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锦州古玩“大集”成交量一瞥

(2009-03-16 14:53:53)
标签:

古玩

大集

成交量

锦州

瓷器

行家

欣赏

杂谈

分类: 市场动态

    

      锦州古玩“大集”成交量一瞥

锦州古玩“大集”成交量一瞥

图一、大集上有人欢笑、有人愁。

 

     在昨天的古玩大集上(每月第三周六、日),虽然人山人海,但真正老物件确实不多,但亮点依然在。一只高12公分清花藏头龙纹笔筒,底足“大清康熙年制款”,画工、清花发色都不错,是一件光绪期间器物,开价3000元,最后1700元由一个专门收藏笔筒的老收藏家收走。另一件较为有份量的东西是辽、金时期白釉罐:一位农民摊贩地摊上就摆放三件瓷器,二件老窑器一件黑釉大碗,口沿有二道冲。另一件乳白罐盖,但是一件大开门老货,据他讲,是从一个农民手中收上来的,索价1500元,当时不少人看过,说是老东西但因缺盖子没人动手。等我听说后,去看时人家1300元已经成交.我与一位专门玩老窑的卜先生和几位行家上手看过这件东西:扁园腹、外施乳白釉,光润肥厚,有明显开片现象和土蚀痕,底为瓷胎,足有旋纹,胎质较硬,并有窑粘痕,几位行家都认为是辽、金的老东西。而卜先生却认为这是典型的五代时期器物,因为他曾出手过一件与这样器型、胎釉一样的白釉罐,他肯定的说,这就是我们北方窑缸瓦窑器物,这种罐本身就不带盖,因为口边挂釉,以前在市场上出现过,很少有完整器。这件东西开门、又是完整器物,在市场上至少也值万元以上。

锦州古玩“大集”成交量一瞥

图二、去年今日人满为患,而现在还空出摊位。

      与河北跑摊的老李闲聊,他很有感叹的说,“现在生意越来越难做了,如果靠这一行吃饭现在看是不行了,在北方除了天津就属锦州古玩市场了,不但环境好,交通方便,更主要的是老东西多,人气火爆,这给古玩交易提供了不少便利,谁不想多卖些钱呢”。和老李的感叹不同,吉林的张先生却有不同的看法,他说“不少人抱怨人多不卖货,不敢花大价钱买货。其实,我认为这种观念不见得对,因为,如今市场用欣赏眼光逛古玩市场的人增多,大多数人只看不卖,就是买也是小心谨慎,不会花大钱买一件心里没数的东西的”。

锦州古玩“大集”成交量一瞥

图三、小的成交还是不断,没大生意。

锦州古玩“大集”成交量一瞥

图四、只要是老物件,识宝的人不少。

 

     由于受金融风暴的冲击等诸多因素影响,古玩店间的买与卖也减少,致使古玩市场生意清淡。大集上为数不多的成交是:同治粉彩十八罗汉小杯1500成交,一只民国长16公分粉彩山水人物水仙盆1800元成交。一对民国粉彩人物双彩大瓶已28500元成交,其它杂项书画各有生意,但并没有爆出新闻,故未能完全统计。

 

      古玩行中资深人士杜先生说,“前几年靠古玩吃饭的人很多,几乎达到了全民“玩”古玩的程度了。现在老货,老物件在乡下越来越少,收藏成本越来越高。形成老东西、老物件不好收、也不好卖的局面,所以不少人又回归“山林”。但还是有一些“精英“坚持下来了,他们靠眼力吃饭,对古玩市场前景还是充满信心,坚信古玩市场一定复苏,期待国家文化产业政策出台,带动古玩艺术品市场的上扬。但纠竟什么时侯复苏,古玩市场何时潮起,眼下谁也无法预料“。

 锦州古玩“大集”成交量一瞥

图五、成交一件马上有人围了上去,看热闹。

本文是为某报《收藏鉴赏版》写的专稿,四日内请不要转载商业性杂志、报刊上,违者必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