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州博物馆藏临汝窑六棱出筋碗与我的收藏品比对

标签:
宋代汝窑虾青六棱碗 |
分类: 藏品鉴赏 |
http://s5/bmiddle/538ae45bh73c27383b7a4&690
http://s11/mw690/001wR18Lzy6VXS5wS2C4a&690
http://s8/bmiddle/538ae45bh859886035927&690
面对历史、面对古人给我们留下来的众多古菫,我们今天有的已经认识了,有的还没有完全认识它,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总结,提高。用静止的、僵化观点看待事物,很显然是不符事物发展客观规侓。同时也要强调,在今天商品社会,仿品层出不穷状态下,更需用冷静的头脑,科学的态度,认真分析比对每一件器物,积累认识真品实践经验,这样才能推动鉴赏工作不断提高。
http://s10/bmiddle/538ae45bh85988d1602b9&690
http://s9/bmiddle/538ae45bh85989045dfc8&690
http://s3/mw690/001wR18Lzy6VXSuJKF4a2&690
图九、我收藏的民汝窑六棱出筋无沿碗底足情况,墨书“福”字款
http://s2/bmiddle/538ae45bh85989233d601&690 图十、我收藏的民汝窑六棱出筋无沿碗釉面情况:其色光呈虾青色。釉面的沙眼显露,器表还有鱼鳞状的开片
http://s7/bmiddle/538ae45bh85986646dbe6&690
http://s6/bmiddle/538ae45bh859867d63175&690
http://s4/bmiddle/538ae45bh8598688808b3&690
http://s8/bmiddle/538ae45bh85986935fae7&690
图十四、官汝瓷无纹片者极少。在已公布的官汝瓷传世品中,无纹片的只有一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李辉柄先生简介:
清凉寺汝官窑遗址位于河南省宝丰县城西部20公里处之大营镇清凉寺村中及村南台地上。遗址面积共计119.5万平方米。以素静典雅、色泽滋润纯正、晶莹多变取胜。宝丰清凉寺窑不仅制作讲究,工艺精湛,而且釉层肥厚,光泽柔和,其釉面装饰独具特色。因汝瓷内有玛瑙为釉,其色光泽莹润多变,出现天青、豆青、卵青、粉青、天蓝、月白、虾青、艾青等。釉面的沙眼显露了蟹爪纹、鱼子纹和芝麻纹,器表还有鱼鳞状的开片,更显得造型古朴。釉面在阳光下观察,釉中多布红斑,有的如晨日出海;有的似夕阳晚霞;有的象雨过天晴;有的如长虹悬挂。官汝瓷大多器表有纹片,无纹片者极少。釉面开片,本来是烧成过程中的一种缺陷,即胎、釉膨胀系数未能匹配而使釉产生裂纹。瓷器釉面的这种缺陷,在南朝青瓷器皿上经常能见到。宋代以前的陶艺家在烧造瓷器时都把它视为一种过失而力求避免。而宋代陶艺家把开片作为一种美化器物的装饰手段而蓄意为之,因此宋代青瓷中有纹片者比比皆是。但官汝瓷因是以玛瑙作釉料,纹片与其他窑口产品有着明显的差异,和北宋官窑的“金丝铁线”、哥窑细碎的“百圾碎”也不同。传世汝窑器有冰裂纹片、浅开片及白色短线纹。这些不同的纹片,皆为短线纹的“鱼鳞状”开片,无纹线较长的开片。宝丰清凉寺官汝窑窑址出土的300多件完整或较完整可复原的瓷器绝大部分都有开片装饰。例如,鹅颈瓶在匀净似玉的天蓝色釉层上,开片疏密有致;折肩瓶在滋润如玉的天蓝色釉层中有稀疏的开片,碧玉莹润。
宝丰汝民窑:
民窑则以刻、印花卉图案的装饰来表现。宝丰汝民窑刻花工艺别具一格,既先用刻花手法刻出轮廊、花叶筋脉,再用蓖划纹加以映衬,这种工艺效果显得主题突出,纹饰富有立体感,此类产品应系宝丰窑的最佳制品,其线刻龙纹装饰,更应是宝丰清凉寺窑之佳作。宝丰汝民窑以印纹居多,纹饰清晰,碗内模印花卉纹饰均在六等份或十等份的框线之内,
临汝窑:
位于汝州的中心区域,其生产规模和工艺技术都处于领先地位,其印花青瓷绝大部分是凸起的阳纹其造型为当时日常生活实用品,既实用且富于装饰,具有浓厚的民间艺术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