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汝州博物馆藏临汝窑六棱出筋碗与我的收藏品比对

(2010-05-02 16:18:33)
标签:

宋代

汝窑

虾青

六棱

分类: 藏品鉴赏

      汝州博物馆藏临汝窑六棱出筋碗与我的收藏品比对



http://s5/bmiddle/538ae45bh73c27383b7a4&690
                      图一、民汝窑碗,宋,□径7.4厘米,现藏汝州市博物馆

 

 


http://s11/mw690/001wR18Lzy6VXS5wS2C4a&690
                            图二、我收藏的民汝窑六棱出筋沿碗正面



http://s8/bmiddle/538ae45bh859886035927&690               图三、我收藏的民汝窑六棱出筋沿碗正面观

   图四、无沿碗俯视:釉面光泽莹润,呈现(卵青)虾青、釉面的沙眼\显露了鱼子纹,器表还有鱼鳞状的开片

 

   涉入收藏的人们都知道,汝窑居宋五大名窑之首,传世品稀少,全世界现仅存67件左右,分别存放在北京故宫博物院17件、台北故宫博物院23件、上海博物馆8件、英国达维德爵士基金会7件,维多利亚阿伯特博物馆、日本大阪市立东洋陶瓷馆、美国克利夫芝和圣路易等知名博物馆和私人典藏约10余件。因此,人们一般不敢涉及,更是连想都不敢想。一提及汝窑瓷有些学者和专家连看都不看,必定说是新仿品。这也难怪。从另一个角度看,由于发现汝官窑窑址时间不长,存世的器物稀少,人们对真品上手很少等诸多原因,本来在认识上不够统一,使得民间收藏更是举步为艰,就是有一二件类似器物也早被不加思索固有观念否定了。

 

   但笔者认为,一概否定或肯定都是不对的。

面对历史、面对古人给我们留下来的众多古菫,我们今天有的已经认识了,有的还没有完全认识它,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总结,提高。用静止的、僵化观点看待事物,很显然是不符事物发展客观规侓。同时也要强调,在今天商品社会,仿品层出不穷状态下,更需用冷静的头脑,科学的态度,认真分析比对每一件器物,积累认识真品实践经验,这样才能推动鉴赏工作不断提高。

 http://s14/bmiddle/538ae45bh85988b4a99fd&690              图五、我收藏的民汝窑六棱出筋有沿碗正面,其色光泽莹润,虽然有土腐蚀,但还是能看出现釉面呈天青色、釉面的沙眼显露、器表还有鱼鳞状的开片


http://s10/bmiddle/538ae45bh85988d1602b9&690              图六、:我收藏的民汝窑六棱出筋沿碗底足情况



               图七、我收藏的民汝窑六棱出筋沿碗正面

http://s9/bmiddle/538ae45bh85989045dfc8&690                图八、其色光泽莹润,出现虾青色。釉面的沙眼显露了

 

 

http://s3/mw690/001wR18Lzy6VXSuJKF4a2&690


图九、我收藏的民汝窑六棱出筋无沿碗底足情况,墨书“福”字款






http://s2/bmiddle/538ae45bh85989233d601&690 图十、我收藏的民汝窑六棱出筋无沿碗釉面情况:其色光呈虾青色。釉面的沙眼显露,器表还有鱼鳞状的开片

 

   近期我读了李辉柄先生出版的关于《宋代官窑瓷器》一书,很受启发、很有借鉴意义。特别书中介绍一幅汝州博物馆收藏的民汝窑六棱出筋碗图片,引起我关注,因为我在九年前也曾收藏了二只这类碗,其器型及主要特征均似,结合其它有关资料感觉有必要拿出来晒晒,不做过多的介绍,不惨杂自己观点,请收藏爱好者认真比对,评说,看看这碗是那个年代的,象不象民汝窑的器物?,欢迎大家发表自己看法哟

http://s7/bmiddle/538ae45bh85986646dbe6&690                                  图十一、宋官窑瓷器一书作者李辉柄教授

http://s6/bmiddle/538ae45bh859867d63175&690                            图十二、书的封面

http://s4/bmiddle/538ae45bh8598688808b3&690                           图十三、挖掘汝窑现场

http://s8/bmiddle/538ae45bh85986935fae7&690 图十四、官汝瓷无纹片者极少。在已公布的官汝瓷传世品中,无纹片的只有一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李辉柄先生简介:

   在20世纪50年代开始跟从陈万里先生研习陶瓷,调查过全国各地的古瓷窑遗址,对瓷窑的分布、烧制的品种与历史、各窑之间的关系及其时代特征进行排比研究,特别是对故宫博物院中清宫旧藏的官窑瓷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不仅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而且具有一定的理论研究水平,先后发表调查报告、考证、论述文章80多篇,总数在100万字以上。李辉柄先生现任中国考古学会理事、中国古陶瓷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文物学会专家委员会委员、天津南开大学历史系兼职教授。


   清凉寺汝官窑遗址位于河南省宝丰县城西部20公里处之大营镇清凉寺村中及村南台地上。遗址面积共计119.5万平方米。以素静典雅、色泽滋润纯正、晶莹多变取胜。宝丰清凉寺窑不仅制作讲究,工艺精湛,而且釉层肥厚,光泽柔和,其釉面装饰独具特色。因汝瓷内有玛瑙为釉,其色光泽莹润多变,出现天青、豆青、卵青、粉青、天蓝、月白、虾青、艾青等。釉面的沙眼显露了蟹爪纹、鱼子纹和芝麻纹,器表还有鱼鳞状的开片,更显得造型古朴。釉面在阳光下观察,釉中多布红斑,有的如晨日出海;有的似夕阳晚霞;有的象雨过天晴;有的如长虹悬挂。官汝瓷大多器表有纹片,无纹片者极少。釉面开片,本来是烧成过程中的一种缺陷,即胎、釉膨胀系数未能匹配而使釉产生裂纹。瓷器釉面的这种缺陷,在南朝青瓷器皿上经常能见到。宋代以前的陶艺家在烧造瓷器时都把它视为一种过失而力求避免。而宋代陶艺家把开片作为一种美化器物的装饰手段而蓄意为之,因此宋代青瓷中有纹片者比比皆是。但官汝瓷因是以玛瑙作釉料,纹片与其他窑口产品有着明显的差异,和北宋官窑的“金丝铁线”、哥窑细碎的“百圾碎”也不同。传世汝窑器有冰裂纹片、浅开片及白色短线纹。这些不同的纹片,皆为短线纹的鱼鳞状开片,无纹线较长的开片。宝丰清凉寺官汝窑窑址出土的300多件完整或较完整可复原的瓷器绝大部分都有开片装饰。例如,鹅颈瓶在匀净似玉的天蓝色釉层上,开片疏密有致;折肩瓶在滋润如玉的天蓝色釉层中有稀疏的开片,碧玉莹润。


宝丰汝民窑:
民窑则以刻、印花卉图案的装饰来表现。宝丰汝民窑刻花工艺别具一格,既先用刻花手法刻出轮廊、花叶筋脉,再用蓖划纹加以映衬,这种工艺效果显得主题突出,纹饰富有立体感,此类产品应系宝丰窑的最佳制品,其线刻龙纹装饰,更应是宝丰清凉寺窑之佳作。宝丰汝民窑以印纹居多,纹饰清晰,碗内模印花卉纹饰均在六等份或十等份的框线之内,

 

临汝窑:
位于汝州的中心区域,其生产规模和工艺技术都处于领先地位,其印花青瓷绝大部分是凸起的阳纹其造型为当时日常生活实用品,既实用且富于装饰,具有浓厚的民间艺术特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