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复苏不再是ABC,而是CAB
(2010-12-25 19:41:00)
标签:
心肺复苏abc杂谈 |
分类: 医疗 |
《2010 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仍然强调实施高质量心肺复苏的需要,包括:
• 按压速率至少为每分钟 100 次(而不再是每分钟“大约”100 次)
• 成人按压幅度至少为 5 厘米;婴儿和儿童的按压幅度至少为胸部前后径的三分之一(婴儿大约为 4 厘米,儿童大约为5
厘米)。请注意,不再使用 5
厘米的成人范围,而且为儿童和婴儿指定的绝对深度较《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早期版本中指定的深度更深。
• 保证每次按压后胸部回弹
• 尽可能减少胸外按压的中断
• 避免过度通气
对于成人、儿童和婴儿(不包括新生儿),单人施救者的按压-通气比率建议值 (30:2) 并未更改。在《2010
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中,仍然建议以大约每秒钟 1
次的速率进行人工呼吸。实施高级气道管理后,可继续进行胸外按压(速率为每分钟至少 100 次)且不必与呼吸同步。之后,可按照大约每 6
至 8 秒钟 1 次呼吸的速率进行人工呼吸(每分钟大约 8 至 10 次呼吸)。应避免过度通气。
从 A-B-C 更改为 C-A-B
《2010
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中,建议将成人、儿童和婴儿(不包括新生儿,请参见“新生儿复苏”部分)的基础生命支持程序从
A-B-C(开放气道、人工呼吸、胸外按压)更改为
C-A-B(胸外按压、开放气道、人工呼吸)。心肺复苏程序的这一根本性更改将需要对所有曾学习过心肺复苏的人员重新进行培训,但参与制定《2010
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的人员及相关专家一致认为付出努力是值得的。
理由:绝大多数心脏骤停发生在成人身上,而在各年龄段的患者中,发现心脏骤停最高存活率均为有目击者的心脏骤停,而且初始心律是心室颤动
(VF) 或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 (VT)。在这些患者中,基础生命支持的关键操作是胸外按压和早期除颤。在A-B-C
程序中,当施救者开放气道以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寻找防护装置或者收集并装配通气设备的过程中,胸外按压往往会被延误。更改为 C-A-B
程序可以尽快开始胸外按压,同时能尽量缩短通气延误时间(也就是说,只需进行第一轮 30 次胸外按压的时间,大约为 18 秒钟;如果有 2
名施救者为婴儿或儿童进行复苏,延误时间会更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