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想拯救婚姻和父母

(2009-12-28 14:20:24)
标签:

教育

亲情友情

父母

母亲

达莫克兹

情感

分类: 恋爱婚姻心理

情境:

老师:

    您好!最近经常关注您的博客,喜欢上了这里,有空就来转转成了我的习惯,很钦佩您。 我也想和您说说我的烦忧,您能帮我指点指点吗?

    30岁,去年结婚,还没要孩子。这一年没少吵架,现在对婚姻的信心不是很大。我心里有一幅画面:每天激烈的争吵,痛心,绝望,最后感情破裂。我非常想和睦、快乐、舒心的生活,渴望有一个美好温馨的家庭,可我似乎摆脱不掉心里上的这种循环:过几天平静的日子,就觉得该有不开心的吵架发生了。我不敢要孩子,更怕万一生的是男孩,根本不知道怎样教育一个男孩,怎样和他建立一种母子感情。

    我年纪也不小了,大家都劝我如果要孩子就赶紧要,我也有些焦虑。和丈夫吵架,几乎都是我要和他吵开始的,基本是我很敏感他对我说话的语气,稍有不好我心情就会大受影响,难过的想哭,特别是他在别人面前对我语气稍有不好,我的心情立刻大跌,什么心情都没有了,而且很难装的若无其事。

    其实,我知道我心理有很多问题,都和我的家庭不和睦有关。我的家庭虽然完整,但感情上确实破碎不堪的,父亲没什么文化,比较粗鲁,他封建、专制、暴躁、多疑、敏感、情绪和做事都是反复无常;母亲脾气也不好,不温柔,很固执,和她沟通很难。父母的共性是,很难真正理解别人,自己说自己的话。

    这些是他们的缺点,其实他们的优点也很多,从心底来说,都是关心孩子、有责任心的父母。比如供我读大学,小时候父亲骑自行车送我去上学,给我修鞋;母亲对我的牵挂,关怀,这些温暖的场景我不能忘怀。现在的我,看来像个叛逆期的孩子,有时和父亲吵架,也和母亲吵架,我不是个不懂事不孝顺的孩子,在我看来父母这么多年来的沟通交流是无效的,似乎一直没有顺利度过磨合期,我想代替他们和彼此磨合,虽然这么多年有太多的失望,但依然还有一丝希望,希望他们以后和睦一些,摆脱心理的桎梏。

    这么多年,我的感觉不能简单的形容出来。心是伤痕累累的,心痛,绝望、无奈的。特别是父亲,他是我生命的桎梏,是我永远的痛。我和他从没有亲密过,更没有被他喜欢,宠爱过,有的是一种深深的隔膜和恐惧,还有他对我心灵的伤害(我和妹妹都被他罚跪过,抽打过,他经常攻击、讽刺我们)我恐惧他,源于他阴晴不定的情绪,突然性地大骂那些粗鲁的脏话,掀桌子把家里弄的狼藉一片,摔东西,但最无奈的是他自我折磨,不吃饭,或者像动物一般吃生东西,没有时间性的睡觉……

    这是最让我心痛,无奈的事情。我知道他心理有问题了,但他多疑、不信任别人的性格是不可能去做咨询的。我好想救他,可无能为力,只能无奈的看着他渐渐走向夕阳。我的母亲,在我记忆中没有抱过我,亲过我,几乎没有表扬过我,现在都是我主动的去和母亲亲密,才把母亲慢慢带过来一些。其实我在同学们,同事们眼中是一个比较优秀的才女形象吧,但父母看到的却都是我的缺点,对我更多的都是挑剔、责怪……

老师,我的内心一直是自己挣扎着成长的,不断修复着自己,从外界学习很多很多父母身上得不到的东西。可以我的能力,还是有很多困惑需要您指点,我想彻底修复自己,拯救自己,拯救父母,拯救家庭,我想过上稳定、和睦、舒心的生活,可我不知道怎样解决那些心理问题,求您帮我指点指点好吗?非常感谢您!

 

回复:

    读了你的叙述一时不知如何回应,可能是大段叙述的原因,我习惯对话,还是假定我在与你对话吧,括号内的红字是我的对话。

 

老师:

    您好!最近经常关注您的博客,喜欢上了这里,有空就来转转成了我的习惯,很钦佩您。我也想和您说说我的烦忧,您能帮我指点指点吗?

