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千古佳黛多薄命 东吴“二乔”让人怜

(2010-03-08 16:08:50)
标签:

三八妇女节

二乔

东吴

帽筒

地位

进步

观念

彩云轩主

肖兴义

文化

分类: 藏品鉴赏

   千古佳黛多薄命 东吴“二乔”让人怜

                                                           

http://s15/middle/538ae45bh8145a2fbd09e&690东吴“二乔”让人怜" TITLE="千古佳黛多薄命 东吴“二乔”让人怜" />
图一、帽筒正面“二乔”局部观

                                                              名家 沈焕文“二乔待读”纹帽筒赏析

  滖滖长江东逝水,淘尽英雄无数。伴随着千古英雄背后的女人们,却总是鲜活的留在历史的记忆中。“二乔”做为英雄陪衬的女眷,出现在《三国志》及不同版本中,虽然描述的篇幅不多,但却留在大多数读者的心中,成为美人佳丽的化身,流传千古。

  几天前找出一对早年在市场上淘得的“二乔待读纹”残帽筒。此器高28公分,直径12,5公分,正面画的是梧桐树下,大、小乔并坐在书案前,双眸慈祥凝视前下方玩耍二个孩童,在小乔的一侧站立一个约七八岁小孩子依偎在母亲的膝下。书案上摆放着文房清供,和茶壶等物。画面将姐妹脸型容貌画的清秀、姣好少妇形象,虽然容貌基本相同,但作者独具匠心的将衣着色彩描绘大不相同,大乔上座,穿粉红色上衣,而小乔下座,穿的是绿色上衣,人们一上眼便可区分出谁是大、小乔了。帽筒后面附黑体楷书诗句:“君臣江左著英称,姐妹于今声价增”,丁已之夏月书,沈焕文作。作者沈焕文是活跃于光绪民国初期绘画名家,擅长仕女、人物,花卉。书法、诗、印无一不精,帽筒绘画配二句诗句,很好点出画面的主题,突出大、小乔的关系、地位,以及出嫁后情况。

http://s12/bmiddle/538ae45bh8145a6e7eaab&690东吴“二乔”让人怜" TITLE="千古佳黛多薄命 东吴“二乔”让人怜" />

http://s5/bmiddle/538ae45bh8145a715aea4&690东吴“二乔”让人怜" TITLE="千古佳黛多薄命 东吴“二乔”让人怜" />                图二、三、正面和背面的诗文及款识

  熟读《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二乔”是东吴乔国老俩个貌美绝伦、知书达理的女儿。赤壁大战在即,诸葛亮为了联吴拒曹,设计将曹植《登台赋》中的“连二桥与东西兮,若长空之蝃蝀”,改说成:“揽二乔于东南兮,乐朝朝夕与共”。周瑜听后勃然大怒,连连骂道,老贼歁吾太甚!诸葛亮假装不知其详,周瑜才说出:“大乔是孙伯坚(小霸王孙策)之妻,小乔瑜之妻也。”后来吴、蜀联合拒曹,于建安十三年赤壁大战,火烧连营大败曹军。据说,小乔在一系列战略谋划中,为夫君周瑜出了不少计策,引来后人不少的称颂。

晚唐大诗人杜牧在《赤壁》诗中有:“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另一位大诗人苏轼也曾在《赤壁怀古》中抒怀,“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出嫁了,雄姿英发”,,,。尽管后人对江东“二乔”颇多赞语,但在那封建社会里,妇女根本谈不上社会地位,充其量是男尊女卑制度下的附属品,她们的荣辱,命运于夫君一身,夫君的命运就是她们的注定的结局。据《三国志》记载:大乔出嫁没有几年,孙策(26岁)便被人暗箭射死了,可想而知大乔过了几年好日子呢?小乔比她姐姐稍好一些,算来周瑜25岁娶小乔,36岁因“气”,箭伤併发吐血而死。他们前后在一起生活十来年。丧夫携子,清冷守寡的生活没有幸福可谈,而她们的后半生唯一选择就是育子待读、将孩子抚育成人,也是她们守寡尽孝道的归宿了。

http://s8/bmiddle/538ae45bh8145a937dcf7&690东吴“二乔”让人怜" TITLE="千古佳黛多薄命 东吴“二乔”让人怜" />               图四、她们的命运就是育子待读、将孩子抚育成人,也是她们守寡尽孝道的归宿了。

  往事越千年,换了人间现代社会妇女地位以及她们追求人生观念,与那个时代不能同日而语,虽然偶尔还能出现一些男尊女卑的影子,但总体上看,男、女社会地位是平等的,“二乔”的悲剧和那个时代的观念,也将随着社会不断的进步丢到历史的垃圾箱。

 

(谨此文纪念国际劳动妇女节100周年,向女网友致以节日的问侯!)

 

下期《狼心狗肺”陶俑与“狼心狗肺”的由来历》将在本月16日发表,敬请关注----彩云轩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