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活节的冷线云南(未完待续)
(2011-10-31 11:46:28)
标签:
云南怒江旅游 |
分类: 游@世界 |
旅行结束即是魔力消失的时刻。
如同灰姑娘听到了午夜敲响的钟声,现实恢复了她灰扑扑的本来面目,一切都回归到平淡生活中来。
假如说旅行是一种魔法,它能让原本疲劳的身体精神抖擞,焕发无穷力量;也能让黯淡的眼神重现光芒,去发现陌生世界的美。若是所有面临“过劳死”威胁的白领都能找到一段时间停下手头的工作,也停止思考与工作相关的一切,彻彻底底的放个假,去远方旅行一次,所有的身心疾病也许都能不治而愈,就好像按下了电脑的Reset键——重新启动。
只是魔力往往消失得太快,用旅行疗治工作的伤,好比吃一种特效药,一次两次很神奇,三次四次很平常,五次六次就开始产生抗药性,七次八次之后彻底失去了疗效。身边很多人开始说,重启的作用越来越差了,我们面临的是永无休止的工作,每年一两次的出走,怎能彻底拯救我们的心灵和肉体?不禁想问,上一辈的人们,是什么力量支持到他们退休?为什么我们这一代,就感到人生是如此漫长呢?曾几何时,身边的驴友,同龄人越来越少,老年人越来越多,退了休才开始真正的生活,这是人生的幸运还是悲哀???
这一次云南之旅,距离上一次已有八年多了。曾经把云南看做最喜爱的省份之一,却这么久没有故地重游,心中难免怀有愧疚。八年之间,常常听到关于昆明以及云南的负面新闻,污染、建设、建设、污染,这两样东西如同魔咒,困在昆明以及众多中国城市的头上,挥之不去。曾经把昆明当作我要移居的城市,八年来,最夸张的说法是滇池就要变成“城中湖”,因此以为这里早已面目全非,未抱任何希望,却不承想,一见之下,依然是我当年所爱的那座城市的模样。房价也许翻了无数倍,市中心的交通拥堵起来了,滇池的绿藻也长起来了,但是我在文林街、文化巷,在云大的校园里,在翠湖的环路上,依然能找到我心目中所向往的宁静。
这一次云南之旅,归根结底是一次奇特的旅行。
第一个意外是江水。去了才知道,我们本不应该在这个季节去怒江,原本想象中可以看到的一江碧水,在这个四月早已化作滚滚泥流。
第二个意外是天气。出发前看天气,十日连阴雨,无比郁结,却没料想好几日在猛烈的日光下徒步,几乎晒到虚脱。去怒江,本意是去看水,反而让我们看到蓝天下连绵的雪山。
第三个意外是狗。听说怒江乡村的狗很凶猛,曾纠结过要不要带登山杖,但也有说法是,棍子只能震慑弱狗,强狗见到棍子反而激起它的怒气。最后为了轻装简行终于没带。结果一路上和狗们相安无事不说,反倒是怕人的狗和亲近人的狗远远多于凶悍的狗。在老姆登,客栈的狗跟我们在村里跑上跑下。在秋那桶,一只大黑狗跟我们跑了两公里,一路上有陌生的狗为了捍卫地盘对它又吠又咬,它却俨然把我们当成了靠山。在和顺,一只本地沙皮狗陪我们在古镇里走了大半天,我生平第一次懂得了遛狗是啥感觉……
最后的意外是人,到达丙中洛之前,一直郁闷在错误的季节来这么一条冷线,半个驴友都没见到,于是到丙中洛直奔德拉姆客栈,为的就是这是个典型的背包客聚集点。果然,从这里开始,碰到了无数人,无数故事……
在错误的时间走进怒江,收获的也是意想不到的东西。
我们所为何来?我们要寻求什么?在陌生的地方,看相似的风景,结识不同的人,这样的生活就是旅行的意义吗?那些擦肩而过的人们,他们的生活距离我遥远之极,那是我很难了解的东西。
回到香港,湿热的空气很快包围了身体,云南的干燥、阳光、白云全被抛在脑后了。整齐的如同一扇扇屏风般的高楼,矗立得哪儿哪儿都是。才5点多,天就阴沉了,朵朵黑云飘在空中,仿佛预示着什么。
冷线云南行程:
4月23日 昆明——保山——六库——匹河——老姆登
4月24日 老姆登(知子罗)——匹河——福贡——贡山
4月25日 贡山——丙中洛(普化寺、贡当神山)
4月26日 丙中洛(秋那桶——尼当打——雾里——重丁)
4月27日 丙中洛——六库
4月28日 六库——腾冲——和顺
4月29日 和顺
4月30日 和顺——腾冲——保山——昆明
5月01日 昆明
偷个懒,全文见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