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家肖兴义和他的知名博客
2012-06-11 11:09:24 来源:锦州新闻网
锦州晚报(记者李昭昭)提起肖兴义,辽西收藏圈里的人几乎没有不认识的。这位致力于古玩收藏鉴赏20余年的学者型收藏家,他创建的个人收藏博客“彩云轩主”从默默无闻到在全国声名鹊起,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创下了近10万的高点击率,而且博文频频被《收藏快报》、《收藏与鉴赏》等20余家专业的知名媒体转载,被新浪网站推荐为收藏类名博,同时还有50多个博客圈转发分享,每天的点击量数以百万计。
究竟是什么魅力让一个专业的收藏博客跃升为“网络红人”?本周,就请读者跟随记者一起走进肖兴义老师的博客世界,聆听他的收藏心得。
拿手术刀的手耕耘出一片收藏新天地
熟悉肖兴义老师的人都知道,他曾是解放军205医院急救医学科主任医师、教授,退休后“为了做些自己钟爱的事情,思前想后,最终还是弃医从商,开了古玩店”,致力于名家瓷、名窑瓷、铭文瓷收藏与研究。
U
初见肖老师,他正坐在自己的店里认真地看书,一副儒雅的学者形象,看到记者过来才放下手里的书,随意地聊了起来。谈起博客的话题,肖老师兴趣盎然,妙语连珠。
2008年6月,肖兴义创建了自己的博客,命名为“彩云轩主”。“开博的想法很简单,就是想与更多的藏友、博友交流和学习,扩展一下收藏视野。”肖老师说,这之前,他已有相关收藏鉴赏的文章见诸报端,反响不俗。
开博后,肖兴义并没有将此事告诉藏友,最初一段日子,也没什么人关注,点击率也不高,但是他并不在乎,“就当做自己学习古玩知识,提高收藏鉴赏能力的一个平台”。
3个月以后,肖兴义根据自己的观察和研究写成《古月照今晨:从辽代饰物看辽代契丹人的生活习俗》系列文章,放到自己的博客,没想到一下子引起了许多网友的关注,其中不乏文物界人士。朝阳市北塔博物馆一位网名为“燕都红叶”的学者读后很感兴趣,通过博客小纸条提出了一些问题和看法,“他说,我正在写这方面的东西,你的文章对我写书很有借鉴意义。后来,他经常来看我的博客,大家互相交流,现在他的书已经出版了,我们也成为好朋友了。”肖老师说。
在与藏友、网友的交流中,肖兴义也很受启发,这更加激发了他对收藏的爱好和对古玩的研究,从此笔耕不辍,时时更新博客。
严谨的写博作风几次亲赴外地考察
也许是军医出身,让肖兴义养成了做事严谨、坚韧的作风,在写博的过程中,他对每一个博文、每一件藏品都尽可能做到准确无误、查有根据。为此,他几次不辞辛苦自费到外地进行考察。
在一次外出考察时,肖兴义意外获得一个建窑小黑碗,回来经过反复研究,他认为这是宋代供御款镶金扣饰的“兰兔毫”盏。为了证明出处,他先后两次赴福建省建窑窑址考察,最终找到了准确的证据,并写成博文发到了博客上。“小碗看上去其貌不扬,但它却承载了千年窑火的辉煌,代表着宋代制瓷第一次高峰之作,是当时供给宋徽宗宫中斗茶用的器物。”肖老师说,正是这样一个小碗,在2008年央视走进锦州寻宝,此碗被专家评审团一致认可,被评为“辽西十大国宝”。
“看能养眼,学能收获。”这是肖老师坚持写博的最深体会。开博一年以后,肖兴义发表文章近200篇,近5万人次浏览其博客主页,并有50多个圈子(同好交流的群体)转发分享。与此同时,一些收藏类的报纸、杂志开始向他频频约稿,还有一些国内知名专家、教授访问其博客。
打开肖老师的博客主页,仿佛走进了收藏的大千世界,随意浏览博客目录,即使是外行,光看到一些博文的名字,也会吸引人不由自主地看下去,比如《古代人刷牙与植毛牙刷考证》、《破解辽代大广济寺塔身世和建筑方法之谜》、《金、元时期妇女耳坠什么样?》等等。
中国文物局官方网站《中国文物网》的一位编辑在看过肖兴义的博客后曾留言说:“博主知识渊博,对收藏鉴定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对各地古玩市场情况也是了如指掌,文章更是不乏传奇故事,让人大开眼界!”《收藏》杂志编辑林芳看到肖兴义博客时,正值杂志刚刚创刊不久,很需要具有研究性的收藏稿件,多次诚恳地向他约稿。