    30岁,去年结婚,还没要孩子。这一年没少吵架,现在对婚姻的信心不是很大。我心里有一幅画面:每天激烈的争吵,痛心,绝望,最后感情破裂。(你有很好的觉察力,听起来像生命的脚本。你既然知道了这幅“画面”,还要把它活出了吗?)我非常想和睦、快乐、舒心的生活,渴望有一个美好温馨的家庭,可我似乎摆脱不掉心里上的这种循环:过几天平静的日子,就觉得该有不开心的吵架发生了。1、听起来你有自己的“蓝图”,是否能把这“蓝图”具体化些?要求具体可执行、可测量;2、并思考:是 画面蓝图的影响大呢?还是你自己对蓝图的影响大?3、“循环”听起来是个一而再、再而三的重复,内心过程是“……之后”,如:平静之后是吵架,“吵架”听起来像是达莫克兹(Damocles)之剑,要时刻担心系剑的马尾会断;4、这里有个“虽然……,可是……”的句式,强调了“达莫克兹(Damocles)之剑”掉下来会刺死人的后果;5、我得承认你有非常好的觉察力。)我不敢要孩子,更怕万一生的是男孩,根本不知道怎样教育一个男孩,怎样和他建立一种母子感情。1、听起来泛化了问题,只看到了问题的负面结果,但却忽略了自己,忘记了事在人为,对吧?2、听起来你有坏的榜样,有没有好的榜样呢?能不能找到好的榜样呢?教育孩子好像不只是有你一个人,还有其他的人呢?3、听起来你相信某种教育孩子的“好标准”,你又用这种“好标准”来审视自己,觉得无法实现,是吗?生孩子的人都有这个“好标准”吗?她们都得用这个“好标准”教育孩子,孩子才能健康成长吗?不用这个标准,相信孩子,帮助孩子成长怎么样?)

    我年纪也不小了,大家都劝我如果要孩子就赶紧要,我也有些焦虑。(有压力,又左右不定的时候,会是这样的感觉,我也有过。)和丈夫吵架,几乎都是我要和他吵开始的,基本是我很敏感他对我说话的语气,稍有不好我心情就会大受影响,难过的想哭,特别是他在别人面前对我语气稍有不好,我的心情立刻大跌,什么心情都没有了,而且很难装的若无其事。(你又一次证明自己优秀的觉察力。你对什么敏感?好像“敏感的东西”降低了你的自尊?这时候你的观点是什么?你又渴望什么?听起来吵架是用来满足自己需求的,你的什么需要被满足了?不用吵架还有什么可以满足你的需求?吵架都是你开始的,听起来应该很乐观了,因为只要有其它满足需要的方法始就OK,对吧?)

    其实,我知道我心理有很多问题,都和我的家庭不和睦有关。我的家庭虽然完整,但感情上确实破碎不堪的,父亲没什么文化,比较粗鲁,他封建、专制、暴躁、多疑、敏感、情绪和做事都是反复无常;母亲脾气也不好,不温柔,很固执,和她沟通很难。父母的共性是,很难真正理解别人,自己说自己的话。(听起来你有很多的省思,也很会剖析自己,这又是自己的一个能力。但听上去,你很平静,像是在评说别人,不像是在说自己的“悲惨”故事。)

    这些是他们的缺点,其实他们的优点也很多,从心底来说,都是关心孩子、有责任心的父母。比如供我读大学,小时候父亲骑自行车送我去上学,给我修鞋;母亲对我的牵挂,关怀,这些温暖的场景我不能忘怀。(听起来你看问题也很全面,能从反正面不同的角度去看。了不得啊!但依然觉得和你自己不相关,平静、自然。)现在的我,看来像个叛逆期的孩子,有时和父亲吵架,也和母亲吵架,我不是个不懂事不孝顺的孩子,在我看来父母这么多年来的沟通交流是无效的,似乎一直没有顺利度过磨合期,我想代替他们和彼此磨合,虽然这么多年有太多的失望,但依然还有一丝希望,希望他们以后和睦一些,摆脱心理的桎梏。(你总结的很好,也很形象,不管董事不懂事、孝顺不孝顺,的确是个“叛逆的孩子”的行为。你想拯救他们,看起来有很好的理由,但这个理由是你自己的或者是社会文化的,你是用它在评判父母或父母的互动,是这样吗?好像你有个幻想,拯救他们自己就OK了,对吗?如果是这样,还要拯救吗?)

(转下一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