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清康熙哥釉螭龙耳琵琶尊小议

(2015-02-10 18:04:28)
标签:

琵琶尊

康熙

哥釉

彩云轩

肖兴义

分类: 藏品鉴赏

琵琶尊、形似弦乐器琵琶,故名。其器型撇口,短细颈,溜肩,肩以下渐收,至底外撇。为康熙时期创新品种
           清康熙哥釉螭龙耳琵琶尊小议
       图文\北京十里河:东方博宝古玩书画城肖兴义


http://s4/mw690/001wR18Lzy6PS3HE0uv73&690
 我收藏的清康熙哥釉螭龙耳琵琶尊高39公分,口直径18 公分,底足直径13公分,盘口、外撇,颈细,长,于颈二侧堆塑二只栩栩如生的螭龙耳。溜肩,肩以下渐收,至底外撇,二层台宽圈足,于外墙处削一圈釉而露胎,形成二个不等高的切面。于足胎釉边可见线性火石红,底足砂底无釉,内圈足修胎明显,呈削平圈足状。(见图1、2)全器完整,通体开均匀小鱼子片,釉面油光、温润。线条清秀、挺拔,造型浑厚、古拙,奇伟、根据上述特征此器应为清康熙早期所生产陈设赏器。



http://s11/bmiddle/001wR18Lzy6PS464RF88a&690


清代康熙朝(公元1662~1722年,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年号),经济贸易发达,康熙十九年景德镇恢复御器厂。康熙瓷器以胎釉精细,造型古朴多样,纹饰优美而负盛名。哥釉琵琶尊是这个时期创新品种。

康熙早期是指康熙元年至康熙十九年;中期是康熙二十年至康熙四十年;康熙早胎体厚重,器的底足出现台阶的形状,俗称“二层台”。双圈足也在这一时期大量流行,里圈都较外圈矮窄,两圈间无釉。底足普遍平切,切削整齐。多数是砂胎,中期后挂釉者多。这个时期哥釉因无釉上或釉下装饰,主要靠开片取胜,行内所说的小器大片,大器小片就是当时人们欣赏哥釉器评价眼光。到现在也在影响人们的审美观。所以大器开小鱼子片是哥釉器的珍品,此件螭龙耳尊就是开均匀的小片。在尊类瓷器中显得尤为珍贵。其次,这个时期的哥釉十分注重造型。线条优美,舒展流畅多是康熙早、中产品。早期绝大多数无款,有相当一部分是专门为宫廷制做的陈设器或是王公府上欣赏之物。

凡是笨拙,粗大,厚重的器皿绝非是康熙朝所制,应考虑是后朝仿品可能,这在瓷器断代上具有十分重要鉴赏条件之一。琵琶尊足边有火石红多为康熙早期器物,因为中期后因淘胎精细,杂质明显减少,火石红现象很少出现了。这对于我们断代有也一定帮助。康熙早期看圈足是断代另一个方面,足墙斜削呈尖状,圈足直径大,其折角处极为挺直,俗称“二层台”或“台阶底”。双圈足、里足较外足窄是鉴赏康熙器物主要力证之一。康熙中期以后,底足较深普遍采用平切,切削整齐的圈足,到了雍正或乾隆朝,这种宽圈足、二层台底渐趋退出历史,故此。为我们鉴赏康熙朝瓷器提供难得力证。http://s12/mw690/001wR18Lzy6PS3Yzter3b&690

2014年月12月20日嘉德四季拍卖会上2376号拍品,清雍正仿哥釉盘口瓶,其大小,造型与此只琵琶尊基本相同,起拍价为十五万元至二十五万元,颈部造型明显增粗,没有清康熙时期器物挺拔、线条优美。(见图http://s11/mw690/001wR18Lzy6PS42bH5g3a&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