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资源取向”像一缕阳光

(2010-02-01 09:28:35)
标签:

取向

来访者

人本

教育背景

阳光

健康

分类: 幸福心理能力

——接受“咨询取向心理咨询督导的体会

不记得从什么时候开始,跟学长魏钧会三天两头地在网上交流,开始的时候是用打字的方式,后来觉得信息有限,也不流畅,浪费时间,干脆改用语音了。至今为止,我们在彼此闲暇,或是有了好的想法,或是有了疑惑的时候,就会废寝忘食地聊上一段。是什么吸引我们(或者是我)愿意不间断地、孜孜不倦地交谈呢?

我们谈论的话题大多跟心理学有关。期间经常会说道比如“温柔的坚持”、“边界的建立”、“心理治疗是治疗病还是治疗人”、“咨询师是角色还是人”、“是盲从理论被理论束缚还是以人影响人”、“好奇加我不知道是怎样的状态”、“有效的结果可以总结成经验,因此经验其实是可以建构的”、“专家是什么”、“咨询技巧的练习跟练字异曲同工”等等等等。这些信息让我如沐春风,仿佛一缕阳光照进心田,感觉轻松而暖洋洋。曾经一直怀疑既没有医学背景,也没有教育背景的自己怎样能够吃透那些由医学和教育背景的高人撰写的理论?是否会限制自己灵活地运用和使用那些技巧?在心理学这个行当里,这样的自己到底能生存多久?当接触到“资源取向”的一些理念以后,这些一直以来像绳索般捆绑着我的疑惑渐渐松动了,心里也松了口气,无助感减轻,取而代之的是些许的自由。仅仅了解了一些“资源取向”的思想,就让人有这样的变化,可想而知它的魅力。

以前经常被人问道:你是什么咨询取向?人本的还是精分的等等。老实说对此我比较模糊,说是人本的吧,我认为人本的精髓在哪个理论里都有;说是精分的吧,虽说我非常喜欢精分但不足以驾驭。而现在,我可以很清晰地说:我是资源取向。以当事人为中心,以目标为导向,用好奇加我不知道的状态陪伴来访者,通过灵活的提问,赋予来访者力量,让来访者知道自己就是解决自身问题的专家。当来访者呈现出这样一种状态的时候,不仅他(她)本人备受鼓舞,咨询师同样为之兴奋和获益。试想一下,这是怎样的一种向上的积极的力量。我已经迷上了“资源取向”。

目前,我仍无法确切地回答我到底能在这一行里走多远,但我会温柔的坚持,会去探索,会去尝试,会去总结有效的经验,从而让自己感受到力量和鼓舞,让余生增加一条心理学“资源取向”的支线,用心地去丰富它,充盈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