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物降一物-南极湖中发现第三种噬病毒体

(2011-04-06 13:31:54)
标签:

噬病毒体

病毒

杂谈

分类: 医疗

   最近,澳大利亚科学家在南极的湖里发现了一种新的噬病毒体。医学届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找到像抗生素那样的武器来对付病毒,疫苗也只是利用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间接对付病毒。但是,近些年来,科学家在自然界中逐渐发现了病毒的天敌-噬病毒体,对它们的研究也许能使人类掌握真正的杀灭病毒的武器。

-------------

相关报道:   

   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3月29日报道,澳大利亚科学家在南极的湖里发现了一种新的噬病毒体(virophage),这是科学家继Sputnik和Mavirus之后,迄今发现的第三种噬病毒体。新发现有助于科学家更好地理解这类病毒生物功能的复杂性,并解释这类病毒为何能迅速变异以致很难用药物或疫苗抵御它们。研究发表在最新出版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

  新南威尔士大学微生物学家李嘉图·卡维留里领导的科研小组从南极有机湖中发现了这种新病毒,其基因序列与首个噬病毒体Sputnik非常类似,因此将其归为噬病毒体类,并命名为“有机湖噬病毒体(OLV)”。
  科学家在藻DNA病毒的基因序列中发现了OLV,藻DNA病毒是一种攻击海藻的大病毒,而OLV则能通过攻击这些藻DNA病毒使海藻躲过藻DNA病毒的攻击并“撒欢似地繁殖”。
  2008年,法国科学家发现,从冷冻库分解出来的巨型病毒被一个较小的病毒Sputnik感染,Sputnik能从宿主病毒和其他微生物身上“掠夺”基因,达到显著的基因混合效果,由于这种生活方式类似于噬菌体,科学家将其称为噬病毒体,Sputnik因此成为人们发现的首个噬病毒体。此前,人们只知道病毒能感染细菌,但Sputnik病毒是首个能感染其他病毒的例子。
  科学家当时通过对海洋水域所进行的宏基因组学研究发现,存在大量与巨病毒密切相关的基因序列,并认为,应该有大量类似于Sputnik的噬病毒体存在。
  本月初,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的微生物学家马缇亚斯·菲舍和柯帝士·夏特尔宣布,他们发现了第二种噬病毒体并将其命名为Mavirus。据报道,这种病毒可以攻击到目前为止发现的最大病毒CroV,Mavirus只有在周围有CroV时才活跃起来,而CroV周围出现Mavirus时,其传染速度会降低。研究人员推测,Mavirus能通过窃取CroV的基因而快速繁殖。
  第三种噬病毒体OLV的发现使得科学家更加坚信,在其他很多地方,比如冰湖附近的水域中,都可能存在基因序列与OLV相同的噬病毒体,未来科学家或许可以一一发现。目前,对噬病毒体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研究结果将有助于科学家更好地理解这些病毒生物功能的复杂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