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评电视剧《雾里看花》

(2009-10-27 17:20:03)
标签:

古玩

拍卖会

电视剧

雾里看花

暗箱操作

腐败

艺术品

市场

彩云轩主

杂谈

分类: 收藏人生

阳光下的暗箱操作-----

                                   评电视剧《雾里看花》

 

   电视剧《雾里看花》在央视八频道播出后,在古玩行和收藏者中引起不小的反响。我的收藏好友老杨告诉我说,这部电视剧纯粹是胡编乱造,将古玩行中一些传说的事添油加醋,无限扩大,把一些古玩商说得一无是处,真是让人气愤。在接下来的几个晚上,我抽出时间看了几集,虽然没有全看完,但也颇有些感触,不免评说几句,只当是一家之言。

评电视剧《雾里看花》

 

一、《雾剧》将古玩行里的人和事“导”的过于艺术化了

 

时下人们看完了古装剧、爱情剧后,对于神秘领域(间谍片如《潜伏》)或与古玩情节(如《五月槐花香》)有关的电视剧很感兴趣,从播出的几部这类体裁的电视剧看,都有不菲的收视率。编导投入相当的人力、物力、财力,首先考虑的是收视率如何,能否卖出大价钱,谁也不愿做赔本的买卖。《雾》剧也是如此,对古玩行中的个别现象和事例渲染过当,对某些人物把握不够准确是有的,把古玩行中的阴暗面描写的过了。这些在我看来完全是为了迎合人们的胃口,是剧情情节的需要。如作为电视剧和娱乐节目来欣赏是可以的,但作为现实中的文博部门鉴定和古玩行中正常交易看就有些欠妥了。一句话,文博部门鉴定和古玩行中现在还没有黑到那种程度,从我了解情况看,问题不少,有的也很严重,但不是普遍的,不是主流,不 能代表所有的人和事。

 

二、《雾剧》成功地揭露某些拍卖中暗箱操作问题有现实意义

 评电视剧《雾里看花》

电视剧中黄先生同拍卖公司勾结,一手操纵他们的“朱仿”瓷器上拍,并拍出2亿多元的业绩。看到这里不禁让我想起国内几宗拍卖风波,每一宗都是离不开道德和诚信的缺乏,知假拍假、暗箱操作、从中牟取暴利,结果让客户蒙受重大损失。这样的最终结果不但使拍卖公司名声扫地,也给整个古玩市场带来不可低估的影响。象黄先生与拍卖公司勾结,在阳光下堂而皇之地暗箱操作的事例,现实中还真不少。前不久,我的一位同事讲述了他亲身经历过的一件事:辽宁的某个拍卖公司在他手中征集了几件玉器和瓷器,并签好了拍卖合同。可临近拍卖会了,一看拍卖目录 ,却发现根本没有他的上拍品。再三追问下,才知道其中的原因:“因为上次你拍的玉器拍出了高价,这次价格没降下来,领导不满意,所以没上图录”。明眼人一下就会反映过来,上次你拍得好,你没给人家意思一下,这次就别上了,给你一点警告瞧瞧。他们这些人根本不考虑公司形象,不讲什么合同,没有什么信誉可言,把拍卖作为了阳光下获取好处的工具了,这样的拍卖公司器物还讲究什么真与假吗?一心向钱看,给你钱了,关系铁了,新的也可上拍,不上“炮”,不表示,再好的东西也上不了拍卖会。这些阳光下的黑暗行径,是我国拍卖市场不健全、不规范所致,有必要对现今的拍卖市场进行完善和整顿。

评电视剧《雾里看花》

 

三、现实中的暗箱操作是腐败的前奏

 

现实中的古玩行确实有不少暗箱操作 ,特别是那些不太规范、名气较小的拍卖公司反映出的问题更为明显:2005年初,刚刚成立的北京某拍卖有限公司的第一场拍卖,就刷新了两项世界纪录。拍卖会上,被认为是国宝级的两件文物分别被以天价拍出。其中,乾隆铜胎万福吉祥灯拍得6600万元人民币;宋徽宗《桃竹黄莺卷》拍得6116万 ?嗣癖腰SPAN lang=EN-US>(均为落槌价+10%佣金)。创出这两项世界纪录的北京某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是一家去年4月新注册的拍卖公司,注册地点为北京市顺义区后沙峪镇吉祥工业区。此前,在拍卖界并无声名。在外界的质疑和调查下,这场拍卖会显得疑点重重。在媒体相继对两幅作品的真伪提出质疑后,《北京晨报》发文称,竞得宋徽宗《桃竹黄莺卷》的上海一家收藏机构仅向红太阳汇出了1500万元汇票。有一位拍卖公司的老总做出如下判断:如果拍卖前已经证明是赝品,还拍卖成功,惟一的可能就是洗钱;如果真正的成交价远远低于拍卖价,那就涉嫌商业欺诈。象这样的例子还有不少,有关拍卖艺术品而对簿公堂的案子近年来尤为增多。

评电视剧《雾里看花》

另一方面,一般收藏者想上拍一件价值不菲的大器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没有一定关系和门路很难迈进那道门坎。可那些“朱仿”的现代仿品,上拍人为了牟取暴利也想混入拍卖品中。这样一来,这二种情况的人均需打通关系。于是,暗箱操作的问题就应运而生了,是先交人情费,还是成交后按比率的分成?达成“操作” 意向后,你的拍品不但可以上拍,而且可能拍出天价,因为与他们“利益”与你的拍品挂钩了,他们的推荐、宣传是在既得利益基础上的,没有既得利益便没有劲头。当然暗箱操作并非仅仅如此,可能还有其它不同的花样,但万变不离利益这个根本。这种现象发展下去就是腐败,就是拍卖行业滋生的恶性肿瘤 。因此,必须大声疾呼,拍卖公司一定要根除暗箱操作,还一个公平、合理、阳光的拍卖环境。 

 评电视剧《雾里看花》

四、《雾剧》对古玩专业性问题说了外行话

 

如果从专业角度看看这部电视剧,那问题确实不少。譬如用了大量篇幅宣染了“朱仿”如何如何乱真,仿制品乱真的程度让许多业内人士打了眼,而且成交率很高。事实并不完全是这样。首先能到拍卖会上举拍的的人,事先都要认真进行一番研究,并同圈子里的人反复讨论,对东西的新老、真假有了一个明确概念。其次,仿制者再高明,但作为一个时代的产物,会留有时代烙印的,也就是说,不可能仿到逼真,百分之百象,总会有一定的破锭。对于一个有经验的高手来说,一般是不能蒙混过关的。再说关于成化斗彩鸡缸杯吊包的事,现实是有这样个别现象,但一般很难成功,因为持者对这样的珍稀之宝都十分珍视,对自己的东西再熟悉不过了,一旦东西不对能立即发现。那些电视剧中的故事,是编导根据故事情节需要进行的“添油加醋”。凡此种种,我们只能当作电视剧看看而已,不 能与现实中的人和事对号入座,因为电视剧是编导“导”出来的,与现实中的人和事尚有很大差距。

 评电视剧《雾里看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