“一个好的收藏家不仅能收得来、藏得住、研究得深,还要对某个领域的宝物有一定学术研究,有自己的认识和观点,尽可能地把它总结出来,这样才能充分享受收藏的乐趣。做博客也是如此。”谈及写博成功的因素,肖老师动情地说。
最有影响力的一篇博文—— 发现我国发明的牙刷早于欧洲国家800多年
2008年9月,在第二届中国赤峰民间古玩艺术品展示交流地摊上,肖兴义发现了一件其貌不扬类似针形骨质器物,有着多年收藏鉴赏经验的他,认为这是“一件有着1000多年历史的辽代植毛骨质牙刷”。拿回家里,经过仔细研究和查阅资料,他分别写下《辽代植毛骨质牙刷现身古玩市场》、《古代人刷牙与植毛牙刷考证》两篇博文。
文中,他写道:“这件不显眼的物证再次证明了我国是最早发明、使用牙刷的国家,较欧洲人早800多年,同时,也是除故宫博物院和内蒙古某文研所收藏的两把植毛牙刷以外唯一流入民间的珍稀宝物。”这两篇文章以及实物,填补了我国辽代早期植毛牙刷的空白,由此肖兴义提出“中国是真正享有‘人类文明的第一把牙刷’的国家”。
博文上传网络后,在医学界、文博界引起了很大的轰动,新浪、搜狐等几十余家知名网站先后转载,并置于显著位置,随后《文物鉴定与鉴赏》也进行了专题发表。
事隔不久,一位风尘仆仆的年轻人找到肖兴义的店铺,主动要求买下那把牙刷,此前也有不少人打算购买,都被他婉言谢绝了。但是,当得知对方是受扬州牙刷博物馆委托,从千里之外赶过来的,“为了国家的文博事业”,肖兴义觉得牙刷放在博物馆一定比放在他手里有意义,因此无条件转让。年轻人听后十分感动,一再地与肖老师握手表示感谢。
为抢坐“沙发”
博友甘愿等候两小时
为了保持与博友交流,肖老师规定自己每隔三天更新一次博客。同时,对网友提出的问题,他尽可能解答、回复,并坚持多写自己收藏的体会,多写自己身边收藏爱好者的感人事、新鲜事,多写时评和即时市场动态消息,让网友可以在第一时间里看到他们所关心的收藏动态。
有一次,肖兴义从外地考察回来,到家时已经是晚上6点多了。因为当天是博客更新的日子,他进门后顾不上吃饭,一屁股坐在电脑前整理考察回来的稿件,等他上传完文章后,已经是晚上8点多了。
有细心的博友发纸条说:“肖老师,今天博文晚了两小时,但还是很高兴,抢到了沙发(注:第一个浏览到博文称为‘抢沙发’)。”肖老师向记者解释说,平时更新博客都在下午4点到6点左右,很多博友和藏友都比较了解,所以会在这个时段等他的文章。
如今,肖兴义开博已经近两年了,点击率将近10万人次,每天都有20多位博友提出“加好友”、“加关注”的请求,这其中不乏收藏界专家、演艺界明星。
美女林志玲、大小S是经常光顾肖老师博客的好友,在她们眼里,肖老师是收藏界的明星。生活中的林志玲十分喜欢收藏,一次偶然的机会看到了肖兴义的博客,便称赞其“办得很有特色”,并希望博主给予收藏方面的指教。
美国一位名叫“江忆”的华人教授,喜欢古玩收藏,在网上看到肖兴义的博客后,多次来信提出问题和意见与肖老师交流。此外,欧洲、东南亚等一些国家的华人,也通过博客与肖兴义建立起联系,向他请教古玩收藏相关的知识。
博客火了 广告商来了
博主态度很坚决:开博为增学识,不靠它赚钱
肖兴义的博客在网络上火了。眼下,正值世界杯期间,每天博客点击率仍不断增加,很受欢迎。当记者问其成功的原因时,他想了想说出两点,其一是严谨,其二是不图虚名。
曾经有一位博友就肖兴义的博文指出错误,在《千古佳黛多薄命东吴“二乔”让人怜》一文中,肖老师误将“怜”写成“邻”,当博友指出后,他很快改了过来,并向对方诚恳致谢。虽然是一字之错,但此后肖老师也很注意。
博客火了的同时,麻烦也来了。有一些人仅仅为了提高点击率,假借“加好友”的方式纷纷提出请求,遭到肖老师的拒绝。还有些商家看重肖兴义的高点击率,希望与其合作,也被他拒绝了,“开博就是为了增加学习,我不会拿它挣钱,只想踏踏实实做学问。”肖老师表示。
对于肖兴义而言,写博是件快乐的事,他告诉记者,收藏古玩与收藏人生是一个道理,需要对社会、对至爱亲朋真情的奉献,对自己还不知晓的事物进行不断探索、研究,付出努力,才能从中获取他们回报的快乐。
(原文发表在2010年锦州晚报上,这是网络转载文章,以飨关注我的博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