到医院问长问短。她女儿出院后,又邀约她们到肯辛顿宫中作客,每次戴妃都亲自接待,俨如家人。去年在夏天,她陪女儿来伦敦住院检查,忘了带内衣,戴妃得悉后,马上把自己的内衣借给她,并关照把所有换下来的衣服都拿到宫去洗。对待这样一位萍水相逢的普通家庭妇女,就像自己的老朋友。有位患了骨癌的9岁女童,收到戴妃从巴黎写给她的亲笔信,约她在9月3日到肯辛顿宫相见(戴妃原定在9月1日抵伦敦)。如今这个可怜的女孩,面对着戴妃的信不言不语,伤心欲绝。有位病童的父亲说,他在戴妃遇难的前两天,还接到她从法国打给他的电话,问他儿子的病况。在过去几年,每隔两周戴妃就会和他通一次电话,不时还邀他和儿子到肯辛顿宫相叙。一名至今是英国活得最久的爱之病患者,从病塌上挣扎起来,一定要向戴妃致最后的告别。因为过去戴妃曾在他病榻旁坐了许多个小时,谈过许多话。类似的例子多不胜举。由于按照戴妃的吩咐,她们都一直守口如瓶。许多慈善机构的负责人在悲痛之余,叹息此后再也没有人能够代替她。布莱尔首相赞扬戴妃是人民的王妃。的确,她一生都是紧紧地和芸芸大众在一起,站在苦难者的一边。
一生没有快乐
戴妃并非完人,更不是圣者。她有缺陷,近年来的私生活近于浪漫。不过在相当程度上是环境所使,情有可原。戴妃出生于豪门望族,表面上享尽荣华富贵,其实她从无快乐。儿时并无一般家庭的温暖,又缺乏母爱。6岁时,父母分离,她和后母的关系恶劣,常常闷闷
不乐,多愁善感。16岁时离家到幼儿园当褓姆,实际上是做厨房的工作,后来才升任助理教师。她唯一的乐趣是和那些天真澜漫的孩子在一起。她爱孩子,孩子们更爱她。和查尔斯结婚,本来是一对金童玉女的天作之合,偏偏中间又有一个第三者,两人的婚姻由爱成仇。据《戴安娜的真实故事》一书透露,她曾五度企图自杀,后来又患了厌食症。虽然清官难断家务事,局外人很难肯定谁是谁非。可以断言的是,查尔斯对她不忠于先,她以牙还牙在后。她不肯离婚,但被女王所迫。更使她伤心的是,她被剥夺了王室的衔头:殿下的称呼。也就是放逐出家门,不再是王室的一员。每逢佳节良辰,当女王一家欢乐一堂时(包括她的两位王子),她只能独处深宫,情景凄凉。人非草木,她需要爱情,需要慰藉,而她的一举一动,又都是十目所视,十手所指。一些不怀好意的传媒,又往往把她的私生活,加油加醋,甚至兴风作浪,使她从无宁日。
http://i81.photobucket.com/albums/j230/blueapp0337/miss_potter.jpgQueen](女王)--一场英国王室真人秀" />
Miss
Potter
Release Date: December 29, 2006
Starring: Ewan McGregor, Renée Zellweger,Emily Watson
Director(s): Chris Noonan
Screenplay: Richard Maltby, Jr
Release Date: December 29, 2006
Starring: Ewan McGregor, Renée Zellweger,Emily Watson
Director(s): Chris Noonan
Screenplay: Richard Maltby, Jr
Distributor: The Weinstein Company
Film Genre: Drama
Official Website: Click here
才发现原来Miss Potter是今年年底就上,还以为明年呢..期待!
Film Genre: Drama
Official Website: Click here
才发现原来Miss Potter是今年年底就上,还以为明年呢..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